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认识气候变化规律是低碳经济管理的重要前提(4)

已有 4172 次阅读 2012-3-7 10:22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6       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6.1   冷暖气候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反向转变

气候变化的历史是一个冷暖不断交替变化的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我们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对应经济发展模式:

其一、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即变暖时期对应人类社会繁荣,变冷时期对应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其二、自1890年以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即变冷时期对应人类社会经济上升,变暖时期对应经济下降。

这截然相反的一一对应关系,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890年以前,全球气温较低,人类社会生产水平不高,特别是连续发生4次小冰期气候,低温冻害成为农业发展的阻力,因此,变暖时期对应人类社会繁荣,变冷时期对应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1890年以后,伴随工业革命和气候迅速变暖,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抵御农业灾害的能力增强,气温上升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阻力。因此,变冷时期对应人类社会经济上升,变暖时期对应经济下降。

根据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结束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的教训和1991年苏联解体避免了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下降期发生世界大战的经历,下一次世界大战又有提前结束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的风险。冷暖气候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反向转变,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经济规律有关,也与气候变化的趋势相关。

 

6.2   灾害链是自然规律,人类无法控制

我在2004年指出,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20世纪50-70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温室效应不是全球变暖的唯一因素,太阳辐射增强、潮汐强度减弱、地磁场减弱、臭氧洞扩大、地震火山活动减弱、1960-2000年日地距离的减少,都是1980年以来全球迅速变暖的原因。目前处于1800年潮汐周期的变暖高峰,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依然存在。

但是,目前又处于200年周期和60年周期的变冷初期,表现为潮汐强度增强、太阳活动减弱、地震火山活动增强、臭氧洞变小、墨西哥暖流减弱。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5]。由此导致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发生,人类无法控制。

 

6.3   灾害促进经济发展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南部多个城市,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物损失。然而,有两位经济学家, CNN财经频道谈论飓风如何 “刺激经济发展”,其中一位甚至认为,飓风将变为“天赐”的工程。据CNN831报道,J. P. Morgan的高级经济学家Anthony Chan相信,长期而言,飓风将刺激整体经济发展,因为受灾城市需要大量的清理和重建工作,这意味着未来12个月内,将产生大量的职位空缺,而这对经济有利。这看似有悖常识的观点却得到多项研究的证实。我们早在2004年就提出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对应观点,并得到越来越多新证据的支持。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J.M.Keynes)在其传世名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确然指出,灾害可以增加国民财富,如果政治家因为受经典学派经济学之熏染太深,想不出更好办法,则建造金字塔,甚至地震、战事等天灾人祸,都可以增加财富。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理论认为,灾害只是在“想不出更好办法”或没有采取更好办法时促进经济增长的下下策。然而,理性预期学派的出现,使灾害比政府政策更加有效这一说法又有了新的依据。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结论是,只有意外事件才能改变产出水平,一切意料之中的事件都不会改变经济运行结果。由于多数灾害的发生不可能被事先准确预期到,纯属意外事件。根据理性预期的理论,只有这种意外发生的灾害才可以在短期内供给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经济的运行。因此,当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时,灾害的发生将通过刺激需求和物价,使供给增加,短期内有助于提高国民总产出,而政府政策是无效的[44]

另据结构主义的观点,任何宏观统计量的变化在结构上总是有不同的反映。即,在灾害发生、需求受到刺激、使供给增加的模式下,对不同的经济部门会有不同的效果。对于灾害发生前属于经济发展瓶颈或产品供不应求的产业部门,灾害的发生将使供求比例更加失调,过于旺盛的需求只能靠价格上涨来抑制,从而引起通货膨胀的压力。而对于灾害发生前属生产能力过剩的经济部门在灾害发生后,由于受到需求拉动,多余的生产能力被利用起来,带动了就业,并生产出更多的国民产品。经济系统在灾害发生后的整体效果是这两方面影响的综合[44]

    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这是上述结论的一个宏观证据。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战争与世界经济长波下降期对应,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6.4   人类活动可以加大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冷暖气候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反向转变可能预示一个哲学命题:过冷和过暖都会给人类造成伤害。公元前3000年至1890年,全球处于4次小冰期频发时期,过低的气温使气候变冷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灾难,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人类无法抵御低温冻害对农业的打击。1890年以后,全球气候开始变暖,并在400年后达到最高值,人类社会逐渐步入气候最适宜时期,进而进入高温时期。过高的气温可能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

人类活动排放过多的温室气体,导致气温过快上升,海平面过高的上升,由此可加大地震火山活动的强度,导致灾害链更频繁更剧烈的发生。

 

6.5   低碳经济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人们可能对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1971年丹斯加德(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45]。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197333《东洋经济周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Bryson)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可以不足500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8]

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气温不但没有继续下降,反而出现了回升,这个事实促成了关于人工温室效应研究的发展。1977Kellogy的气候模型预告:在气候自然变化的背景下,由于人类对大气的污染,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大于要增高4摄氏度,有人称之为“超间冰期”。在美国,由能源部牵头,引导和支持一些大学、国家实验室、工业界和其他系统的研究机构开展有关二氧化碳问题的研究。美国国家科学院先后组织了两个专门小组进行研究,他们估计,二氧化碳倍增将使地球平均温度至少上升1.5摄氏度,但不超过4.5摄氏度。从此,全球变暖成为气象科学界的主流。

相似的历史总是不断的重演。与2000年中国连续18年的暖冬相对比,2000年以后低温事件和冷冬开始频繁发生,表明一个类似的气候转折正在发生。不同的是,这次转折的强度明显地小于道尔顿极小期,即与小冰期气候相距甚远(大约在3107年潮汐最大值附近),200年和60年冷周期在1800年暖周期的背景下会呈现幅度不大的震荡,略高于20十几世纪60-70年代的低温震荡幅度,持续40-70年左右。

全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过,现在战争是为了石油,未来战争是为了淡水。从能源、资源、环境和全球变暖大趋势来考虑,低碳经济是人类最理智的选择。但是,全球变暖造成的危害和速度被严重高估,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距今0.65~2.3亿年前的中生代,大气温度比现在高18左右;海平面比现在约高150;大气中CO2的含量十倍于现在;茂密的热带雨林和巨形的恐龙就生活在这一长达3亿年的时期,并伴随全球变冷而消亡。气温上升3-5,温室气体浓度翻倍,为什么就变成人类灾难了?地球不是恒温器,历史记录表明,比照现代温度,其变化幅度在-10~18之间。人类不能控制气候变化,只能适应气候变化,尽可能降低人为作用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4954.html

上一篇:认识气候变化规律是低碳经济管理的重要前提(3)
下一篇:日本科学家再发警告东京四年内或遇7级大地震:4年还是7年?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3 钟炳 杨文祥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0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