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地磁DST急剧跳水、地球自转和厄尔尼诺对比

已有 8211 次阅读 2012-6-19 04:2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球自转, 厄尔尼诺, 地磁跳水

地磁DST急剧跳水、地球自转和厄尔尼诺对比
地磁指数急降各地频传“要地震”专家称两者无必然联系
2012-06-19 03:25:07  
    龙虎网讯 金陵晚报记者报道 最近两天,地球磁场的DST指数陡然跳水,根据国家空间环境预报中心的监测,在6月17日至6月18日间,地磁DST曾在6小时内急降了将近90。
而与此同时,前天深夜到昨天清晨,全球多地发生了有感地震。两者之间有必然关联还是仅仅是巧合?网络上各种意见纷纷扰扰。
    记者采访了紫金山天文台的空间活动专家和南京市地震局的地震专家,他们均表示,近期发生了一次比较强的地磁暴,扰动了地球磁场,而地磁暴和地震的发生,可能有某种偶然性的联系,但是并没有特别直接的必然关联,也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大家不用担心。
                      地磁DST 6小时急剧跳水
   我们脚底下的地球磁场在过去的48小时悄然经历了一次比较大的变化,根据空间环境专家监测,在6月17日至6月18日之间,地球磁场的DST指数曾经在6个小时之内急剧下降了90,指数一度跌破-100,地球磁场的表现已属异常。
   这个专业的地磁DST数据的波动,许多人还读不懂它的确切含意,就已经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一阵骚动,大家都在议论,这个指数的陡然下降,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又意味着什么,会不会带来什么样的伤害性的灾难?
   为此,记者采访了紫金山天文台的空间环境专家宁宗军。
   地磁DST急剧跳水,这个指数就说明了在过去的48小时中, 发生了一次比较强大的地磁暴,而这个地磁暴的发生,根据宁宗军的分析认为,这是因为近期太阳活动,正处于一个上升期,太阳发生了日冕物质抛射事件,而抛出来的物质是带电粒子,会对地球的外磁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就如同在平静的地球磁场上投射下了许多带电的“小石子”,从而改变了地球磁场的稳定性,产生了磁暴现象。
 
                      网上热议“要发生地震”
    就在6月17日发生地磁DST指数急剧跳水现象时,网络上就有很多人议论,地磁的强扰动,是地震发生的一个前期预警,网友@英国那些事儿:话说,地磁6小时急剧下降到90。我查了下,发现了些惊人的“巧合”,翻看1999年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地震,2011年日本宫城大地震,2004年印尼地震,2010玉树大地震的地磁历史数据。每次都在附近几天伴随地磁大幅度波动……
    而就在这一番言论发出后不久,很巧合的是,从前天深夜到昨晨,多地发生了地震现象,比如中国台湾地区花莲连续发生27次有感地震,震级从2.9级到5.4级不等。而据日本气象厅消息,昨天4点32分,日本宫城县海域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40公里。另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昨天凌晨3点05分,天津与唐山市玉田县交界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
专家:地磁暴一年数十次
    宁宗军说,虽然在6月17日至18日之间发生的这场地磁暴,强度还算比较大,但是并不罕见。
    他解释说,一般来说,只要太阳风的磁场中南向分量强,就很容易发生上述过程。甚至由于磁尾总是处在被太阳风拖长的状态中,磁尾等离子体的随机扰动也可能会诱发磁暴。虽然此次地磁暴达到了预警级别,但是级别也不算最高,其实大的磁暴期间DST指数能达到-300。
 
    宁宗军说,像过去48小时发生的地磁暴,在一年之中可能会发生数十次之多,过去都安然度过了,并没有什么可怕。他进一步解释说,一般来说,地磁暴发生时持续的时间并不会太长,短则几个小时,长则一两天,地磁就会重新恢复平静。
                      和近期地震无必然关联
    网上有人做了统计,凡是地磁DST指数低于-20的时候,就容易出现5.0级以上地震。那么,地磁强弱与地震究竟有没有关系?
    紫金山天文台的宁宗军认为,地磁DST指数的下降,并不和地震的发生有必然的关联,它或许与地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它顶多只是促成地震的一个偶发因子。
    市地震局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地震部门有一种观测手段就是地磁观测,通过观测地磁的变化来研究与地震的对应关系,例如南京和徐州、新沂等地的地震台都承担着地磁观测的任务。然而,他也坦言,“可以说,地磁的强弱变化确实与地震的发生有一定关联,但并不是影响地震发生的唯一和主要因素,如果将地磁指数的下降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是不科学的。”
    而记者查询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数据发现,从6月11日—12日,地磁指数也曾有过连续十几小时的急剧下降,但这一天地球上并没有任何地区发生5级以上地震。
    另外,对于有人担心地球的磁极倒转也有可能引发地震的说法,专家表示,这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地震专家解释说,地磁倒转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很快发生,即使发生也不会引发地震。
    网上有人称地磁暴可能会导致人体的心情抑郁,增高自杀概率。宁宗军认为现有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地磁暴的发生和自杀率有特定的因果关系,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来说,地磁暴对我们的影响甚微,小到几乎无法察觉。
名词 〉〉
    DST指数测量的是中低纬度地磁水平方向的扰动,反映的是赤道上空的环电流强弱,当有带电粒子进入环电流区域,环电流就会增强,由于环电流产生的磁场会削弱地磁场,在地面就探测到地磁场减弱的现象。
关联 〉〉
    地磁DST反映的是地球外部磁场的扰动,而地震的发生是因为地球内部的板块间活动,有人提出过用卫星来揭示地震发生前的地磁异动,但这还处在未启动阶段,地震与地磁的关系在地磁学里还没有理论性的分析。
□金陵晚报记者 王君
来源:金陵晚报  编辑:孙婧
http://news.longhoo.net/nj/njxw/content/2012-06/19/content_9304240.htm
2012年6月潮汐组合:关注厄尔尼诺发生的天文条件
2012-5-21 13:38
              2012年6月潮汐组合:关注厄尔尼诺发生的天文条件
                                 杨学祥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6月是上半年第4个强潮汐月,3-7月为超长强潮汐时期和地震活跃期,潮汐强度相对变大,地震活动增强,4月提前进入地震高潮(原来估计为5月),6月持续。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2年5月21日出现日环食,日食中心区在高纬度地区,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5,目前两年累计值为12,2012年11月13日日食后两年累计值为13,系数大于10即可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目前已具备发生强厄尔尼诺的天文条件,关注厄尔尼诺的快速发展。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都会给中国带来冷冬而不是某些部门认为的暖冬。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1969、1972、1976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引发中国东北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73215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交替,使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反向升降40-60厘米,破坏原有的地壳均衡,地壳均衡运动使海洋地壳反向升降13-20厘米,导致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强烈的的地震火山活动。目前拉尼娜已经结束,厄尔尼诺正在到来。
    潮汐组合A:2012年6月3日为月亮近地潮,6月4日为日月大潮(月偏食),6月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1.71431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可激发冷空气南北震荡。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2012年6月11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1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43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
    潮汐组合C:6月19日为日月大潮,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纬21.72037度,6月21日为夏至,太阳在北纬23.5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强(6月16日为月亮远地潮,月亮潮强度减少35%),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6月27日为日月小潮(上弦),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33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
    本月为强潮汐时期,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2012年3-7月超长的强潮汐时期是地震活跃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的交替使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40-60厘米,引发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强潮汐增强这一效应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383.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7300.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82990.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83275.html

6月18日海温矩平

6月14日海温矩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83570.html

上一篇:日本东北地区发生6级地震:关注6月19-21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今年是“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的转换年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3 钟炳 吴飞鹏 张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