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判断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前兆:厄尔尼诺2014强势来袭

已有 7321 次阅读 2014-5-22 05:12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厄尔尼诺, 前兆

判断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前兆:厄尔尼诺2014强势来袭

                 杨学祥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2014年极端气候将席卷全球,太平洋地区或将面临厄尔尼诺现象,遭遇洪水、风暴和干旱侵袭,导致资源损毁以及人员伤亡。

   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日食4次发生在两极和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

   判断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条件有气压变化、风向变化、海温变化、海平面高度变化、环太平洋地震火山活动、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和旱涝反常等。一般认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连续六个月高出平均值0.5摄氏度以上,即可认为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形成的前兆包括以下表现。

   风向变化和海温变化:预示厄尔尼诺的现象之一是赤道太平洋信风逆转,一般来讲赤道太平洋信风应该是从东吹向西,使太平洋表面暖水向西部集聚,而东部深层的冷水上升到表面。但厄尔尼诺发生时频现强烈的西风取代了东风,太平洋表面暖水发生反向的变化,使太平洋东部表面海水变暖。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情况正好相反。

   气压变化:气压变化与气温变化和海温变化相关,在厄尔尼诺发生时,印度洋、印尼与澳洲气压由于海温下降而上升;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东面的海面由于海温的上升而气压下降,形成东西太平洋气压的“跷跷板效应”。

   海平面高度变化和环太平洋地震火山活动:由于风力的推动作用,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使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20-40厘米,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导致海洋地壳反向均衡升降7-13厘米,激发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地震火山活动。

   旱涝反常:由于气压变化、风向变化和海温变化,太平洋东部附近的暖空气上升,令当地干旱地区发生洪涝;太平洋西部冷空气下降,令当地湿润多雨的地方干旱。1997年至1998年的ENSO现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3至4℃,美洲地区有持续暴雨,东南亚地区则持续干旱并发生大规模的森林大火。

   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控制了的雷克海峡的海洋通道,当海冰增多时,通道堵塞导致一部分冷水北上,加强了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有利于拉尼娜形成;当海冰减少时,拓宽的通道增大流量,减弱了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海水变暖,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根据1948年以来的统计资料,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可激发厄尔尼诺的发生。2014-2015年有4次日食发生在两极,增大了厄尔尼诺发生的可能性。具体时间在:2014-04-29,2014-10-23,2015-03-20,2015-09-13。

   目前赤道太平洋海温变暖规模比1997-1998年最强厄尔尼诺弱得多,出现超级厄尔尼诺的可能性不大。

细节对比两年情况还是有很大差别,关键是2014年4月2日智利8.3级地震导致南太平洋水温偏低,干扰了厄尔尼诺的发展。最明显的例子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9.5级地震导致全球气候变冷,厄尔尼诺事件推迟到1963年发生。


   图1 1997年5月5日和2014年5月5日对比,1997年5月12日与2014年5月12日对比


2014年5月19日海温矩平

厄尔尼诺2014强势来袭 全球急需做好准备


2014年05月21日09:30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1997年9月海洋表面水温变化图。(自路透社)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2014年极端气候将席卷全球,太平洋地区或将面临厄尔尼诺现象,遭遇洪水、风暴和干旱侵袭,导致资源损毁以及人员伤亡。

夏威夷大学学者阿克塞尔·蒂默曼(Axel Timmermann)表示,印尼暖流向东扩散,蔓延至太平洋表面,形成厄尔尼诺现象。暖流会带来降雨,这就像厄尔尼诺现象携带着亚洲和澳大利亚的雨水,然后将其洒向美洲。他说:“热带气候系统已呈现厄尔尼诺爆发态势。”

1997年至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夺走了20000条生命,并造成经济损失近970亿美元。(1美元约合6.24元人民币)

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局下属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蔡文举表示,这场厄尔尼诺来势凶猛。太平洋气温越高,厄尔尼诺规模将越大。当前,海面上一股深150米的暖流正漂洋过海而来。5月5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监管局表示今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将超过50%。

加拿大汉密尔顿联合国大学学者扎法尔·阿迪勒(Zafar Adeel)表示,各国应及时安置弱势人群,实施紧急预案。北德克萨斯大学学者大卫·麦肯泰尔(David McEntire)称为了抵御洪水侵袭,美国加州已做好紧急预案,水上救援队将随时待命。而亚洲和澳大利亚未来气候状况也不甚明朗。为了应对干旱,印度开始投资储水设备。

阿迪勒表示,大规模预测可能存在误判,因此本土预报至关重要。1997年,哥斯达黎加就曾因错误预测某地干旱,将当地数千头牛转移至另一个地区,结果新转移地爆发更为严重的旱灾,最终导致牛全部死亡。

厄尔尼诺可能带来的灾害

雨季中断

受厄尔尼诺影响,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降水量将减少,导致干旱和野火。印度普纳热带气候研究所研究员克里希那·库马尔(Krishna Kumar)表示,如果厄尔尼诺导致亚洲雨量下降,将影响几十亿人口的食品供应问题。

然而,虽然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削弱东亚雨季,但印度洋雨季或将免受影响。库马尔称,即将到来的厄尔尼诺似乎也一样,印度洋或将侥幸逃脱。

水平面上升

即将到来的厄尔尼诺导致美国西部面临风暴和洪水的威胁。厄尔尼诺还将导致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引发洪水。1997年,北达科他州和明尼苏达州河道水位上涨,导致了红河爆发了1826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洪水。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研究员凯文·特伦博斯(Kevin Trenberth)表示,加州沿岸的海平面将上升30厘米,随后被风暴推至更高。

灾害不断

随着厄尔尼诺的来袭,中美和南美将面临着风暴、洪水和干旱的多重侵袭。而当地国家抵抗厄尔尼诺极端气象的能力要远低于美国,主要原因是由于资金的匮乏。

厄瓜多尔厄尔尼诺现象国际研究中心学者罗德尼·马蒂内斯(Rodney Martínez)表示,拉美地区的许多国家难以抵挡厄尔尼诺侵袭,即使做好了应急准备,人口增长以及种植在高危地区的植物也进一步增加了极端气候的危险,偏远地区甚至很难及时得到危险预警。(顾璨)


(责编:值班编辑、蒋琪)


http://env.people.com.cn/n/2014/0521/c1010-2504516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6574.html

上一篇:台湾花莲5.9级地震致6所学校受灾:关注5月下旬潮汐组合
下一篇:暴雨地震前后袭台:关注21-23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168.40.*| 热度|

3 周少祥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