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年冬季我国将出现强极寒
杨学祥,杨冬红
网友作出如下分析:
[1]zecrio 2015-9-3 23:06
表中显示:1654年1月和1676年1月处在蒙得极小值时代,而2021年1月天文条件月这两年1月份十分相似。1676年灾害处在竺可桢先生所称的近1000年来的第三次物候低温期内,冰雪灾害比2008年1-2月南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要严重的多,唐朝每年进贡的江西橘园在1654和1676年两次完全毁灭,原因就是:严重的冰雪凝冻灾害所致。。。。。。。2020-2021年天文条件类似蒙得极小期时期的1654和1676年,但是2020-2021属于-冰期,极寒程度要比那两年轻一些,不过2020-2021年为太阳黑子最低值年,赤纬角较大年以及拉尼娜年,这会加重极寒和雪灾的强度,因此2020-2021年冬季我国将出现强极寒,雪灾将大大超过2008年,再次为大家敲响警钟。届时2021年1-2月南方大雪持续时间长,低温严重,持续时间也长。长江流域最低气温可能达到零下8到零下14度。
博主回复(2015-9-4 15:03):相关条件:
一、学者赵得秀预测,2019年和2023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使我国发生极寒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导致地球接受太阳能量变小。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本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和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和57万km;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和2000年)分别缩短了76和44万km。2000~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12]。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3501
三、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所以,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十年变暖停滞(对应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中间十年变暖持续(对应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后十年变冷高峰(对应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四、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2020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17世纪以来从未出现。
资料来源:Richard A. Kerr. End of the Sunspot Cycle? 2011-6-14, Follow ScienceNOW on Facebook and Twitter.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1/06/end-of-the-sunspot-cycle.html
2014-2015年的最热值与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得关注,2023-2025年的最冷年与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更值得关注。
2015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包含两个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一个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其中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变暖停滞,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最热年出现,而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类似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1968-1970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20世纪70年代变冷高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42099.html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
2016-2017年拉尼娜事件敲响了气候变冷的警钟!
极热之后是极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44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8130.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