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轮冷空气的主体刚刚移出我国,新一轮较强冷空气就已经蓄势待发,未来三天将为我国中东部带来一次较大范围的降水和大风降温天气。另外,随着上一轮冷空气的残余势力南下与南方暖湿气流汇合,今天起南方地区的雨水天气将加强。
未来三天,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降水和大风降温天气过程。中东部大部地区的气温将下降4~8℃。同时,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还将先后刮起4~6级偏北风。另外,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天气,甘肃河西、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出现沙尘天气。
随着上一股冷空气残余势力的南下,以及南方西南暖湿气流的加强,今天起,南方地区的雨水天气将加强,其中,江汉东部、江淮、江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
未来24小时最新预报为:今天白天到夜间,华北中南部、黄淮以及南方大部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湖北东部、江西北部、湖南西部、贵州中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雨。西藏西部、内蒙古东北部、华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西藏西部普兰附近局地有大到暴雪。另外,内蒙古中西部、甘肃西部、华北北部有4~6级风。
重要天气
1. 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
18~20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降水和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有4~6级偏北风;甘肃河西、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出现沙尘天气;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8℃。
2.南方地区降雨增强
18~20日,南方地区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江汉东部、江淮、江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0318/080499334.html
2014年3月潮汐组合:强潮汐组合可能导致倒春寒
2014-1-31
2013年12月、2014年1-3月,6-10月为强潮汐时期,4-5月,11-12月为弱潮汐时期。2014年3月是强潮汐时期的第4个月。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趋于强烈。
潮汐组合A:2月28日为月亮近地潮,3月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南纬0.00068度,2014年3月1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北方沙尘和雾霾的形成(原预报:偏北风有利于霾清除;实际上两种情况都出现)。
潮汐组合B:3月8日为日月小潮(上弦),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19.08122度,12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弱暖空气活动。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和气温回升,但强度较弱。
潮汐组合C:3月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45度,3月17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北方沙尘和雾霾的形成。
潮汐组合D:3月24日为日月小潮(下弦),3月2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18.99437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弱暖空气活动。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和气温回升,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但强度较弱。
潮汐组合E:3月28日为月亮近地潮,3月2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41度,2014年3月31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北方沙尘和雾霾的形成。
本月为强潮汐时期,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366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50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53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559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6675.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