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anp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nanping

博文

古代制陶术与建筑工程技术融合极简史

已有 2148 次阅读 2024-4-20 11:37 |个人分类:人文学习|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札记)

.前言

目前我国境内出土的陶器,最早的在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有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等,时间约在公元前10000年左右。实际出现制陶术距今最迟也应有12000多年了。

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约新石器中晚期),我国建筑工程尚处于萌芽阶段,此时制陶术已相当发达,将先进的制陶术移用于建筑工程是非常自然的。

.早期直接整体移入陶器皿烧制技术

远古人多穴居,室中置火塘用于炊饮与采暖,房屋皆为草木所建,屡屡引发火灾,考古发现了许多早期建筑因火灾被焚毁的遗迹。恩格斯在论述制陶起源时说过:“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有大量表面抹泥后经烧烤有陶化趋势的木构架,不仅有木骨泥墙,还有裹泥的木柱、木骨泥屋顶等构件。是制陶术用于防火灾的实证。(见《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墨子.词过》:“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穴居潮湿伤身,在半坡文化早期就出现用泥抹地面,火“炙地”使之陶化,从而防潮、隔潮的技术措施。(见《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这种墐涂陶化的防潮措施在原始社会晚期的考古遗址中广泛存在。据说《诗·大雅·緜》中“陶复陶穴” 指的就是这种做法。

制陶术用于建筑工程主要是为了改善当时建筑的防火性能、防潮性能以及建筑的耐久性能。技术上基本是直接搬用制陶术技法。最直接的实例是大溪文化的“红烧土”房屋“红烧土”房屋可分为二类:

一类墙壁、居住面及屋内设施是“红烧土”的,屋面用茅草覆盖,是“不完全”的“红烧土”房屋;

另一类整个房间地面、墙体和屋面为一整体木骨泥壳,经烧烤而成,是“完全”的“红烧土”房屋。这期间还出现过许多“红烧土”联排房屋

       图1.凌家滩大型红烧土块遗迹

 

从技术上看,“红烧土”房屋的制作方法与远古出土的大型陶瓮做法如出一辙,或者说,直接移植了大型陶瓮制作方法。广东省博物馆展出新石器时期的大型陶瓮制作,以植物荆条编制成胎体,双面抹泥成型后烧烤而成。“红烧土”房屋的制作方法与之完全相同,尤其是“完全”的“红烧土”房屋,就是一个放大了的陶瓮。

“红烧土”房屋的制作工艺技术远比陶瓮复杂,体积巨大的房屋胎体成型难度高、烧烤时既要表面陶化,又不能把里边的木骨烧碳化了,技术难度很大,因此“红烧土”房屋的质量差,不经用。半坡遗址发现垮塌的墐涂屋面厚度有厚达50cm的。(见《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频繁的屋面垮塌应该是“完全”的“红烧土”房屋消失的原因。

“红烧土”房屋前后延续约2000多年,最后还是消失了。证明了人们没有能力直接移植大型陶瓮制作方法予建筑制造。

.“红烧土”分解为砖瓦块

“红烧土”房屋可视为后来砖瓦建筑之发轫。

“红烧土”块一度用来铺垫地面以及屋顶。因为过重,压垮过许多房屋;不规整,覆盖效果也不好。

        图2.仰韶遗址出土“红烧土”

 

人们慢慢摸索出,将大小、形状、厚薄不一的“红烧土”块改为规则、小块、厚度一致的砖瓦,既简化坯体制作与烧制,又比较容易保证砖瓦质量,还方便拼装,效果好又美观。实现这一可行的思路转变耗时〉2000年。

“红烧土”房屋最终演化出砖瓦。

目前出土最早的建筑用瓦是西周时期的,秦代的砖做工已非常精良,汉代的砖尺寸已经初步模数化了。

宋以前制陶术与建筑工程技术融合基本定型。主要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新的融合技术并未普及。

.新的技术体系完全定型

宋代以后定型了由砖墙、瓦顶、木构架为基本构成的建筑体系,有了建筑营造规范,有了建筑业专有的砖瓦制陶术,砖瓦制陶术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工程不可或缺的组成。至此,制陶术与古代建筑结束磨合,完美融合,成为新的技术体系

宋代以降,新的技术体系又延续千年。

大约至明代,由于砖瓦制造的大范围普及,木构砖瓦建筑真正在全国各地普及。

.结语

在我国建筑史上,从制陶术尝试进入建筑工程、不断磨合至完全融入建筑工程并定型出新的建筑技术体系耗时数千年时间。

仅从建筑工程发展史来看,这过程算得上是建筑工程发展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该算得上是技术融合史上的大事件、典型案例。

 

附言:技术融合史”的说法为作者臆造。

    (图片取自网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00375-1430510.html

上一篇:关于汽车后视镜盲区问题的一个疑问
下一篇:《古代制陶术与建筑工程技术融合极简史》补遗
收藏 IP: 119.130.154.*| 热度|

16 宁利中 杨卫东 刘进平 郑永军 张晓良 王从彦 杨正瓴 崔锦华 钟炳 马昌凤 孙颉 尤明庆 杜占池 朱晓刚 刘跃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