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请读者注意] 本人保留本文的全部著作权利。如果哪位读者使用本文所描述内容,请务必如实引用并明白注明本文出处。如果本人发现任何人擅自使用本文任何部分内容而不明白注明出处,恕本人在网上广泛公布侵权者姓名。敬请各位读者注意,谢谢!
形式化规格描述语言Z
程京德
“软件工程”是为了保证大规模软件系统的高可靠性,研究以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可量化的、过程化的工程方法去定义、设计、开发和维护大规模软件系统,以及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工程实践的工程专业学科[1]。
由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及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联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阐述道:“形式化方法应该是每个计算机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教育的一部分,正如应用数学的适当分支是所有其他工程师教育的必要部分一样(Formal methods should be part of the education of every computer scientist and software engineer, just as the appropriate branch of applied mathematics is a necessary part of the education of all other engineers)”[1]。
法国计算机科学家 Jean-Raymond Abrial 最早在1974年使用了形式化的表记法[2],在1977年提出了形式化规格描述语言 Z 的早期版[3,4]。在 Abrial 于1979年进入牛津大学程序设计研究组之后,Z 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名称“Z”是为了寓意其基于 Zermelo-Fraenkel公理集合论。
作为形式化规格描述语言,Z 具有如下特征:
(1)Z 以 Zermelo-Fraenkel公理集合论和经典一阶谓词演算为基础;用集合来定义各种类型,用一阶谓词逻辑式来表达各种操作应该满足的性质。
(2)Z 是强类型化的规格描述语言,亦即,任何被描述的数据对象都必须有其类型。
(3)Z 是基于状态的规格描述语言,亦即,使用状态转移概念来描述对象系统的行为,对系统的操作是通过描述它们的执行如何改变系统状态来指定的。
(4)Z 支持表达抽象(通过定义变量及其类型、全局常量、状态空间)和操作抽象(通过定义操作及其应该满足的性质)。
(5)Z 定义了“schema”结构化表达,以 schema 演算提供对规格描述的结构化手段,极其方便于描述大规模对象系统。
(6)Z 没有引入“赋值”概念,因此 Z 的规格描述是非过程化的,用等式来静态地表达状态转移前后变量之间关系,没有因为对变量赋值而引起的副作用。
(7)Z 没有引入清晰地表达并发性的手段。
下图显示了 schema 的一般结构:
一个 schema 一般由 schema 名称、定义、和谓词三个部分构成。schema 名称被用来参照和参与 schema演算,定义部分定义以该 schema 为辖域的局部变量,并且可以通过 schema算子来引入已经定义过的其它 schema,谓词部分规定该 schema 中局部变量以及通过 schema算子引入的变量之间必须满足的性质(约束)。
可以通过省略 schema 名称的 schema 来定义以整个规格描述为辖域的全局变量。
下图显示一个 Z 规格描述(The X Window System 规格描述)[5] 中的 schema 实例;
在上例中,X 是一个已经定义过的 schema,通过德尔塔schema算子引入到 schema CreateWindow 中,parent? 是具有类型 Window 的局部输入变量,bgnd? 是具有类型 Pixmap 的局部输入变量,w! 是具有类型 Window 的局部输出变量。谓词部分中的变量 windows、order、mapped 是通过德尔塔schema算子引入的既定义 schema X 中定义的变量。
200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形式化规格描述语言 Z 的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 ISO/IEC 1356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Z formal specification notation — Syntax, type system and semantics, 2002-07-01。
本文为笔者多年来讲授“软件工程形式化方法”课程中对学生们介绍形式化规格描述语言 Z 之内容的拔萃,提供给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参考文献
[1] 程京德,“为什么软件工程师必须知道形式化方法?” 微信公众号“数理逻辑与哲学逻辑”,科学网博客,2024年9月26日。
[2] J.-R. Abrial, “Data Semantics,” in J. W. Klimbie and K. L. Koffeman (eds.), Proceedings of the IFIP Working Conference on Data Base Management, pp. 1-59, North-Holland, 1974.
[3] J.-R. Abrial, S. A. Schuman, and B. Meyer, “A Specification Language,” in A. M. Macnaghten and R. M. McKeag (ed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gram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4] B. Meyer, “On Formalism in Specifications,” IEEE-Software, No. 2, pp. 6-26, 1985.
[5] J. P. Bowen, “Formal Specification and Documentation Using Z: A Case Study Approach,” International Thomson Computer Press 1996, Revised 2003.
微信公众号“数理逻辑与哲学逻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