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难以承受之重:雾霾与发展并肩而行

已有 2706 次阅读 2015-11-16 18:5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雾霾, 高消费, 高风险, 高速度, 发展代价

              难以承受之重:雾霾与发展并肩而行

杨学祥

   摘要:我在2000年提出的观点正在被雾霾灾害所证实,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是雾霾高发的深层原因。建立“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模式,才是根治雾霾的可行良策。

 

一、环保部发布10月空气质量状况长春达标天数不足50%

 

  据新华社电环保部昨日发布10月份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10位城市(从第74名到第65)排序依次是济南、衡水、保定、唐山、邢台、郑州、邯郸、廊坊、徐州和武汉;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从第1名到第10)依次是福州、厦门、舟山、拉萨、海口、惠州、昆明、张家口、丽水和贵阳。

  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介绍说,1074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41.9%100%之间。其中,福州、厦门、拉萨、惠州、昆明和贵阳6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为100%,武汉、济南和长春3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是O3

珠三角区域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在61.3%100%之间。超标天数中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是PM2.5

http://jl.sina.com.cn/news/b/2015-11-14/detail-ifxksqiu1577809.shtml?cre=sinapc&mod=g&loc=6&r=l&rfunc=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5223.html

学者蒋大和最近指出,这次沈阳严重雾霾始自1031,已经持续两周。报道说118后污染特别严重,PM2.5浓度一度甚至曾达到1400微克/立方米,创记录!而且前后看看,长春和哈尔滨也在严重雾霾污染之中。

北京地区空气质量正在改善,包括雾霾/灰霾严重程度减轻(2014年冬春好于2013年冬春,2015年多蓝天白云),其主要原因是对京津冀地区污染企业的严格管制:去除过度产能,关闭和治理严重企业,减少煤炭消耗,加强脱硫脱硝。

沈阳,以及东北地区大城市,尽管也听说“下了大力气”,但今次这样严重的雾霾污染,而且创造如此高大的“新纪录”。不能不认为“大力气”没有起作用。因此应当问为什么?怎么回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934996.html

 

二、27省份三季度GDP增速公布:重庆排名第一吉林暂时垫底

 

2015-10-28 08:10:22 新京报报道,截至昨日,全国已有27个省份发布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吉林省以6.3%的经济增速暂时“垫底”。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2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同比名义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近一周以来,全国各省(区、市)陆续发布2015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据记者统计,目前已有27个省份公布,山西、辽宁、黑龙江、西藏4省(区、市)尚未公布。

记者统计发现,已公布的省份中,GDP增速最高的为重庆,增长11.0%,其次为贵州,增长10.8%;天津,增长9.4%。其中,重庆和贵州是仅有的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省份。增速最低的则为吉林省,增长6.3%

据之前媒体报道,自2013年以来,重庆已经连续七个季度蝉联全国GDP增速第一,并始终保持在10.7%以上的增速。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重庆上半年经济增速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

  

记者梳理还发现,除北京、上海、河北、吉林四省(区、市)外,其余23个省份GDP增速高于全国6.9%的平均水平,其中17个省份为中西部省份。

根据各省份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北京GDP同比增长6.7%,比上半年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比全国低0.2个百分点。在已公布的27个省份中,排名倒数第三。

对此,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邢志宏表示,虽然北京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下降到“7”以下,但北京市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落实京津冀发展要求、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邢志宏表示,工业是重点领域,而工业大力度结构调整会对经济增速带来一定影响。

上海同比增长6.8%,比上半年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比全国低0.1个百分点。

对此,上海市统计局局长王建平表示,这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正常表征。王建平称,“我们追求的是有质量、有效益的GDP,不管从经济转型角度分析,还是与世界上其他国际性大都市作比较,6.8%的经济增速都是一种正常状态,既没有大幅下滑,也不应定义为速度偏低。”

王建平还表示,经济结构本身还在进一步优化,比如上海三产比重已经达到67.6%,比上半年又提升了0.5个百分点,快于全国2.7个百分点。

此外,王建平介绍,很多服务业是从传统产业升级而来的新型服务业,是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

http://news.sznews.com/content/2015-10/28/content_12405820.htm

 

三、治理雾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治理雾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没有公布这方面的统计数据。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于201514通报2014年北京市环境状况。通报称,2014年北京的PM2.5优良天数累计达204天,重污染天数累计为45天。数据显示,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85.9微克/立方米,相比2013年下降4.0%

  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介绍,2014年北京的PM2.5一级优天数为93天,相比2013年大幅增加22天;二级良天数为111天;五、六级重污染天数累计出现45天,相比2013年减少13天。

  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8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0%,与年均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仍有较大差距。

  数据显示,北京在2014年持续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共削减燃煤260多万吨、淘汰老旧机动车超47万辆、调整退出污染企业392家、减排挥发性有机物1.56万吨。

  经初步测算,2014年,北京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相比2013年均下降7%以上,成为污染减排幅度最大的一年。其中,二氧化硫减排7200多吨,氮氧化物减排1.8万吨。

http://www.maikap.com/wumai/156.html

根据各省份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北京GDP同比增长6.7%,比上半年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比全国低0.2个百分点。在已公布的27个省份中,排名倒数第三。北京、上海、河北、吉林四省(区、市)低于全国6.9%的平均水平,其余23个省份GDP增速高于全国6.9%的平均水平,其中17个省份为中西部省份。

显然,北京、上海、河北、吉林四省(区、市)所占全国GDP的比重大,拖了全国经济发展的后腿。

GDP与雾霾同升同降,治理雾霾的代价不容忽视。

 

四、雾霾已经堵死了东北发展模式

 

四维环球金融智库的一项评论指出,雾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严重警告,这个警告是大自然发出的,雾霾的危害有多大,目前没有科学论证结论,但是对人体的潜在破坏性是不容置疑的。这次人们把关注的焦点放到了东北,因为东北出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

  东北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雾霾天气,官方的解释是取暖季,当然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过去多年的历史上,东北也都是在这个时候取暖,为什么没有出现这么大的雾霾?显然更为本质的原因是重化工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尴尬的是,尽管有如此严重的雾霾,东北并未带来经济增长,在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发展中,东北三省统统垫底。其中,辽宁以2.7%的增速垫底,黑龙江前三季度GDP增速为5.5%,排名倒数第三;吉林前三季度GDP增速为6.3%,排名倒数第四。

  这就是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如果雾霾很严重,尽管雾霾破坏环境,破坏人的身体健康,但至少能够得到一个经济增长,比如前几年的河北和山西,这还不算最坏。如果雾霾很严重,经济还不增长,那就是最坏而且非常尴尬了。

经济发展严重落后,而同时又出现了严重的雾霾,这是对东北官员的一个警醒,体制性的障碍不打破,仅仅通过GDP来完成政绩,这条路已经被雾霾锁死。东北经济要发展,走上良性循环,人们的观念,尤其是政府官员的观念不解放,根本不可能。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等激发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经济形式,在东北也是只能走这条路。东北不缺人才,不缺条件,缺的就是观念。

http://news.cnfol.com/guoneicaijing/20151113/21773666.shtml

2015年前三季度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为39686元,北京为39142元。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不断增大的市场需求和雄厚的资金来源。

与之相反,东北三省如今已变为欠发达地区,其中,辽宁以2.7%的增速垫底,黑龙江前三季度GDP增速为5.5%,排名倒数第三;吉林前三季度GDP增速为6.3%,排名倒数第四。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名落孙山。

2015年一季度吉林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394元,仅仅是上海和北京的六分之一,发展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批评之声此起彼伏,可行良策至今鲜见:遭遇尴尬的不仅仅是东北官员。

 

五、雾霾危机也是东北改革良机

 

有评论进一步指出,谈及雾霾产生的原因,舆论普遍认为是近期东北供暖所致,但东北供暖并非这两年才有,由供暖而引起雾霾加重,也不至于如今才爆发。事实上,这与近年来东北地区日益增强的重工业化的经济结构不无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这场“雾霾危机”只不过是积累已久的东北发展危机表象之一。

  面对东北这场严重雾霾,除了各级地方政府干部在治霾抗霾方面认真履行职责外,东北三省的决策领导应该看到这场环境危机背后潜藏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改革良机,以及调整、引导和布局东北新型经济结构的市场契机。

其实,当前国内流动性充裕,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方向和创新战略的投资项目。具体就雾霾而言,东北地区在煤改气、减排设备升级改造、秸秆科学化处理等领域,都有大量政策性专项资金和商业扶持贷款可以利用。这对于经济增速下滑明显、资金相对薄弱的东北地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15/c_128429741.htm

低污染的发展确实存在,但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和高水平的科技实力做后盾,必须付出高昂的经济代价和巨量的资金投入,目前的发达地区才能承受这样的巨大压力。

污染与发展并行,这是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之重,也是西方强国长期经济低迷的重要原因。

  据中国报告大厅了解:近期,在东北一些供暖较早的城市,已经出现了“雾霾围城”的情况,而伴随着北方地区供暖季的到来,雾霾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环保部日前发布《关于做好 2013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控制燃煤污染。此外,将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督查,对火电、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6个大气污染物排放比较高的行业进行全面排查。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在目前市场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对于已经微利经营的钢企来说,环保成本已成为“难以承受之重”,未来或有大批钢企被淘汰出厂。

  钢企环保政策执行难的关键原因在于其成本。来自中钢协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1月至9月统计内的86家大中型钢企累计利润达到112.7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而这已是近几个月内较为乐观的数据。此前,20131月至686家统计内重点钢企合计盈利为22.67亿元,平均销售利润仅为 0.13%,亏损面达到了40.7%

  显然,对于徘徊在盈亏生死线上的大部分钢企来说,环保成本是难以承受之重。

http://www.chinabgao.com/info/65353.html

中国是否可以没有钢企?

清除空气污染的高科技不是没有,问题是我们能否承受它的高昂代价?

 

六、环境污染是对西方发展方式——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的否定

 

世卫组织称,2012年空气污染造成约700万人死亡,也就是全球每八位死者中就有一位。这一调查结论是以前估计数字的两倍还多,确认了空气污染是世界上最大的环境健康风险。

http://news.qq.com/newspedia/air.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15年前,当我提出“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时,仅有《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第46期)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0年,第8期)发表了我的文章,很多崇拜西方生产方式的人对这一观点一时还难以接受。

周光召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仍大大高于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在生产、建设、流通、管理和消费领域的浪费现象则“相当严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而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使得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压力日益增大。

据统计,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中,中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在55位以后。矿产资源中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6.5%和9.7%。

中国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温室气体排放排在世界第二位,全国酸雨面积扩大,频率增加,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1%,沙化土地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在继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经过多年努力才达到18.21%(世界平均29.6%),草地退化面积加大。全球1121种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90种。在发展模式上,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美国以占世界不到5%的人口,消耗世界25%的能源。而中国人均要达到这个水准,意味着要把全世界的能源都拿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表明,高消费带来的是资源能源极度短缺,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国际关系极度紧张。合理、高效、潜力无限的经济模式不在于一时的显赫奢华,而在于能长久地保持不断发展的势头来延续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习惯于高消费的西方国家难以生存,世代节俭的中国却能在恶化了的环境中得以存在和发展。高消费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回顾我国5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资源、能源的  高消耗上,我国单位GDP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造成了自然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触目惊心。

根据专家们分析预计,我国要实现2020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必须提高45倍,如果进一步想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和生产效率必须提高810倍,这种设想是不太现实的。

种种现象表明: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我国必须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国用信息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利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推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建设工业生态。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位于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在五大基本商品中,除了石油以外,中国的粮食、肉类、煤和钢铁的消费均超过美国。在中国威胁论的宣传中,“消费黑洞”也成为中国的一项罪名,这在世界能源和资源危机的前景下,是一个十分具有蛊惑人心效果的口号。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指出,导致当前世界战争的原因是石油,导致未来世纪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资源和能源的短缺最终将导致战争,这是一切大国军事政策的出发点。只有节约型的循环经济才是避免战争,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我们正为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而付出了更多的代价。认真研究我国资源与环境状况,就会理解为什么参加“21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2001专题论坛会议的专家、学者和参加两会的代表发出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呼声;为什么提请代表审议的计划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是大国,外国很难满足我国在资源与能源上的需求。我们曾提出,“先发展,後治理”的办法是走不通的,因为我们不能像霸权国家那样靠强权掠夺别国的资源与财富。抛弃工业化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建立“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模式,日本的“循环型经济社会”值得借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4605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0893.html

我在2000年提出的观点正在被雾霾灾害所证实,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是雾霾高发的深层原因。建立“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模式,才是根治雾霾的可行良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5786.html

上一篇:雾霾袭击上海: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下一篇:2015年11月16日厄尔尼诺继续衰减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2 杨正瓴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