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8月登陆我国台风个数与频次历史罕见: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

已有 2937 次阅读 2012-9-2 08:4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灾害链, 台风, 拉马德雷, 冷位相

8月登陆我国台风个数与频次历史罕见: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
                   杨学祥

    中国气象报记者刘成成报道 8月31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8月登陆我国的台风共5个,较常年同期的平均2个明显偏多,与1994年和1995年并列为历史同期最多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209/t20120901_183990.html
    我在2010年4月23日指出,2007年以来,登陆我国的台风增多,时间、地点比较集中,造成损失较大,部分地区重复受灾,损失严重。中国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登陆台风急剧增多。由此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规律:从拉马德雷暖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入低活动期,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物理机制也很明显。1995-2030年是拉马德雷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重新进入高活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15147.html
相关新闻:
8月登陆我国台风个数与频次历史罕见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1日
  中国气象报记者刘成成报道 8月31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8月登陆我国的台风共5个,较常年同期的平均2个明显偏多,与1994年和1995年并列为历史同期最多。其中,双台风“苏拉”“达维”在24小时内接连登陆我国,时间间隔不到10个小时,为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双台风风雨影响尚未结束,台风“海葵”又在浙江登陆,7天内3个台风接连正面袭击我国,登陆频次创近17年来新高,而今年台风登陆时间之密集也为历史罕见。
  “截至目前,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15个台风生成,比历史同期的14.3个多0.7个。其中,有7个台风在我国登陆,比历史同期的4.3个偏多2.7个。8月有‘苏拉’‘达维’‘海葵’‘启德’和‘天秤’5个台风登陆我国。”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高拴柱介绍。
  8月份以来,登陆我国的台风不仅个数多,登陆时间集中,而且还具有强度较强、影响范围广、雨量大和风力强的特点。“8月份登陆我国的台风登陆时风力均达到12级以上,平均登陆强度为40.4米每秒,而常年同期平均为33.6米每秒,为1949年来历史同期罕见。”高拴柱说。
  在8月登陆的5个台风中,“苏拉”“海葵”“天秤”以强台风强度登陆,风力达14级,为42至45米每秒;其中“达维”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的最强台风,也是近10年来影响北方地区最严重的一个台风。登陆的台风相继影响了吉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18个省(区、市),辽宁、河北东北部、浙江、上海、苏皖南部、江西东北部、广东和广西南部等地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其中,辽宁本溪、浙江北仑和江苏金坛局地日降水量为213.3毫米、257.1毫米和316.5毫米,均突破历史极值。
8月台风影响波及全球 亚洲地区百余人丧生
2012-08-31 19:57:07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刘辰瑶)记者31日从中国气象局例行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8月,除中国频受台风袭击外,韩国、菲律宾、越南等地都因台风“造访”造成数百万人受灾,百余人丧生。美国也因飓风影响出现干旱。
  截至目前,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15个台风,有7个台风在中国登陆,比历史同期(4.3个)偏多2.7个。
  8月共有5个台风登陆中国,为历史最多,相继影响吉林、辽宁、天津、河北等18个省。河南、河北、山西、辽宁、湖北等省部分地区由于暴雨强度大,出现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及滑坡泥石流灾害。
  据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7月31日至8月3日,菲律宾因台风“苏拉”引发连日暴雨和泥石流,造成11.1万个家庭近52万人受灾,37人死亡,另有4人失踪,33人受伤,有776栋房屋被毁,3528栋房屋受损,财产损失超过2.4亿比索。6日至8日凌晨,受台风“海葵”影响,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及周边地区遭暴雨袭击,造成300万人受灾,76万人转移,至少85人丧生。
  除菲律宾外,其他沿海国家在8月也受到台风及飓风的较大影响。
  20日,越南北部遭受台风“启德”袭击,引发强降雨,造成至少17人死亡,超过1.2万栋房屋被毁,3万公顷农田被淹。
  25日,热带风暴“艾萨克”吹袭多米尼加、海地等加勒比海国家,造成海地19人死亡,1.5万人被迫撤离家园,335栋住宅被摧毁。
  26日,日本冲绳遭受台风“布拉万”袭击,引发大风强降雨,致4人受伤,航班取消。
  27日,受“艾萨克”影响,美国至少10万余客户电力中断,南部沿海4州进入紧急状态。
  28日,台风“布拉万”登陆韩国并带来狂风暴雨,造成9人死亡,10人失踪,43万户停电,是10年来朝鲜半岛遭遇的最强台风。
  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高拴柱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台风频发,今年的台风相对于平均状况偏强,且台风的路径都是自西向东,因此登陆中国西南沿海的台风均从菲律宾沿海路过,对菲律宾影响较大。
  对于今年8月台风数量多、强度大与全球变暖的关系,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专家陈峪表示,全球变暖会造成一些地区极端事件,包括台风。但每年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都会出现异常事件,单从一年来讲,不能简单地归结到气候变暖上。(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dinfo.net/gjxw/1694471.shtml
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风灾害
2010-4-23 07:3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飓风,台风,强风,拉马德雷    推荐到群组
                           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风灾害
                                             杨学祥
        2007年以来,登陆我国的台风增多,时间、地点比较集中,造成损失较大,部分地区重复受灾,损失严重。中国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登陆台风急剧增多。由此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规律:从拉马德雷暖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入低活动期,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物理机制也很明显。1995-2030年是拉马德雷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重新进入高活动期[1,2]。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以后主要台风和飓风事件:
        2005年8月25日至31日,卡特里娜飓风登陆美国西岸,先后影响了佛罗里达州及墨西哥湾沿海地区,并对新奥尔良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死亡1209人, 损失344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
        在孟加拉湾形成的热带风暴“纳尔吉斯(NARGIS)”,2008年5月2日早晨在伊洛瓦底省的海基岛附近登陆,接着横扫缅甸三角洲地区,穿过伊洛瓦底省、孟邦、克伦邦、勃固省和仰光省。据报道,登陆初期,该热带风暴的最高时速超过190公里。缅甸官方媒体的报道称,强热带风暴已经造成超过13.3万人死亡或失踪。
        2009国内外十大气候事件评选:莫拉克台风居首。台风“莫拉克”是2009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中影响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大的台风。受其影响,8月6~11日,福建东部、浙江大部、江苏中南部及安徽南部等地过程降水量普遍有100~300毫米,福建东北部和浙江东南部有300~500毫米,福建柘荣达708.0毫米,其中8月6日20时至9日20时,浙江泰顺九峰雨量达1235.3毫米;福建、浙江、安徽、江西部分站点过程雨量超过50年一遇。台湾阿里山过程降水量为3139毫米,连续两天超1000毫米,强降水导致台湾南部地区发生50年来最严重水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强风灾害在国内外频繁发生,今后仍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2.  杨学祥。实践验证了“低温、强震、干旱和暴风雪”的发生。发表于 2010-4-22 16:44:36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497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8332.html

上一篇:8月登陆我国台风个数与频次历史罕见: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
下一篇: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为什么带来严重低温冻害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2 杨文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