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大佬齐聚,
共话智能汽车跨界融合新风向
原创 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平行工作室
当前,面对中国庞大的智能汽车新兴市场,车企、互联网企业、资本争相涌入,加大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中国智能汽车产业正以跨界融合的态势快速发展。为促进智能汽车跨界融合产生的集聚与赋能效应,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与中国智能车综合技术研发与测试中心联合主办,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五方智能车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慧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青岛智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智能汽车跨界融合高峰论坛”于6月28日-29日在江苏常熟举办。德先生作为本次合作媒体,受邀赴现场进行了详细报道,后期将陆续整理论坛嘉宾深度报告,敬请期待!
本次论坛以“跨界融合·携手创新·智行未来·引领发展”为主题,设立了“无人驾驶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与挑战”、“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新场景与新进展”、“智慧出行,走向何方?趋势与动向”、“新势力促进智能汽车产业升级”等四个与智能汽车产学研领域密切相关的主题板块。汇集来自整车、零部件、互联网通信、投资机构、科研院所、政府单位等数百位智能汽车相关领域从业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南宁致辞
大会开幕式由普度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李灵犀教授主持。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院士代表中国自动化学会对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对大家长期给以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关注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郑院士表示,本次论坛与IV 2018同地同期举办,重点强调跨界融合,充分彰显了“政用产学研”融合发展的鲜明时代特征,旨在为新一轮科技变革中肩负着重要使命的智能汽车从业者提供一个广阔舞台,充分展示我国智能汽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跨界融合。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就智能汽车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发表真知灼见,凝聚发展共识,合力开启和拥抱智能汽车新时代!
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 王奇峰致辞
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王奇峰副主任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莅临常熟出席本次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王主任表示,近年来,常熟致力于打造产业高地,充分发挥常熟制造业基础好、产业协作能力强等优势,重点打造以“两整车、一中心”为龙头的千亿级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本次论坛在常熟隆重开幕,对于推动常熟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位来宾在与会交流之余,在常熟度过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进入主题报告环节。在“无人驾驶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与挑战”主题板块中,清华大学邓志东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崔迪潇博士、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毕欣研究员、吉林大学高炳钊教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马庆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徐林海高级工程师以及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商务总监车国兴从技术角度,详细阐述了当前无人驾驶及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前景及挑战进行了展望。
清华大学 邓志东教授
清华大学邓志东教授首先作了题为《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法律、伦理与隐私的挑战》的报告,报告主要分为全球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现状、人工智能助力自动驾驶产业落地以及产业快速发展对法律、伦理、数据隐私带来的挑战等三个方面的内容。邓教授认为,车规级的安全性、低成本与量产目标是自动驾驶产业落地的关键。从前装到后装,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研发,提供软硬件垂直整合的细分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必须聚焦大数据的海量积累,特别重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细分应用,以期有效提升面向环境感知与精准定位的计算机视觉与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能力。鉴于目前的深度学习方法没有语义理解能力,因此必须通过基于5G通信的云平台、基于NB-IoT的车联网,以及对道路交通进行智慧空间适应式改造的智能交通系统与智慧城市的合力支撑,方能使L4+自动驾驶产业的落地实践成为现实。从AGV到室外无人货运,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配送机器人与无人长途货运卡车,有望成为最早落地的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开放、高动态与不确定环境下自动驾驶研发所突破的感知与认知技术,是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的核心赋能力量,可望推动其他的无人平台等未来颠覆性产品形态的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 崔迪潇博士
邓教授精彩的报告结束后,西安交通大学崔迪潇博士带来题为《无人驾驶:自动到自主跨越》的主题报告。报告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展开:自动驾驶与自主驾驶、场景理解与自主运动,并结合自身过去几年关于自动驾驶的探索,分享对自动驾驶、自主驾驶的理解,报告最后探讨一些自主驾驶的前沿问题。崔博士认为,从自动驾驶到类人的自主驾驶的必由之路是要借鉴人脑对复杂环境的理解与决策的记忆、推理与学习机制,研究受脑启发的新型场景理解与类人自主驾驶方法,使无人车更有效地适应环境变化,具备处理突发紧急交通状况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真实环境下的自主驾驶。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毕欣研究员
第三位报告嘉宾是来自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毕欣研究员,作了题为《LTE-V车联网助力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道路交通安全零愿景》的报告。他认为,智能化的进程离不开三个主题: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未来真正的网联化是走向完全自主驾驶的必经之路。同时,智能化和电动化也是国家重要的风向标。毕欣研究员认为,基于4G通信的车联网,主要是为车辆提供导航、信息、娱乐服务;低延时、高可靠性的LTE-V技术及5G通信技术将V2X通信技术应用于智能驾驶,提升汽车的安全性,实现道路交通安全零愿景。
吉林大学 高炳钊教授
吉林大学高炳钊教授在题为《自动驾驶汽车预测时域规划与控制》的报告中,总结了车辆驾驶行为与模型预测控制MPC(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的滚动时域优化原理有很强的相似之处。通过路径规划和预测节能两个应用实例,阐述滚动时域优化控制在自动驾驶车辆侧向行驶和纵向行驶中的重要作用:①提出自动驾驶车辆路径规划及跟踪的动态窗口法,规划出满足车辆运动约束的光滑路径,并且在规划的同时得到准确的前馈转向角,从而同时完成路径规划和路径跟踪两个任务;②提出预测节能优化控制方法,利用高精地图提供的前方交通信息与地理信息,以及提出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的快速优化计算方法,解决了经济性最优行驶速度轨迹规划问题,实现了预测节能方法在综合交通场景下的实车测试运行。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马庆主任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马庆主任向与会嘉宾作了题为《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测试政策解读与测试基地情况介绍》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国外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测试现状,主要介绍美国、德国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测试安全保障要求;国内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共同制订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政策解读;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建设现状,包括北京、上海、重庆、无锡、常熟等测试示范区基地和测试中心的介绍,重点介绍了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
西安交通大学 徐林海高级工程师
马主任精彩的报告结束后,西安交通大学徐林海高级工程师带来了题为《面向智能自汽车的自动驾驶控制》的精彩报告。徐林海认为,讨论无人驾驶技术必须首先明确其应用的交通环境,能够适应当前交通挑战的无人驾驶汽车依然任重道远。当前无人驾驶实验验证平台的自动驾驶控制系统主要实现车辆运动轨迹跟踪控制,能够很好地支撑各种自然环境感知与智能行为决策技术的研究;但要实现在复杂交通环境中与各类交通参与者协同、竞争甚至对抗的无人驾驶,现在的控制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难以满足。除了轨迹跟踪控制,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尚需提供各种驾驶行为控制功能,并且将这些功能有效地集成在一起。
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商务总监 车国兴
本场最后一位报告嘉宾是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的商务总监车国兴,他带来了题为《地平线AI处理器助力自动驾驶产业化》的精彩报告。他认为,面对自动驾驶商业化来势迅猛,国内外初创公司加速自动驾驶出行试运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同时,报告深入讨论了自动驾驶的感知技术面临巨大的挑战的大背景下,地平线的解决方案如何助力自动驾驶系统在复杂的交通场景下做到可靠感知。最后,车国兴详细介绍了地平线自动驾驶芯片技术,并分析了产品将如何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在“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新场景与新进展”主题板块中,清华大学副教授李力、科大讯飞汽车事业部高级产品总监汪华锋、禾多科技CEO倪凯、清华大学赵洵博士、Autowise.ai联合创始人叶青、驭势科技创始人姜岩以及车和家无人驾驶负责人郎咸朋围绕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具体技术及应用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及深刻见解。
清华大学副教授 李力
本场论坛第一位演讲嘉宾是来自清华大学的李力副教授,他带来了题为《平行驾驶与平行测试》的精彩报告。报告主要涵盖两方面内容:什么叫做平行驾驶和平行测试,以及如何把学界中的无人驾驶和商业计划联系在一起。李教授认为,从人工智能角度理解无人驾驶,和一些厂商理解的出发点有些不同。从这个角度出发,试图讨论面临的设计与测试困难,即如何使用平行的技术来克服相应的困难。李教授深入讨论了平行驾驶测试的一些研究进展,最后是对无人驾驶的展望。他认为,平行学习和平行测试相结合,不断积累经验,使无人车在不断的测试,不断的实际运行中变得更加聪明,开得更好。
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监 汪华锋
李力副教授精彩的报告结束后,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监汪华锋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汽车产业变革》的报告。汪华锋详细介绍了科大讯飞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生态等领域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以及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无人驾驶领域的应用前景。他认为,人工智能在整个汽车领域应用会非常广,语音、图像等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改变车内外人机交互方式,也将改变汽车营销、客服等服务方式。同时指出,汽车大数据是汽车智能大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用户,且优化自动驾驶等相关算法,从而影响和改变自动驾驶及出行模式。未来,智能汽车将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现在的想象。
禾多科技CEO 倪凯
本场第三位演讲嘉宾是禾多科技创始人兼CEO倪凯博士。他在题为《中国自动驾驶的量产之路》的报告中提出,中国需要有中国人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来提供适合中国道路情况的解决方案,因此禾多科技致力于提供中国本土化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且以量产为导向,目前主要聚焦于高速公路场景(L3.5)和智能代客泊车(L4)场景。倪凯博士认为,未来自动驾驶的发展方向是产业和学术的结合,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努力,禾多科技也希望在里面贡献一份力量。
清华大学博士后 赵洵
清华大学博士后赵洵向与会嘉宾作了题为《智能汽车线控系统设计》的分享。他认为,高可靠性,长寿命,固有安全冗余的汽车底盘线控执行机构与控制器是智能汽车产业化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围绕该技术基本原理,集成控制与整车匹配应用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介绍。希望自主产业化的智能汽车线控系统技术方案,能为感兴趣的同行提供借鉴。
Autowise.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 叶青
接下来是Autowise.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叶青作了题为《无人驾驶在清洁环保领域的落地:挑战,成果和展望》的报告,分享他们在无人驾驶商业化上的一些经验。他表示,无人驾驶的商业化受限于被接受度,法律法规,成本,技术成熟度等因素,更适合在数个垂直领域先落地。Autowise.ai希望以“无人驾驶清洁环卫”作为一个突破点,将无人驾驶技术进行商业落地。当前在我国,环卫工人的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安全性都是市政环卫工作的痛点。无人驾驶技术在环卫领域率先“跑起来”,将极大地惠及社会服务型工作者,改善这一现状。此外,无人驾驶环卫也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全国道路清扫的费用已经接近万亿量级。“无人驾驶清洁环卫”这一领域,除了无人驾驶普遍碰到的问题,还有有着明确但特殊的要求和挑战,包括精度,障碍物处理,路径优化目标等。从公司成立至今,Autowise.ai一直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发和落地。
驭势科技CTO 姜岩
驭势科技CTO姜岩分享的主题是《从未来挑战赛发展看无人驾驶技术路线的发展》。他表示,未来挑战赛从这几年的发展历程来说,经历了很多技术导向的变化,也探索了很多不同技术的方案,也形成了他个人对无人驾驶技术路线的看法,并且将这些看法落实到驭势科技的战略和技术方案的选择上。报告围绕四个问题展开:从L3升级做无人驾驶,还是直接跳级做无人驾驶?我们在无人驾驶的怎么样对待基于高精地图的无人驾驶,还是基于感知认知的无人驾驶?传感器选择上究竟以视觉为主还是激光雷达为主?无人驾驶应该从开放道路做到限定场景,还是应该从限定场景升级到开放道路?他认为,行业内目前普遍采用SAE自动驾驶级别的划分标准。然而根据自动化程度(或者说驾驶员参与程度)分级,容易使人误解无人驾驶可以由辅助驾驶系统发展而来。现实情况是,无人驾驶系统采用了与辅助驾驶完全不同的技术方案,其发展更可能独立于辅助驾驶。回顾历年未来挑战赛,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无人驾驶可行的技术路线是如何形成的。
车和家无人驾驶负责人 郎咸朋
本场论坛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车和家无人驾驶负责人郎咸朋,进行了《车和家无人驾驶战略——面向共享出行的技术路线》的精彩分享。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整个汽车行业会逐渐演进到以出行空间为目标的3.0时代,其中最关键的原动力是日趋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车和家作为新兴造车企业,制定了面向未来共享出行的无人驾驶战略。在具体的落地方案上,采取了软硬一体化的思路,数据、算法、整车共同设计研发,目标是2025年正式对外提供无人共享出行服务。报告还详细介绍车和家自动驾驶的技术思路,并对一些热点问题作出阐述和讨论。 在“智慧出行,走向何方?趋势与动向”主题板块中,国科嘉和基金管理合伙人王戈、行易道CEO赵捷、长城华冠智能网联技术总监马乐、慧拓智能CSO王健围绕智能汽车的技术趋势及产业前景等内容分享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国科嘉和基金管理合伙人 王戈
国科嘉和基金管理合伙人王戈首先作了题为《智能驾驶:极速前进,将至已至》的报告。他表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变革性机遇,智能驾驶成为整个行业的新风口。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行业会如何发展、如何判断投资热点、如何把握投资机会?他认为,在智能驾驶领域已逐步形成“主机厂+供应商+自动驾驶技术+交通服务+商用运营”的新行业格局,主机厂从ADAS向自动驾驶逐步升级,而科技企业依托数据、算法优势寻求跨越式发展。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中: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已成为业界共识的趋势,竞争主要集中在融合算法的研究上;场景数据是智能驾驶企业制胜的根本,而随着传感器配置的趋同化,未来的竞争会更多聚焦在决策环节,决策算法将成为核心。从趋势上看,单车智能+网联智能实现终极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创业上游化,单点技术仍有较大的市场机会。行业在风口,但也处处存在泡沫。创业团队从数据、算法、融合整体的更高层思考,从生态圈角度选择一个创业点,并找到自己创业的核心价值点,脚踏实地做起来,这是他给大家的一点建议。
行易道科技CEO 赵捷
接下来,行易道科技CEO赵捷与在座嘉宾分享了《面对自动驾驶的汽车雷达技术》的主题报告。她认为,高精度感知是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汽车毫米波雷达在成本、精度、环境适应性上,有长期可靠的应用,并且能够满足高阶自动驾驶阶段对于传感器的要求。在高级自动驾驶阶段,雷达将面临的挑战是:更高的横向角度精度和分辨率,以及俯仰向角度精度,以及雷达阵列、雷达与其他传感器融合、抗干扰的技术难题。同时,针对提高角度精度的挑战,汽车成像雷达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技术和产品形态。行易道开发出最新的能够满足ADAS系统要求的77GHz中程雷达和79GHz近程雷达产品。在79GHz SAR雷达方面,已经获得在行进中的汽车上对目标实时成像,成像结果清晰,满足下一代自动驾驶的高分辨率需求。
长城华冠智能网联技术总监 马乐
第三位登场的嘉宾是来自长城华冠智能网联的技术总监马乐,他进行了题为《拥抱新出行——新能源车企的智能网联之路》的精彩报告。他认为,电动化,网联化,轻量化以及共享化是全球汽车行业面临的新技术浪潮。在历次技术浪潮中,安全一直是汽车企业和社会关注的问题。汽车企业如何和生态伙伴一起在新技术的助力下创造更安全的车,创造更智能的出行方式,是个值得探讨的题目。报告详述了当前行业面临的新浪潮、对于行业方向的一些观察以及长城华冠的发展思路。
慧拓智能CSO 王健
本场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慧拓智能CSO王健,他作了题为《端到端的平行矿山无人化机械》的主题报告。王健结合矿山行驶工作环境恶劣,危险系数高,无人化机械需求量大的亲身经历,分析了发展矿山无人化机械的重要性。不同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矿区由于自身的特殊性给无人驾驶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报告结合了具体案例,给出平行矿山无人化机械的解决方案。
圆桌讨论环节
报告环节结束后,进行了圆桌环节。国科嘉和管理合伙人王以及慧拓智能CEO陈龙、行易道科技CEO赵捷、长城华冠智能网联总监马乐、驭势科技CTO姜岩、鹤山东风首席设计师巴图围绕智能汽车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不时与现场观众互动,气氛十分热烈。 在“新势力促进智能汽车产业升级”板块中,奇点汽车软件研发部高级总监蒋伟宏、知行汽车科技CEO宋阳、中云智车创始人倪俊、国防科技大学沈大勇博士、PanoSim商务总监王博闻、星云互联CTO石梦凯以及绿车行创始人王明磊就智能汽车的零部件等具体应用技术,分享了当前最新的研发成果及产品。
奇点汽车硬件设计部总监 蒋伟宏
奇点汽车硬件设计部总监蒋伟宏在《基于场景化的可成长的智能驾驶系统》的报告中表示,基于新一代架构设计的场景化智能驾驶,奇点结合当前的汽车电子电器架构以及未来的架构变化,提出奇点汽车自主设计的成长性场景化智能系统。系统将会基于车载以太网架构设计,具有领先的性能和全面的OTA升级功能,未来将会支撑更加丰富的智能驾驶场景。
知行汽车董事长 宋阳
知行汽车科技CEO宋阳作了题为《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前装解决方案》的主题报告。宋阳认为,中央控制器是自动驾驶从驾驶辅助向高级别自动驾驶发展的必然产物。3级和以上的自动驾驶系统架构复杂,更多的冗余,频繁的远程软件更新,这些都要求集中控制。知行汽车科技研发的自动驾驶中央控制器将融合、决策和控制算法集中在控制器里,可以满足L2以上自动驾驶集中控制的需求。
中云智车创始人 倪俊
在宋阳的报告结束后,北京理工大学博士、中云智车首席科学家倪俊作了题为《特定场景无人车之痛:全线控无人车底盘技术》的报告。他表示,特定场景无人车,包括无人物流车、运货车、摆渡车、清扫车等,将大幅改变未来人类生活方式,也是未来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场景无人车的关键技术中,全线控底盘技术是一项重中之重。北京理工大学及北京中云智车科技有限公司将致力于无人车全线控底盘技术的产学研一体化推进。
国防科技大学 沈大勇博士
国防科技大学沈大勇博士作了题为《无人驾驶技术在智能装卸物流装备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成为了可能,无人驾驶技术在物流配送领域的应用已经开始逐步尝试,并在一些实际的业务场景之中开始使用,但是物流的其他作业环节目前还处于半自动化阶段,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拣选、复核、包装、分拣、搬运、装卸作业等,尤其物流领域货物的装卸大部分都是采用人工装卸的方式,这样无论对工人劳动强度的增加,还是企业用人成本的增加都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痛点。传统的机器人码垛解决方案也都仅限于用在已知的结构化环境中。如何探索利用无人驾驶突破的关键技术在除配送的其他环节上节省人力,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他的研究主要面向物流领域的装卸和拣选作业,尝试利用无人驾驶相关技术解决在非结构化的环境中物体感知、识别,并动态规划机器人的运动抓取路径的问题。
PanoSim商务总监 王博闻
随后,PanoSim商务总监王博闻作了题为《PanoSim——汽车智能化研发与测试模拟仿真解决方案》的报告。汽车智能化技术研发与测试面临着行驶环境复杂且不可预测、难以复制、试验安全无法保障、试验周期与成本控制压力大等诸多困难与挑战。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数字化与虚拟化研发手段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汽车智能化技术与产品研发的主流趋势。王博闻表示,PanoSim是一款集高精度车辆动力学模型、汽车行驶环境模型、车载环境传感模型与交通模型等于一体、并支持离线与实时仿真功能的汽车智能驾驶一体化模拟仿真平台,旨在为汽车电控与智能化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提供高效和高精度的测试与验证。
星云互联CTO 石梦凯
王博闻的精彩报告结束后,星云互联CTO石梦凯作了题为《V2X实践之路》的报告。他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行业的又一次重要革命,V2X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V2X技术通过车车、车路、车云等通信管道,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共享,解决现有交通系统中的安全、效率等问题,同时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出行服务,促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北京星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从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V2X技术的研发和实际落地,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车端、路侧、云端以及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成为V2X和智能交通领域成熟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通过丰富的实践经历,星云互联将进一步推动V2X的实际部署,在更大范围内展示V2X的应用价值。
绿车行创始人 王明磊
下一位演讲嘉宾是绿车行创始人王明磊,他作了题为《基于车载新总线架构下的全车智能共享出行服务模式研究》。通过物联网的链接技术,结合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的特点,开发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车联网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并致力于为广大个体用户和企业用户提供综合的车联网系统运营服务。公司集成开发了自己的汽车分时租赁系统、政企车辆运营管理系统、车辆保险救援系统,可以实现定位导航,车况检测,消息推送,路况分享,违章查询,保险理赔,车辆防盗,UBI自检等功能,网络运营平台能提供车主自愿的矩阵式分享,可以通过电子车锁分享给自己的亲人,可以通过精准油耗分享给公司做私车公用,可以通过分时租赁平台分享给俱乐部和朋友圈,可以通过网约车平台分享给其他网约车司机,充分实现共享经济下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20多位行业翘楚通过精彩的大会报告,紧扣智能汽车与人工智能发展脉搏,学思践悟,为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本次论坛搭建了一个权威的国际交流平台,为全面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谱写了新篇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