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预测回顾:云南强震将持续到2014-2016年并达到高潮

已有 3591 次阅读 2014-8-8 05:25 |个人分类:防灾信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太阳黑子, 实践检验,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云南地震

预测回顾:云南强震将持续到2014-2016年并达到高潮

                杨学祥


   我们在2013年2月27日指出,在2006-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开始的云南第5活跃期中,2007年普洱6.4级地震,2008年盈江5.0和5.0级两次地震,至今地震仍十分活跃。按云南第四活跃期规律,云南第五活跃期强震将持续到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并在2014-2016年达到高潮,历时9年左右[6,7]。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初步证实了这一趋势分析。


相关报道:

杨学祥 杨冬红:云南连年大旱 关注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1)_专家·专栏_光明网(组图)


2013年02月27日08:48


杨学祥


  对于云南连年大旱,最近有报道称“气候是主因人为因素也有影响”。气候与气候变化评估室主任张成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去年10月以来,云南降水量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导致气象干旱的持续发展。


  大多数人们忽略了地下热能对气候和大气降水的影响。


  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


  著名气象学家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曾受到国际气象界的关注,在富集地热的地区,有地下水源则含水热气生成巨量云层,降雨充沛,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墨脱地区;缺水则干燥热气蒸腾,烘烤尽土壤水分,造成赤地千里,其前提条件是长期无降水,所形成的干旱称为构造干旱。


  无降水的干旱为地表缺水的表层干旱,称为气象干旱,一旦有了降水就会得到缓解。而构造干旱是地下缺水的深度干旱,即使有少量降水也无法缓解。构造干旱的特点是面积大,范围广,时间长,与地热带、构造带和地震带分布和地震周期有关。


  能产生降水再循环的不仅有陆地植物的蒸发作用,还有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作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地球强构造活动的热点,也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热带森林纬度最高的气候变化启动区。热点和构造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增大温度梯度加强大气对流,其二是把地下水和地幔水带到大气参加降水循环,对比马宗晋等给出的20世纪中国大陆及邻区五个地震活动幕的时空分布和高庆华等给出的20世纪中国七大江河流域严重洪涝灾害发生年份,可以明显看到地震活动与特大洪涝灾害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比全球地震带,沙漠带,构造活动带和水系分布图可以发现,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如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西部。


  由此可见,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是降水再循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地热不仅能造成干旱,而且能造成洪涝。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表明地热在降水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旱震理论讨论的干旱与地震关系,指的是构造干旱与地震的关系,其认定和发展对预测干旱和预测地震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996年以来的云南7级以上地震空区


  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为18.6年。统计数据表明,云南在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易发生7级地震,如,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的1913、1950、1970、1988年和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的1941、1995、1996年都发生了7级地震,已出现4个活跃周期。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只发生了6级地震,出现了长达17年的7级地震空区,云南地下还有大量能量未被释放。


  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为最小值需要9.3年,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为最大值需要18.6年。在198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开始的云南第4活跃期中,1988年(亮赤纬角最大值)发生了澜沧7.6级地震、1995年(亮赤纬角最小值)发生了孟连县西中缅交界处7.3级地震和1996年(亮赤纬角最小值)丽江县发生7.0级地震,历时9年左右。


  在2006-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开始的云南第5活跃期中,2007年普洱6.4级地震,2008年盈江5.0和5.0级两次地震,至今地震仍十分活跃。按云南第四活跃期规律,云南第五活跃期强震将持续到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并在2014-2016年达到高潮,历时9年左右[6,7]。


  最近,我们通过计算得出,潮汐也有2.2、11、18.6和22年周期变化。潮汐可以使偏离地球质心的内核在液核中产生潮汐波动,潮汐周期与太阳周期的共振效应对解释大气、地磁、地震、海温的11和22年周期变化更有说服力。这不仅能解释厄尔尼诺事件11年和22年周期变化,而且能解释地震和大气的11年、18.6年和22年周期变化是受太阳活动和强潮汐的共同驱动和激发。

http://roll.sohu.com/20130227/n367256021.shtml

 http://health.gmw.cn/2013-02/27/content_6827525.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14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7988.html

上一篇:“西部地震是东部灾害先兆”和“地震与洪水耦合”
下一篇:本周末特大超级月亮: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4 钟炳 杨文祥 刘少华 王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