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日本仍有可能发生大地震:专家呼吁做好防灾准备

已有 3772 次阅读 2014-3-12 19:1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马德雷冷位相, 统计规律, 特大地震

日本仍有可能发生大地震:专家呼吁做好防灾准备


   日本政府的地震调查委员会11日举行定期会议后发表预测说,日本仍有可能发生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对此,应继续保持警惕。

   根据全球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的时间间隔频率,日本今后2-4次8.5级以上地震可能在2011年3月11日后的3年、4年半、7年、8年、11年发生,即2014年-2016年、2018-2019年和2022年发生。


东日本地震余震仍频繁 专家呼吁做好防灾准备

2014年03月12日09: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2日电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12日报道,日本“3·11大地震”不仅给日本留下了沉重的伤痛,还留下了对未来发生更大地震的深深不安。尽管地震已经过去三年,但期间发生的余震却多达上万起。而专家调查显示这一数字还将不断攀升。

  据报道,3月11日,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召开研讨会,就“3·11大地震”三年来的余震情况作出说明。专家称,虽然余震次数呈总体减少的趋势,但地壳运动比三年前活跃得多,可能还会发生多次该地震的余震。

  日本东海岸岩手县到千叶县海域的余震带中,里氏4级以上的余震数呈不断减少的趋势。2012年总数为地震当年的五分之一以下,而2013年则较少至十分之一以下,但地震总数却达到2011年前的三倍以上。

  2012年底,三陆海域还曾发生过里氏7.3级的强震,也被评估为“3·11大地震”的余震。

  日本地震调查委员会委员长、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本藏义守表示,2004年印度尼西亚曾发生里氏9.1级大地震,之后时隔8年发生了里氏8.6级的余震。因此同样不能放松对“3·11大地震”余震的警惕,应做好防灾准备。

http://stock.sohu.com/20140312/n396458529.shtml 


日本官员:目前有必要警惕发生7级以上地震

发布于:2014-03-12 07:10

北京青年报

  日本政府的地震调查委员会11日举行定期会议后发表预测说,日本仍有可能发生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对此,应继续保持警惕。

  地震调查委员会研究了从岩手县近海到千叶县近海的余震活动后指出,与日本大地震后最初1年间相比,相关地区发生4级以上地震的次数虽然在第二年下降到不足五分之一,第三年又进一步降至不足十分之一,但仍高于大地震前数年间年平均地震次数3倍以上。这说明,相关地区仍处于地震活跃状态。

  该委员会委员长本藏义守说,2004年苏门答腊岛近海发生了9.1级地震并引发海啸。2012年,相同地区又发生了8.6级地震和海啸。因此,“至少在大地震发生后5年内要特别注意。”他还提醒说:“目前有必要警惕发生7级以上地震,应做好防灾准备。”

  日本11日迎来“3·11”地震和海啸三周年。官方数据显示,迄今仍有大约26.7万灾民未能重返家园,3000多人因不堪生理和心理病痛而“间接死亡”。美联社报道,一些地方官员抱怨,一大批用于提振日本经济的公共建设项目开工,令灾后重建迟滞的状况更加恶化。

  据新华社

http://www.1m3d.com/read-htm-tid-282569.html 


日本大震: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的统计规律

已有 367 次阅读 2013-12-13 07:36 |个人分类:防灾信息|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日本地震 统计规律 地球自转 潮汐震荡    推荐到群组

              日本大震: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的统计规律

                              杨学祥

   阿拉斯加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57-03-09,1964-03-27,1965-02-04,时间间隔为1年、7年和8年。

   俄罗斯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23-02-03,1952-11-04,1963-10-13。时间间隔为11年、30年和31年。

   中国西部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20-12-16,1950-08-15。时间间隔为30年。

   苏门答腊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2004-12-26,2005-03-28,2007-09-12,2012-04-11,时间间隔为3个月、2年半、3年、4年半、7年。

   1年是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周期,半年是由太阳潮汐引起的地球自转变化周期。每年4月9日-7月28日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1月25日-4月7日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计算表明,由于气圈、水圈和固体地球扁率变化不同,所以产生不同圈层的差异旋转,是激发地震的重要因素。

   苏门答腊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2004-12-26,2005-03-28,时间间隔为3个月。12月为地球扁率变小和地球自转加快的高潮期,3月为地球扁率变大和地球自转减速的高潮期,后一次地震是对前一次地震的调整。

   苏门答腊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2004-12-26,2005-03-28,2007-09-12,2012-04-11,时间间隔为2年半、3年、4年半、7年。这与潮汐的2.2、3.3、7.7年周期对应。

   阿拉斯加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57-03-09,1964-03-27,1965-02-04,时间间隔为1年、7年和8年。与地球自转年周期,潮汐1.1、6.6、7.7年周期对应。

   俄罗斯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23-02-03,1952-11-04,1963-10-13。时间间隔为11年、30年和31年。与地球自转的11、30年周期对应。地球自转速度的29.783年周期对应29.46年土星公转恒星周期。11年也是太阳黑子周期,11、30和31年也是潮汐周期。

   中国西部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20-12-16,1950-08-15。时间间隔为30年。与地球自转的30年周期对应。地球自转速度的29.783年周期对应29.46年土星公转恒星周期。30年也是潮汐周期。

   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PDO),所以,中国西部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20-12-16,1950-08-15。时间间隔为30年。分别处于1890-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而1980年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中国西部没有发生8.5级以上地震。这是一个重要的限制条件,拉马德雷暖位相全球发生8.5级以上地震的几率很小。

   根据全球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的时间间隔频率,日本今后2-4次8.5级以上地震可能在2011年3月11日后的3年、4年半、7年、8年、11年发生,即2014年-2016年、2018-2019年和2022年发生。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49370.html 


   日本强震已进入 2011年3月11日9级地震后的2年半、3年、4年半的危险周期。对应地球自转和潮汐的相同周期,其中4年周期为潮汐最大值周期。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49520.html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0014.html

 http://youth.sciencenet.cn/blog-2277-75161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5386.html

上一篇:中东部迎大风并降温4-10℃ 黄淮等地雾霾将消散:关注3月潮汐组合
下一篇:南方雨水广泛 本周后半段全国强势升温:与3月潮汐组合对比
收藏 IP: 202.198.152.*| 热度|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2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