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认知比特币:价值多次元的两面钱
周剑铭
在通俗化的解释中,比特币及它的组织结构过程——区块链被解释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这只是一种借用现实中的熟知事务进行的类比,由于比特币具有完全不同于现实事务的特殊性,这样的解释反而妨碍了人们对比特币的认识,常常是把支持比特币的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基本属性去解释比特币,使人无法真正理解比特币的本质——比特币的价值,如何?为何?因此无论是技术细节上的何种解释或是以熟知事务的类比,都使很多人对比特币的认识不得要领,一头雾水。实际上,比特币在技术上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与传统货币不同並不是比特币的本质性所在,以此不但不能解释它自身和作为货币的真正本质,反而把比特币和区块链本质的虚拟属性直接作为了比特币的实在性,使无数的热情处在不理解的崇拜和追求中。
全面地看,比特币在形式上是一种虚拟符号,这种虚拟符号与信息的基本单位“比特”相同,但作为比特币的比特信息以特定规格的信息“块”以链式(线性)的自组织过程中产生、存贮和流通,这种区块链式组织方式具有产生、记录、存贮的自身唯一性并同时具有已发生的信息块链记录的匿名式确认、以及可复制并再发生的公共性。
比特币的产生(最大数量2100万枚)、存贮、流通是由特定的算法、机器算力和互联网的加密通信等技术的规则(协议)和能力决定的,特定算法的算力和互联网上的通信、存贮的加密技术和能力是比特币和区块链的物理基础,这由物理实在支持的虚拟符号表达确定性成为了比特币的自身使用价值。这样,比特币具有了虚拟性与实在性结合的两面,是虚拟性和实在性的两面钱,但在确定性上是一致的,可以成为一种新的使用价值——一般性等价物,符合作为货币的交换价值的用途,而且符合人们所期望的“去中心化”的“信任”(价值)的要求,从而使比特币可以成为一种(虚拟的)现实货币。所有这些性质和关系是作为货币的比特币的本质。
与传统纸币的价值的历史形成和现在由市场及中央银行或国家银行的支持和保证不同,比特币作为货币的交换价值并不直接在市场中产生,而首先是由人们直接以货币身份接受的程度和普遍性所决定的,这实际上是比特币的二次使用价值的交换价值的实现,这种交换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作为现实货币的比特币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结合的两面钱。对于作为货币的比特币来说,如何融合这种两面性才是真正的问题。
一旦采用了以比特币作为现实(虚拟)货币,比特币就承接了货币原初和本质的价格-价值决定机制(市场调节功能),这种去中心化的优越性,正是很多经济学家一直孜孜追求的目的。
人为什么需要比特币的替代,主要地(技术上的方便和经济性等在此不论)是人们想利用比特币这种虚拟符号形式所具有的自身确定性去替代传统货币的社会机制决定的(欠)稳定性,这里的前提思想就是存在这样一种复杂性替代:传统货币的原生市场的决定性(即黄金的货币价值功能)被人为的机制性(中央银行、国家银行)所僭越。因此现在的比特币替代主要就是因为,人们需要比特币自身本质的虚拟形式的确定性去取代传统货币中人为的机制对货币原生市场机制的僭越,因此历史地看,这是以虚拟符号机制的形式确定性去取代社会机制的(欠)稳定性。我们也可以这样超简化地说:作为货币的比特币的出现就是对一种已有货币机制的替代的再替代。
中本聪发起的“比特币”(Bitcoin)只是由区块链技术支持的“代币”或“通证”(Token)中的一种,已具有作为商品交易支付货币的现实性,这是比特币作为真正货币的使用价值的实现,但目前的比特币交易主要是比特币从业企业的投资融资,即将存量的比特币直接交换传统货币,这实际上是比特币的第三次价值化了,而且其它很多借助区块链技术正在大量产生的代币,大部份都是采用直接发币融资(ICO)的道路,这样就将代币与数字货币和其它数字金融工具直接挂钩,这就造成了代币与传统货币和金融工具的混淆和混乱(从政策层面上看,比特币大体上是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工具而被勉强按受的),也就会造成与现行货币管理制度的直接冲突。
在理论和认知上,对比特币的性质和功能仍然存在很大的、甚至对立性的分歧;同时,比特币的接受性也被自己进入市场所带来的各种影响所左右,人们暂时无法形成对比特币的本质的理解和普遍性的接受,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对比特币本质的全面认知的基础上才能历史性地解决。
人类社会对虚拟现象的现实可接受性一直是人类自身的秘密,从神话、宗教、到艺术和心理,以及今天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各种应用,都是与人自身直接相关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今天对比特币的多重价值属性的认知和它所具有的虚拟形式的确定性与现实应用的不确定性的融合性问题及解决,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一个具体反映。
注:此文转载于:
- 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8860.html
- 今日头条:https://www.toutiao.com/a164932463836877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