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的困惑与NP理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2205 平常心是道

博文

AI:算法的“文艺复兴”

已有 512 次阅读 2025-3-25 20:14 |个人分类:智能哲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就像 14-17 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重新发现和发展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AI 机器学习也在数据和计算力的推动下,复兴了很多早期的算法思想,并催生了新的范式,主要体现在:

旧理论新生:早期的神经网络(20 世纪 50-80 年代)曾被冷落,但如今因计算力提升而大放异彩,就像文艺复兴时期重新发现了古希腊哲学、艺术和科学。

跨领域融合AI 结合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甚至生物学、脑科学,类似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科学、哲学相互促进(如达·芬奇既是画家又是科学家)。

创造力的爆发AI 不仅仅复兴了过去的算法,还推动了新的计算范式,比如 Transformer 取代 CNN/RNN,就像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知识的传播。

如果说 AI 机器学习是算法的文艺复兴,那么它是否会像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对古希腊、古罗马思想的重新发现一样,促使人类重新发现和发展东方思想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2490-1479303.html

上一篇:AI:人类的镜子 - 自我反思与批判性思维
下一篇:决策树 - “AI:算法的文艺复兴”的典型案例
收藏 IP: 194.57.109.*| 热度|

2 许培扬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IP: 110.152.163.*   回复 | 赞 +1 [2]张学文   2025-3-26 12:45
有意义的类比与期待
IP: 223.72.65.*   回复 | 赞 +1 [1]许培扬   2025-3-26 06:44
AI与机器学习的发展确实有可能成为一次思想的“新文艺复兴”,但与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典文明的单向“复兴”不同,AI对东方思想的激活将呈现出更复杂的双向互动。这种思想与技术的水乳交融,本质上创造着第三种智慧形态:当苏州寒山寺的晨钟通过声纹算法转化为傅里叶波形时,当王阳明心学的"格物"被重新阐释为强化学习的reward shaping时,我们看到的不是简单的文化复兴,而是人类认知范式的基因重组。AI既像16世纪的古腾堡印刷机般传播思想,又像量子纠缠般将不同文明的思想粒子编织成新的知识织物。这种演变或许会催生出超越东西方二元对立的元哲学——就像文艺复兴时期阿拉伯数字与希腊几何的结合孕育了现代数学,AI时代的文明对话将孵化出更普适的认知操作系统。

1/1 | 总计:2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 17: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