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长春迎来1951年来最热的5月31日:2014年最热年

已有 4033 次阅读 2014-6-1 19:4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高温纪录, 2014最热年

长春迎来1951年来最热的5月31日:2014年最热年


最高温34.4℃ 昨天长春迎来1951年来最热的5月31日

2014年06月01日02:40  新文化报 评论中大奖(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好消息是:弱冷空气也许能为明天带来凉爽来源: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最高温34.4℃昨天长春迎来1951年来最热的5月31日

  A02版

    本报讯(记者 田玲玲)华北、黄淮等地的大范围持续性高温于5月29日达到顶峰后,昨天高温范围明显减小,强度明显减弱。可是,我省热浪正波涛汹涌,瞬间进入“烧烤”模式。

    “长春这天气是要把我晒秃噜皮啊!!!”“长春这天气是要把人热死的节奏呀!”“长春小伙伴们不要被早晨的凉爽所欺骗,今天33℃,大家出门注意翻面儿,注意火候,带上孜然、辣椒,千万别烤老了。我是五花肉,我为自己带盐!”微博上,网友们各种吐槽。

  不少人晒出“大红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昨天,长春的天气大有陆游《苦热》一诗中的感觉,太阳火辣辣,人如在蒸笼之中。

    昨天早上,一出门便是极热。8时,长春的气温就达到了27.1℃,而10时已经突破30℃大关,达到30.4℃。不管开车还是走路,都会被晒个“大红脸”。

    不少出门的人都打着遮阳伞,但因为风不小,有的遮阳伞被吹翻。不过,如果没有风,人们会热得更加难受。

    上午,还有不少人到公园游玩,可到了中午,都早早结束行程。“太热了,担心孩子中暑,还是赶紧回家吧。”长春市民张女士昨天带着孩子到南湖公园玩,没多长时间就打了退堂鼓。

    昨天,冷饮摊的生意格外好。吴先生的冷饮摊在一条商业街上,一上午几乎没干别的,就是不停地往冰柜里补货。

  昨天我省最高39℃

    昨天到底有多热?可以这么说,全省直接进入“烧烤”模式。

    昨天,我省53个站最高气温突破30℃,31个站的气温在32℃以上,镇赉、白城、洮南、通榆和大安的气温更是达到35℃以上。

    截至17时,我省气温最高的是洮南,39℃,白城的最高气温为38.3℃,镇赉的最高气温为38.2℃,通榆的最高气温为38.1℃,大安的最高气温为36.3℃。

    长春昨天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4.4℃,虽然没有打破1979年创下的5月份长春极端最高气温为35℃的纪录,却是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5月31日的最高气温,让1962年5月31日高温纪录32.5℃成为历史。


    对于这次高温,吉林省气象台5月30日15时28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昨日15时14分,吉林省又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目前我省西部地区已经出现36℃以上的高温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该地区最高气温将达37℃以上,个别乡镇可达40℃左右,请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及防火工作。

    昨天,白城市及镇赉、通榆、大安、洮南的气象部门更是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吉林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首席预报员王宁说,省气象台会根据天气系统的情况,将预警升级。

  为什么是干热?

    昨天,长春的空气湿度在20%~30%之间,为什么是这种干热呢?

    王宁说,这场高温天气是受大陆暖高压脊影响,水汽不多,所以是干热的状态。而盛夏的那种闷热,一般是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水汽比较多。

    什么时候能来一场雨,凉快一下呢?王宁说,这个暖脊中心昨天在我省西部地区,接下来将自西向东逐渐移出我省。“高温主要集中在5月31日和6月1日。”王宁说,6月2日有一股弱冷空气,虽然气温不会马上下降,但也会带来一丝凉爽。

    气象部门预计,今天白天,我省大部分城市的最高气温为33℃~37℃,明天白天,我省大部分城市的最高气温为28℃~32℃,气温下降5℃左右。以长春为例,今天的最高气温为33℃,明天的最高气温为30℃。

  (原标题:最高温34.4℃ 昨天长春迎来1951年来最热的5月31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4-06-01/024030272327.shtml 


  我在5月23日指出,今年极端天气并非厄尔尼诺惹的祸。

  2014年开始至今,在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频发。暴雪、龙卷风、暴雨、强震、高温、低温冻害、中国雾霾等灾害频繁发生,很多人将其归因于尚未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颠倒了因果关系,忽视了真正的灾害元凶。我认为,全球灾害频发的原因在于2014至2016年正处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6875.html 


  我们在2008年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次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1]。2012年的厄尔尼诺事件虽然会带冷冬,但是仍会使2012-2013年的平均温度升高。


1. 杨冬红, 杨学祥.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23(6): 1813~18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63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8754.html 


  科学界主流只承认1998年全球高温是1997年20世纪最强厄尔尼诺事件引起的,忽视了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高温的贡献,以至于2014年厄尔尼诺还没有发生,有人就把2014年极端天气(特别是高温)元凶的帽子戴在厄尔尼诺的头上,跟风潮流的科学界缺少科学精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8825.html

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已有 489 次阅读 2014-3-26 05:5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拉马德雷 月亮赤纬角 最热 最冷 潮汐南北震荡    推荐到群组

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弱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减增强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9584.html

上一篇:菲律宾今晨连续发生多次地震:关注6-10月强潮汐时期
下一篇:中国7级以上地震的季节性特征
收藏 IP: 222.168.40.*| 热度|

3 霍艾伦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