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罕见月全食8日将登场:关注6-8日潮汐组合

已有 2290 次阅读 2014-10-7 14:2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月全食

罕见月全食8日将登场 中国全境可看“红月亮”

A-A+2014年10月7日10:28:07新华网评论

  月全食天象将于10月8日登场。天文专家表示,这是中国的观测者今年能观察到的唯一一次食现象,而且中国全境观测条件都不错,只要天气晴朗,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都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挂夜空。

  月食分为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地球阴影的中间部分称为本影,本影周围是半影。月亮进入地球半影发生半影月食,月亮一部分进入地球本影发生月偏食,月亮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则发生月全食。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表示,3种月食中月全食最为好看,此时,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并不是从空中消失,而是呈现古铜色,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红月亮”。

  一次月全食有初亏、食既、生光、复圆等重要时间点。其中初亏是指月面刚开始进入地球本影的时间,标志着月食的开始。食既为月面完全进入地球本影的时间,生光为月面开始移出地球本影的时间,从食既到生光的阶段为月食的全食阶段。复圆为月面完全移出地球本影的时间,也意味着月食的结束。

  赵之珩介绍说,本次月全食的初亏为北京时间8日17时14分,食既为18时25分,生光时刻为19时25分,复圆时刻为20时35分。其中,最精彩的全食时间长达近1小时。“本次月全食最大的特点就是我国几乎全境可看‘带食月出’。”

  据了解,中国公众上一次迎来观测条件不错的月全食是2011年12月10日,下一次是2015年4月4日。

http://jl.sina.com.cn/news/jlyw/2014-10-07/1028106160.html

2014年10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4年1-3月,6-10月为强潮汐时期,4-5月,11-12月为弱潮汐时期。2014年10月是强潮汐时期的第4个月。为配合相关的灾害预测和监测厄尔尼诺,特提前将8-10月潮汐组合公布于众。

 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9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多,异常增多或减少可加强或减弱秘鲁寒流,关注10月厄尔尼诺发展和地震增强。

 潮汐组合A:10月2日为日月小潮,10月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8.52620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赤道暖空气和洋流向两极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B:10月6日为月亮近地潮,8日为日月大潮,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0. .00012度,三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 10月13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北纬18.51644度,16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8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小,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D:10月21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8度,24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 10月28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53950度,31日为日月小潮(上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小,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331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3637.html

上一篇:埃博拉入侵法英概率超50%:西半球面临最大风险
下一篇:一次失败的预测:2014年9月3日云南发生7-8级地震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3 周少祥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