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我国今日接连发生4起地震:关注月食和潮汐组合

已有 3464 次阅读 2011-12-12 14:2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地震, 月食

我国今日接连发生4起地震 震级均3级以上(图)
2011年12月12日11:00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52)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我国今日接连发生4起地震 震级均3级以上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2011年12月12日我国连发四起地震图中深红色标记

中广网北京12月12日消息 我国今日(12日)连发4起地震,震级均在3级以上。

河北省唐山市市辖区、丰南区交界3.2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2011年12月12日9时42分34秒,河北省唐山市市辖区、丰南区交界(北纬39.6,东经118.2)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3.6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12月12日7时51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发生里氏3.6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

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3.7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12月12日7时08分,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3千米。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沁阳市交界3.1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1年12月12日02时15分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沁阳市交界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011年12月潮汐组合:22-27日冷空气活动较强
2011-10-21 06:38
                2011年12月潮汐组合:22-27日冷空气活动较强
                                杨学祥
 
    2011年6-7月和12月,2012年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1年8月-11月,2012年2-3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2月是下半年第1个弱潮汐月,潮汐强度相对11月变小。今年冬季弱潮汐在前,强潮汐在后,后期较冷,时间延长,有利于出现倒春寒。
 
    潮汐组合A:2011年12月2日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11月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潮汐组合B:2011年12月10日为日月大潮(月食),1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2.3315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2月18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3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潮汐组合D:12月25日为日月大潮,24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2.3316度,22日月亮在近地点。三者弱叠加,两两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深圳气象台气象专家陈潜预计,今年冬天深圳的确有可能迎来冷冬,而且持续时间比往年略长。但今年10月开始,深圳陆续有南下冷空气入侵,强度、频率都会上升。从目前数据来看,10-12月之间主要有六次较明显冷空气过程,其中出现在12月22日-27日比较强。22-25日是12月最强的潮汐组合,由此可见,强潮汐组合的作用不可忽视。
 
    潮汐组合E:12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度,2012年1月1日为上弦,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9922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7649.html

上一篇:河北唐山发生3.2级地震:关注12月潮汐组合
下一篇:2011年12月12日拉尼娜和厄尔尼诺转换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3 许培扬 鲍得海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5 1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