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中央气象台发布干旱黄色预警:2013年灾害链

已有 5638 次阅读 2013-8-1 05:0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干旱, 地震, 高温

中央气象台发布干旱黄色预警 200万人饮水困难
2013年08月01日02:04  京华时报 我有话说
枯萎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园里茶树成片地干枯。图/东方IC枯萎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园里茶树成片地干枯。图/东方IC
     龟裂在湖南娄底娄星区,民兵分队在双江乡企石村帮助村民割掉因干旱而干枯的禾苗。图/CFP龟裂在湖南娄底娄星区,民兵分队在双江乡企石村帮助村民割掉因干旱而干枯的禾苗。图/CFP
     夭折在贵州重旱区,玉米还没长出粒就已枯死。新华社发夭折在贵州重旱区,玉米还没长出粒就已枯死。新华社发
     干涸重庆持续高温,池塘干涸龟裂鱼类被干死。图/CFP干涸重庆持续高温,池塘干涸龟裂鱼类被干死。图/CFP

  由于多地持续高温时间较长,且入汛以来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偏少,另外还有江河来水和工程蓄水不足等原因,造成全国多地出现旱情。昨天,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我国江南等地的高温仍将持续,同时南方部分地区旱情还将持续发展,中央气象台昨日傍晚发布干旱黄色预警。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消息,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978万亩耕地受旱,其中作物受旱面积1649万亩,缺水缺墒面积329万亩,共有200万人、67万头大牲畜因干旱出现饮水困难。贵州、湖南、湖北三省灾情比较严重。

  此外,浙江省气象台前日也发布消息称,该省出现罕见高温热浪天气,高温天数全省平均19天,平均气温30.3℃,均为60年来最高。降水不足常年同期三成,为60年来最少。目前浙江全省共计31个县市达到中度或重度气象干旱。综合京华时报记者文静新华社

(原标题:旱灾)

 

http://news.sina.com.cn/c/2013-08-01/020427827079.shtml

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准备迎接最热年:夏季酷热冬季严寒
已有 409 次阅读 2013-7-26 16:5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夏季酷热 冬季严寒 拉尼娜 拉马德雷    推荐到群组

准备迎接最热年:夏季酷热冬季严寒

 我在2012年5月22日指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2010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1]。

 最近研究表明,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存在必然的联系,今夏酷热,将加剧冬季的严寒。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夏季酷热和冬季严寒的原因:北极冰盖融化和等位面变化
已有 360 次阅读 2013-7-28 06:21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冰盖融化 夏季酷热 冬季严寒 等位面变化    推荐到群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859.html

关注2013年洪涝灾害:拉尼娜、低温、流感、旱涝、强震


我在2012年2月28日指出,根据已出现的各种指标,2013-2014年将发生强拉尼娜事件,并伴随强震、严重低温冻害、大风沙尘、异常旱涝、流感增强等灾害,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中国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由“1997年厄尔尼诺——1998年拉尼娜现象”、2000年太阳活动峰值、2000年进入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共同引起的典型事件。2013年-2014年具有同样的三大事件叠加,洪涝灾害将成为预防的重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77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3037.html

上一篇:地震、暴洪致甘肃公路损毁严重 直接经济损失逾70亿
下一篇:南极洲海冰覆盖面积达到了最大值将增强拉尼娜现象
收藏 IP: 202.198.152.*| 热度|

3 许培扬 钟炳 吴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