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金融危机再袭欧洲:7年周期在劫难逃

已有 2955 次阅读 2016-5-20 19:5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厄尔尼诺, 太阳黑子, 金融危机, 7年周期, 过度刺激

 金融危机再袭欧洲:7年周期在劫难逃

                                   杨学祥

 

一、金融危机再袭欧洲

 

2016512日凌晨,欧洲传来消息,意大利银行业全面崩盘导致新一轮的金融危机爆发,意大利银行股重挫,一周跌幅高达25%,整个意大利股市重挫超过2%

  在意大利银行业遭受重创的同时,德国也令人出乎意料的遭受波及。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国家,财务水平保持稳健,但此次德国银行也无法幸免,处于破产边缘。之前持有的大量的衍生产品,可能导致德意志银行破产。

  从整个欧洲来看,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整个欧洲的银行业都已经沦陷,这是自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来,欧洲面临的新一轮大的挑战。

如今美元指数再一次开始走强,大量的资金开始回流美国,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对于整个欧洲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欧洲,如今在政治上面临解体,在经济上,欧债危机没有解除,国家正陷于苦苦挣扎中,而如今欧洲的商业银行又陷入了金融危机,这注定是欧洲最为暗淡的时期,而且因为错误的宽松货币政策,欧洲还将失去很长时间,也许是数十年。

http://news.dichan.sina.com.cn/2016/05/16/1194277.html

 

二、投资者应买入金银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全球金融危机

 

2016-05-19 18:03:30中金网报道,据彭博社报道,爱尔兰著名金融顾问EDDie Hobbs在今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投资者应当买入黄金和白银,以应对即将来临的全球金融危机。

Hobbs认为,从长远来看,现在不持有黄金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黄金是能够对抗通缩尤其是通胀的资产。

  此外,他还强调:“在目前的环境下,持有黄金的理由变多而不是变少。”

中金网行情中心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6:36,现货黄金报1254.29美元/盎司,跌0.35%

http://gold.jrj.com.cn/2016/05/19180320978637.shtml

 

三、防范金融危机是中国头等大事

 

20160516 15:35凤凰国际报道,如何看待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在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看来,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最大危险不是短期增长率低,而是越来越大的金融风险。

他日前接受路透专访时不无忧虑地说,长期以来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导致杠杆率不断推升,产能过剩、投资过度等结构失衡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刺激出来的。为保短期增长而不断刺激经济,会造成严重的长期隐患。

“当前最大的危险是金融风险,杠杆率过高、债务过重。股市已经出现了反复震荡的格局,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又出现了快速上涨。未来几年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在继续增大。日本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资产泡沫破灭导致长期不景气的前车之鉴,值得高度警惕。”他称。

有说法认为“我国储蓄率高,所以只有高投资才能拉动经济”,对此王小鲁认为有很大片面性。他认为,实际上政府投资也会扩大政府储蓄,而且过量的信贷使GDP越来越大的部分变成利息收入,沉淀为储蓄。信贷增长越快,储蓄增长得也越快,投资也越来越多,变成一个“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过程。

“看起来这个过程可以无限地玩下去,但多年来已经使储蓄率和投资率持续提高、消费率不断下降,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使经济效益越来越差,回报率越来越低,结构失衡不断加剧。过去两三年,过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已略有回落,这是结构调整的结果。但近期传统的刺激方式似乎在抬头。”他说,“这是危险的信号,很可能打断结构调整的进程甚至加剧失衡。如果滑向这个方向,走到某个临界点,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516/14386958_0.shtml

 

四、金融危机的7年周期

 

我们在2016327指出,1973年、1987年、2001年的股市崩盘、1980年的美国衰退、1994年的债市危机、2008年的次级债危机……如果将这一些时间点联系在一起的话,不难发现,全球金融危机似乎也存在“七年之痒”。引人注目的是,太阳黑子、潮汐震荡、气候变化、洪涝灾害和厄尔尼诺同样也有7年周期,并且与金融危机的关联极其密切。时隔七年的厄尔尼诺已来袭,是否预示着金融危机也不远了?

至于厄尔尼诺现象对于全球气候的影响,丁一汇表示:“美洲是受厄尔尼诺影响较大的国家。厄尔尼诺发生之后,南美的西海岸降雨量将大为增加,巴西、阿根廷等地区会发生干旱。太平洋沿岸地区中,中国因雨带南退至长江流域、华南地区,会形成‘北旱南涝’的状态,现在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这点。此外,澳大利亚也是受厄尔尼诺影响较大的国家,厄尔尼诺发生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将遭遇干旱。印度也是如此,厄尔尼诺年印度必然会歉收,1979年弱厄尔尼诺年,印度的水稻便减产了40%。”

  “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的发生会导致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印度干旱,巴西中南部及阿根廷降雨过多。厄尔尼诺的发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则是夏季北旱南涝,东北秋粮产区初霜冻可能提前。因此,厄尔尼诺的发生对印度、澳大利亚的小麦生长极其不利,对玉米的影响偏温和,对东南亚的棕榈生长不利,对巴西、阿根廷的大豆生长有利,同时对印度、巴西的甘蔗生长不利。历史统计数据看,厄尔尼诺年,小麦、糖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大豆、玉米的涨幅较小,对棕榈油的影响也较大。”永安期货分析师宋焕指出。

据相关统计,过去5次厄尔尼诺期间,国际小麦价格平均约上涨10%,大豆和玉米价格分别平均上涨4%1%左右,而2002年厄尔尼诺期间,CBOT小麦价格上涨了26%2009年厄尔尼诺期间,玉米价格上涨9%

王娜指出,厄尔尼诺对棕榈油生长将产生利空影响,而对大豆、玉米生长较为有利。马来西亚正值棕油高产期,如果降雨过大会影响当地棕油产量,厄尔尼诺天气对马来西亚棕油将产生利多影响。另外,美国大豆、玉米主产区近期生长情况良好,如果厄尔尼诺天气下降雨充分,预计美豆、玉米丰产预期还会增加。

http://finance.sina.com.cn/360desktop/money/future/fmnews/20140624/010019498103.shtml

 

        1 股市崩盘和气象灾害的7年周期

年份

经济事件

气象灾害

1973

石油危机/股市崩盘

1972-1973年超级厄尔尼诺

1980

美国经济衰退

1979-1980年弱厄尔尼诺

1987

股市崩盘

1986-1987年厄尔尼诺

1994

债市危机

1993-1995年厄尔尼诺

2001

9.11事件/股市崩盘

1999-2001年超级拉尼娜

2002年厄尔尼诺

2008

次贷危机/股市崩盘

2007年强拉尼娜,2009年厄尔尼诺

 2016

金融危机/股市崩盘?

2015-2016年超级厄尔尼诺

注:黑体字是笔者后加的。

 

岛中雄二(2012)指出,气候影响经济景气可归纳了以下三种原因:

一是农林水产品收成说。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太阳、气象循环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工业部门企业利润也就会下降或增加。同时,该地区的进口能力也将减弱或增强,而工业地区的出口也会减少或增加。

二是人类心理说。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三是能源需求说。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

太阳黑子周期的复杂性增加了人们发现其规律的困难。2006年,Obridko等人根据太阳磁场的数据分析得到过一个约7年的周期。2010年,李爱云对黑子长、短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长周期存在7.1年、14.2年、21.3年、28.4年、42.6年的系列,短周期的时变性比长周期的更明显。对黑子周期的外部触发机制做了讨论,发现黑子周期与行星周期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7年周期的发现,使金融危机“七年之痒”的“农林水产品收成说”、“人类心理说”和“能源需求说”得到更精准的证明。全球金融危机的“七年之痒”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539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747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8615.html

上一篇:3月30日至5月19日中国主要地区地震分布和潮汐组合的关系
下一篇:澳大利亚发生5.9级地震:关注22-24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3 蒋德明 钟炳 戴德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