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十五年变暖减缓不影响大趋势影响短周期
杨学祥
中国天气网讯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上午10时(北京时间下午4时)IPCC第五次评估第一工作组报告摘要发布。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提问环节上,各国媒体就近日热议的关于“全球变暖可信度”的问题向IPCC工作组专家提出质疑。对此,专家们回应:气候变暖趋势毋庸置疑,近15年升温速率放缓是目前研究的最新难题。过去十五年变暖减缓不影响大趋势。
实际情况正好相反:目前处于1800年潮汐周期的变暖高峰,200年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初期,55年拉马德雷(太平洋十年涛动)的变冷初期。变冷将持续并且增强。
变暖暂停变冷持续:全球进入变冷短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728453
相关报道:
IPCC答记者问:过去十五年变暖减缓不影响大趋势
2013年09月27日17:27 中国天气网 微博 我有话说
中国天气网讯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上午10时(北京时间下午4时)IPCC第五次评估第一工作组报告摘要发布。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提问环节上,各国媒体就近日热议的关于“全球变暖可信度”的问题向IPCC工作组专家提出质疑。对此,专家们回应:气候变暖趋势毋庸置疑,近15年升温速率放缓是目前研究的最新难题。
问题一:现在,有舆论质疑IPCC关于全球变暖形势是否可信?对此请问专家们怎么回应?
IPCC:IPCC第一工作组的工作是对气候变化这个领域内的基础问题做出研究,从科学和研究的角度给出客观的数据。从目前的模式模拟结果和观测数据上面看,近30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是确凿的,尤其是在21世纪最初这10年(1999年-2010年)是历史上温度最高的10年。面对这样的质疑,我们只能说我们的科学家是基于基础科学研究和观测数据的角度给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解释,现在我们所掌握的的所有证据都说明气候是在变暖的。
问题二:目前数据显示,近15年的气候变化速率有所减小,这是否是由于一些自然变率的变化或者参数的变化?IPCC的模式是否会随之有所调整?(路透社)
IPCC:现在我们工作组的工作是根据各国专家学者在气候领域的专著、文献和发布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得到关于气候变化从科学角度的一些基本事实,而对于这15年全球变暖减缓的相关文献和研究现在还并不充分,相应的资料和数据也不够足够,因此,我们暂时无法从机制上解释减缓的内在原因,不过我们怀疑,这有可能和深海对温度的调节和能量的吸收有关。
此外,如果想要对气候变暖趋势预测的更加准确,除了着重研究其驱动项,也要研究其中阻止温度升高的物理项,而目前的模式对于阻止变暖的物理过程的研究和模拟还不够精确,这也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问题三:请问这15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减缓是不是会持续?继而影响为了的气候变化?
IPCC:正如刚才说到的,目前这个问题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暂时也不能给出减缓的确切原因,但是我们觉得有必要正视这个问题和困难,积极寻找归因。而对于气候变化趋势的预测,这15年的情况应该影响不大。气候变化的研究和气候趋势的预报应基于更长尺度的观测和模拟,通常,研究人员要至少采用30年的数据,因此,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结果并不会依赖于这15年的情况。
问题四:请问你们有没有考虑你们模式本身的缺陷?如果这样的缺陷存在,而你们提到气候模式的精度通常至少30年,那你们需要多少年能发现这缺陷呢?近两年一些现象与变暖的预报并不相符,是不是能够证明这种缺陷的存在?
IPCC:首先,我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用的气候预报模式,不是简单的一个,而是很多不同的气候模式的预报结果,同时还有现实的观测数据。不管是观测数据还是模式预报数据,都体现了变暖的相同趋势,两者的相关性非常高,而随着我们不断的加入历史的,和近代的数据,可以看到,其可信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认为全球变暖是确凿的。
另外,气候模式是一个长期模式,只能从长时间大范围角度来预测变化。就好像我们现在的会议室内,有无数的空气份子,我们不能够计算出每一个分子的轨迹和路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所有空气分子、气团得到明天的天气预报。同理,气候模式也许并不能预报出短期的天气事件和大气变化,但是在预报长时间大尺度大气变化上,却可以给出准确的预报。
问题五:报告中对海平面上升的形容使用了“快速”,请问您能不能具体说明下程度?
目前的气候模式,对于气温的升高模拟比较成熟,但是对于海平面在全球变暖环境下的模拟却还有局限性。尽管海平面上升这个论证的信度很高,但是对于其上升的具体数值和程度,模拟的准确性却有待提高。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3/0927/172794504.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5: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