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日本考虑把老年人“迁”出东京:响应减少大城市非劳动人口的建议

已有 3036 次阅读 2015-6-27 05:31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日本老人迁出东京, 减少大城市非劳动人口, 城乡发展机遇

日本考虑把老年人“迁”出东京:减少大城市非劳动人口的建议得到响应

                   杨学祥


   2015年6月4日,日本政府智囊机构“日本创生会议”发表《首都圈老龄化危机迥避战略》称:针对东京地区老龄社会问题,日本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可考虑将老年人迁移到东京以外地区,以解决医疗设施人员严重不足。

   《首都圈老龄化危机迥避战略》一经发表,即被认定是把日本老人“迁”出东京的行动纲领,日本政府态度积极。地方创生大臣石破茂表示:”有助老人居住地的改变“。官房长房菅义伟表示:”与振兴地方消费需求有关,对地方创造效果较大“。

   5年前,我提出了减少大城市的非劳动人口的建议,5年后,日本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大城市房价呈天文数字增长,越调越高,屡改不降,原因在于不断增加的非劳动人口:退休大军的不断扩大。

   非劳动人口占据了城市交通最便利的市区而不能有效利用,劳动人口处于城市最不方便的市区导致车流拥堵,只有合理的功能调节才能布局合理,节能减排,消除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营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只要服务到位,农村的生态环境更适于退休人员颐养天年。如果开放政策,在农村建造为退休人口居住的别墅、公寓、平价房、经济房、低租房、养老院,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退休人员居住,不仅能带动当地农村服务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减少大城市的非劳动人口及其相关服务人员,减轻大城市人口增加对能源、资源、特别是对淡水、电力、住房的需求压力。

   功能调节的原理很简单:劳动者靠近工作单位,非劳动者远离工作场所,通过国家调节和激励政策,有效使用城乡的地理优势和环境资源。

   减少城市非劳动人口,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渠道,是减轻城市人口压力的唯一途径。伴随中国人口的老年化,让更多的退休人员到农村生活,不仅是现代生活的一种必然趋势,而且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合理需要,更是改变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有效途径。

   我的建议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响应。

   叶落归根,衣锦还乡,满足老人颐养天年的愿望也是社会责任和最大商机。地方政府不应放弃这一发展机遇。

   让留守儿童与父母同享城市现代生活,让退休老人落叶归根,造福故乡,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这应该是中国梦的各得其所。


相关报道        

日本考虑把老年人“迁”出东京  

曲力民

(2015-06-23 02:28:38)

标签: 东京 老人 日本分类: 日本政经

日本考虑把老年人“迁”出东京

   6月4日,日本政府智囊机构“日本创生会议”发表《首都圈老龄化危机迥避战略》称:针对东京地区老龄社会问题,日本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可考虑将老年人迁移到东京以外地区,以解决医疗设施人员严重不足。

  《首都圈老龄化危机迥避战略》一经发表,即被认定是把日本老人“迁”出东京的行动纲领,日本政府态度积极。地方创生大臣石破茂表示:”有助老人居住地的改变“。官房长房菅义伟表示:”与振兴地方消费需求有关,对地方创造效果较大“。

   日本政府智囊机构为何提出把老年人“迁”出东京?

   1、老人大幅增加。据推算到2025年,东京地区75岁以上老人,将由目前397万人增加到572万人,净增加175万人。这些人都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地方来到东京,现已步入老年行列。

   2、护理设施严重不足。2025年老人急剧增加后,东京地区需增加175万个老年护理设施单元,比现在增加45%;需增加13万张医院护理病床,比现在增加22%。然在今后10年,东京地区财力物力很难达到上述目标。

   3、护理人员严重缺乏。根据上述需求,2025年东京地区医生、护士、护理人员等的需求总量为250万人,比现在增加80万人。其中经过专业训练的需增加50万人。但在未来10年东京地区人力资源很难完成这一任务。

   如果上述问题难以解决,今后东京地区将出现越来越多无人照料老人。2020年东京将举办32届夏季奥运会。目前,在东京新宿中央公园、东京市政厅等地已经聚集一些流浪老人。政府如不早做决断采取措施,东京地区届时将涌现更多老年难民。

   把老人从东京“迁”到地方是否可行?

   1、落叶归根。目前东京老人中有很多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地方来的,目前年老体衰落叶归根也符合常理。

   2、成本低廉。据计算,在东京建立一个老人护理单元需2160万日元,在地方城市只需980万日元。 建设成本不到东京一半,这对于财政状况极度困难的日本政府无疑具有巨大吸引力。

   3、容易安置。日本人口大量流入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日本地方城市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建立的许多老人护理设施利用率并不很高,医疗护理人力资源也没达到极限。如将东京老人迁到地方,可有效利用这些医疗设施及人力资源,解决部份老人护理问题。

   4、振兴地方。目前日本地方城市人口越来越少,年青人不愿结婚,结婚的不愿生育,有些地方城市人口不达标,面临行政单位被撤销局面。据了解到2040年,日本全国有869个市町村有可能被撤销。如将东京老人迁到地方,地方政府欢迎,老人家属亦有可能跟进,多少能增加地方城市人气,局部避免地方行政单位被撤局面。

   把东京地区老人“迁”到日本什么地方?

   在《迥避战略》中提出:青森、盛岡、富山、福井、岡山、松山、高松、長崎、熊本、函馆、旭川、秋田、德市、北九洲、别府等41个城市山清水秀风光媚丽,特别适合老人居住,都是可以考虑安置老人的地方城市。

   总体来说,日本养老设施条件远高于国内,18平米单间,屋内设施齐全,医疗护理条件较好类同医院,护理人员受过专业训练,可以处理一般疾病。老人一旦入院,生活规律基本不用家人操心。特别是地方城市养老设施,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空气新鲜湿润负离子浓度高,对东京老人具备一定吸引力。对老人来说,与其在东京坐以待“终”,不如到地方城市找个养老设施安渡余生。

   目前,把老人“迁”出东京还存在一些问题。如:

   1、政策障碍。日本国家解决老人政策,主要还是尊重老人选择居住的愿望,就近安排老人护理设施,并非迁到远处;

   2、认知障碍。日本很多老人患有认知障碍,难以记住周围的人和事。如将其迁到陌生环境,很容易造成更大不适,影响老人寿命。

   3、心理障碍。东京老人大多有自己的不动产。如在东京附近安排医疗看护设施,便于相互照顾,也便于在不适应养老院生活时,实行住家看护等。如迁到其它城市,需解决原有不动产问题。同时,只能选择长期居住养老院,有的老人心理恐难接受。

   不管怎样,把老人迁出东京已得到日本政府及有关部门广泛关注。日本政府到底迁不迁,何时迁、把老人迁到何处,一切尚有待继续观察。该方案对国人来说确实难以予料。或许正是日本那片奇异土地,才能产生如此解决老人问题的奇思构想。

http://blog.sina.com.cn/qulimin15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07910a60102w4e7.html?tj=1

小产权房的功能调节:减少大城市的非劳动人口

已有 1891 次阅读 2010-9-15 05:1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城市,农村,退休人口,功能调节    推荐到群组

                 小产权房的功能调节:减少大城市的非劳动人口

                              杨学祥

   大城市房价呈天文数字增长,越调越高,屡改不降,原因在于不断增加的非劳动人口:退休大军的不断扩大。

   非劳动人口占据了城市交通最便利的市区而不能有效利用,劳动人口处于城市最不方便的市区导致车流拥堵,只有合理的功能调节才能布局合理,节能减排,消除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营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只要服务到位,农村的生态环境更适于退休人员颐养天年。如果开放政策,在农村建造为退休人口居住的别墅、公寓、平价房、经济房、低租房、养老院,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退休人员居住,不仅能带动当地农村服务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减少大城市的非劳动人口及其相关服务人员,减轻大城市人口增加对能源、资源、特别是对淡水、电力、住房的需求压力。

   功能调节的原理很简单:劳动者靠近工作单位,非劳动者远离工作场所,通过国家调节和激励政策,有效使用城乡的地理优势和环境资源。

   减少城市非劳动人口,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渠道,是减轻城市人口压力的唯一途径。伴随中国人口的老年化,让更多的退休人员到农村生活,不仅是现代生活的一种必然趋势,而且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合理需要,更是改变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有效途径。

   人们对小产权房的青睐需要政策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316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0888.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来势汹汹但亚洲作物意外迎来强降雨:预测检验
下一篇:韩国首尔恐爆发新一波疫情:全球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6 钟炳 杨华磊 杨文祥 蔡小宁 冯兆东 icgw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4 1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