王飞跃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飞跃

博文

纪念束星北教授诞辰100周年 精选

已有 17433 次阅读 2007-11-30 12:16 |个人分类:往事如云|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20071028日回杭州参加浙江大学力学系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会,得知今年是束星北教授诞辰100周年。有幸生前与先生相识,其才华使我相信天才确确实实存在于这个世界,其传奇般的人生坎坷和经历却每每使我感到命运之无常和惨烈,更为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不同的时代而倍感庆幸。謹以自己2005年读《束星北档案》之后写的一篇杂文表示对先生百年诞辰的纪念。

 

     王飞跃  20071130日记于硅谷机场

  

束星北印象

 

七月初去杭州探亲,岳母告诉我有一本书你一定得看,是《束星北档案》。二十多年前,我曾与束先生及其家人多次接触,在他去世前两个月还陪师母去他家中拜访过他。我为终于有人写出一本关于束先生的书而高兴,读完之后,才知道自己对这位真正的天才了解的太少了,才知道什么是心里流泪的真正滋味和感觉。回想自己曾有许多机会在束先生的生前接触了解他,但没有那样去做,心中万分的遗憾。

 

初闻束先生的大名,是大学时做物理作业时。班里一位“老三届”同学与束先生的小女儿是中学时的同学,他告诉我们许多束星北的传奇故事:如何为国民党设计发报装置并用以侦破地下共产党的发报机地点(其实是用于抗战,破坏地下党纯属诬陷);国民党给他少将军衔,嫌小不要,非得中将不可(其实是为了不“请委”,即不入国民党);如何听听声音就知道解放军的雷达坏在哪里;如何当着同学的面把女儿的物理课本扔在地下,说尽是概念上的错误。特别是讲起由于李政道回国时指名要见他的老师束星北,从而使他的处境变好时,我们许多同学根本就不相信,认为“纯”属谣言:青岛如此的科技“不毛之地”,怎会有诺贝尔奖得主的老师呢?

 

当时束先生正在青岛李村的崂山旅馆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上高等进修课,而我们家那时也在李村附近。当地人为如此“奢侈”的教学方式感到惊奇,传说束先生可以一口气不用课本不用讲义一整天不停的在黑板上写数学物理方程。原来束先生那时正在培养队伍研究海洋动力学问题。后来因大学时最好的同学之一报考束先生大儿子束越新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我才同束家人有了直接的接触,知道束越新自学成才,被青岛纺织学院请去做教授,研究颜色光学。

 

研究生时我的第一位导师是王仁东教授。一次得知我来自青岛,他问我知不知道束星北。原来浙江大学抗战西迁时,导师与束星北和王淦昌三家在贵州遵义时住在一起,关系非常密切,不过当时我导师是化工系的教授。文革后王淦昌回杭州,也住在导师的家里。导师说他与束先生一样是“大炮”脾气。留美回国后,同束先生一样,也是二级教授,在浙大一直也是历次政治运动的“运动员”,与束先生南北呼应,不过与束先生的遭遇相比,却有“天壤之别”,希望有机会去青岛看一下老朋友。不幸的是,在这一愿望实现之前,导师于1982年底去世。

 

1983年夏天,记得是8月,我邀请师母去青岛避暑,并安排去束先生家拜访。记得当时束先生的住房条件已大为改善,按当时的标准,空间已大得“奢侈”,但家具并不多,屋里空荡荡的。除了束先生瘦长的身体,手中的拐杖和蹒跚的步履,以及坐在沙发上的姿态,见面时的印象已模糊,但感觉束先生当时的精神还非常好。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见面后不久,束先生就去世了。

 

读完《束星北档案》,对束先生的旷世天资和人生磨难有了更深的了解。束先生的一生,正如其好友苏步青为悼念他所写下的:“学问济时何坎坷,言堪警世太天真”。此书最震撼人心的,还是过去错误的政治运动对一个原本率直杰出的天才人格的不断摧残、阉割和扭曲。从书中我还知道了少年时所熟知的月子口水库竟是包括束先生在内的一帮“罪犯”和“坏分子”以极其原始的手段建成的。一位集天赋、才华、激情于一身的杰出科学家,竟为了果腹而将看田农民给的花生连泥带皮一同吞下,因偷吃一个地瓜被揪斗。一个“宁为人憎,不为人怜”的天才,为了改变自己的政治命运,不断地汇报检查,希望得到理解;倾注心血读伟人著作,希望以此真正地改变自己的立场和思想,结果是“越学越糊涂,越学越困惑”,因为他“显然不能理解文字概念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上的表达是不一样的,有时根本就是两码子事。” 读着束先生的“刷茅房对思想改变有重大意义,能刷掉资产阶级臭思想”的“心得”体会,“申请长期洗刷茅房”的“立项”报告, “(1)研究大便之所以经常便在坑外的道理。(2)研究小便池外所以经常潮湿的原因。” 的“课题”介绍,以及“目前,便在坑外的现象已大大的减少了,大约减少了百分之六七十,还有百分之二三十仍然便在坑外,有待解决。”等“科研”成果时,让人欲哭无泪,心头流血。这里字字句句,平铺直述,让人感到的却都是对非人遭遇的撕心裂肺般的控诉。更令人悲愤的是,他死后捐给医学院用以研究和教学的遗体,竟因无人理会而腐烂不堪,最后被工作人员为了省事而草草地埋葬在学校篮球场边的双杠之下。

 

束先生的灾难,是我们民族的灾难。如能像自己的至友王淦昌一样得到重用,或许中国的计算机产业、无线通信产业、现代气象研究、现代海洋研究会更快更早的发展起来,山东特别是青岛,可能会是中国信息产业和高等研究的另一个中心。

 

束先生没有错,社会和历史也没有错,错就错在他生不逢时,错就错在他的故事发生在我们能够记忆的年代。正如作者刘海军所说的:“他曾是一条多么伟岸壮阔的大河,可是这条大河只有汹涌澎湃的源头,往后却是不断地萎缩干涸;他曾有多么陡峭不凡的品质,它像闪闪发亮的白银一样,可是风霜雨雪之后,却失去了高贵的光泽。”

 

我也同意作者的“写作理由”:是束先生在人文科学上的贡献,“因为有一点是不言而喻的,伴随着束星北不断萎缩的科学与教育学的历程,另一个历程――人文科学的历程和社会科学的历程却无限地丰富肿胀起来。正是束星北的‘另一种历程’折射出了我们的民族、社会与历史,折射出‘昨天’的故事,也许仍在折射着‘今天’。由此而言,束星北的人生也许是完善完整的,他的贡献,也许并不亚于他的至交王淦昌。”

 

无论人类有多么美好的愿望和多么不懈的努力,历史一定会重复自己的过去,虽然是螺旋式的进行。相信束先生经历的时代不会再发生在我们这几代人身上,但当历史重复到那段令人心里流泪的过去时,愿有人还知道先生的故事。

后记:本文2005年发表于《复杂性与智能化》创刊即第1期


束星北印象.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74-11850.html

上一篇:飞行汽车:新闻背后的故事
下一篇:为什么纪念束星北先生
收藏 IP: 103.254.68.*| 热度|

2 胡新根 ying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