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PDO冷位相灾害链的新证据:未来30年日本地震概率增加

已有 3478 次阅读 2014-12-20 07:12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拉马德雷冷位相, 灾害链, 特大地震

PDO冷位相灾害链的新证据:未来30年日本地震概率增加

                             杨学祥

 

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20141219公布2014年版《全国地震动预测地图》,显示日本很多地区今后30年发生烈度6度弱以上地震的概率都有增加,东京都新宿区的概率甚至出现了倍增。

http://stock.sohu.com/20141220/n407119272.shtml

这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预测提供了新证据。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PDO),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第三周期的“冷位相”为2000-2035年之间。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低空气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升高。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23]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6次。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6230.html

根据1890-2006年拉马德雷现象2个周期的统计规律,从2005年开始我们预测全球将发生四大灾害,目前已基本得到证实:

一、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8.5级以上地震爆发时期,其中前17年,即2000-2018年是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证实情况如表1

二、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流感大流行时期,集中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附近,具有六大特征。证实情况如表2

三、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低温期,地球将进入类似20世纪60-70年代的低温阶段。事实上,变暖停滞15年,将继续停滞15年左右。

四、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中国北方发生干旱,全球出现热异常。正在证实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1481.html

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2007年的连续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38.5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96334.html

印尼苏门答腊岛在2004200520072012年连续发生48.5级以上地震,已经打破百年来的历史记录;其次是阿拉斯加半岛在1957196419653次连续发生8.5级以上地震、29级以上地震;海岛特大地震连续发生值得关注,日本特大地震也有连续发生的可能。

苏门答腊岛(4次)、阿拉斯加半岛(3次)、勘察加半岛(2次)、日本列岛(1次)、库页岛(1次)的连续强震可能值得关注。

印尼和日本9级地震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亚洲东部和南部双向交叉挤压形势已完成,北半球和中国地震将进入高潮。2012411苏门答腊附近海域8.6级地震敲响了亚洲强震的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6100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18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8186.html

最新预测显示,未来30年日本地震概率增加,这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敲响了新的警钟。

 

相关文献

杨学祥. 2003,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世界地质,22(4): 380-384.

杨学祥. 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 世界地质, 2004, 23(1): 28-34

杨学祥,杨冬红。旱涝周期和海震调温假说的新证据。西北地震学报。2005274):400398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137-140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8-9.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杨冬红, 杨学祥.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1):58-70

 

相关报道

最新预测显示未来30年日本地震概率增加

2014-12-20 00:23:33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东京1219电(记者蓝建中)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19日公布2014年版《全国地震动预测地图》,显示日本很多地区今后30年发生烈度6度弱以上地震的概率都有增加,东京都新宿区的概率甚至出现了倍增。

  这是2011年日本东部大地震以来,该委员会首次利用新方法计算后公布的预测地图。

  在2011311日大地震发生后,日本东部太平洋一侧的广泛区域都出现了烈度6度弱以上的晃动。不过,当时的预测地图却显示很多地点在30年内出现烈度6度弱以上晃动的概率不到3%,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

  由于未能准确预测此次大地震,地震调查委员会在2011年后研究了新计算方法,将没有明确发生记录的巨大地震也作为重新计算概率的参考要素,同时还参考其他最新调查结果,对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良。

  与仍利用原有计算方法的2013年版《全国地震动预测地图》相比,关东地区各都道府县政府所在地周围出现烈度6度弱以上晃动的概率显著增加。其中东京都新宿区的概率由以前的26%增加到了46%,几乎倍增。

  地震调查委员会今后准备利用同样手段,继续更新预测地图。

  作者:蓝建中

http://stock.sohu.com/20141220/n407119272.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2475.html

上一篇:今冬会发生寒潮雪灾吗?
下一篇:2014年最强厄尔尼诺没有发生:暖冬预测不可靠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2 杨文祥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