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专家:今冬仍是个冷冬 烟台降雪也不会少 | |
2011-11-08 11:08:41 来源:齐鲁晚报 | |
吴树功向记者介绍各种天气形成的原因。(赵金阳 摄) 8日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了,不少市民反映,往年这个时节已经感到有些寒意,而今年的冬天似乎来得晚了一些。 今年冬天山东省烟台市的气温、降雪会是怎样的走势?气象专家吴树功认为,今年冬天气温持续偏低的可能仍较大,可能仍然是一个冷冬,不过没有前两年冬天那么寒冷了。作为“雪窝子”,烟台今年冬季降雪也不会太少。 ■今天就立冬了,这个冬天会是冷冬吗? 山东省烟台市的气象专家吴树功告诉记者,事实上,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并不代表一个节气的开始,与气候意义上的四季相差较远。对于烟台市而言,到了“立冬”基本说明已经进入冬天了。也就是说,到了11月上旬末,烟台的平均温度已经开始低于10℃了,与气候意义上的冬季十分吻合。 山东省烟台市已经连续过了两个寒冬,2009年和2010年冬季的气温在最近30年中属于异常偏低的年份。2010年的冬天甚至是1953年以来最冷的三九天。 今年冬天的气温走势如何?吴树功说了个人的看法:“今年冬天气温总体上可能还是偏低,但是应该不会重复前两年异常偏低的情况,相对来说要暖和一点。因为寒冬已经持续了两年,连续三年重复的概率很小。” 吴树功的个人判断依据何在? 吴树功说道:“这与拉尼娜现象有关。从去年7月份至今年4月份,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现象持续了10个月,也就是海面温度持续偏低0.5℃以上,其后变化低迷。而从今年8月份开始,该区域海水温度明显降低,至10月已经又偏低0.5℃以上,有重蹈覆辙的迹象,也就是第二次拉尼娜状态,烟台冬季的气温的高低与此关系较大。” 据了解,拉尼娜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这会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有利于极地冷空气的南下,往往会给我国及烟台市带来较冷的冬季。 ■从全年气温走势来看,今年是一个“低温年” 吴树功告诉记者:“从气温上来看,今年几乎可以判断是低温年了。”这个结论从今年的月平均气温上可以得出。 今年前10个月,除了3月份的平均气温与常年的平均值相同外,其他月份的平均气温全是偏低的。 以今年夏天的市区气温为例,6月-8月这三个月都是偏低的,6月份偏低0.7℃,7月偏低0.8℃,8月偏低0.7℃左右,总体偏低0.8℃。正常年份,烟台夏季的平均气温是在24.1℃左右,而今夏的平均气温仅在23.3℃,凉夏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以高温天数来说,今年高温天数很少,最高气温竟然没有超过34℃。 为何唯独3月份的平均气温还算正常呢?吴树功解释,今年3月份烟台市一滴雨也没有下,没有阴雨天气,气温自然没有太多变化。 最近,由于北方冷空气表现低调,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所以,造成雨雾连绵,气温偏高,但是冷空气也正在酝酿加强,几天后降温幅度可能较大。目前,这种偏暖的状态可能改观。 ■作为“雪窝子”,今年冬天降雪不会少 说到烟台的冬天,不能不提的一个话题就是“烟台的雪”,吴树功也详细向记者介绍了烟台降雪的成因。 烟台地处山东胶东半岛,北面靠海,南面临山,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地势。冬季北方长驱直入的冷空气经过渤海,将海面上较暖的湿空气推向高空,形成的云登陆时又遇到地形抬升,常常造成“冷流降雪”的独特景观,一旦遇到稳定的“冷涡”等天气系统连续影响,雪量经常达到暴雪量级。应该说,冷流降雪现象前半冬最为明显,后半冬海陆温差减小,“特色”的味道慢慢就淡化了许多。 具体到烟台来说,东自蓬莱市西至牟平区,这一区域内在冬季降雪就会比较频繁。降雪最为集中的区域则是,北部沿海一带,而受地形影响,烟台市南部地区的降雪则很少见。 今年的降雪会不会还是很多呢?吴树功预测:“起码不会少,但不会像前两年那么多。” 记者了解到,2005年时,烟台冬季降水达到了109.2毫米,当年12月,烟台市区竟有20天出现降雪。同时,在1929年的12月,烟台市的雨雪量高达120.9毫米,是烟台市历史同期最大的一次降水。 最后,吴树功告诉记者,气候的中长期预测有很多不稳定性,影响因素也特别多,他提醒广大市民要经常关注气象部门的短期天气预报。 ■最近10年烟台冬季气温呈走低趋势 吴树功介绍,烟台市最近10年的冬季平均气温呈现起伏变化的状态,但是总体趋势却是走低的。 从数据上来看,“暖冬”现象在2001年达到顶峰,该年的冬季平均温度与常年相比高出2.2℃之多。从那时起冬季气温起伏变化,有的年份正常,有的年份偏高,比如在2003年和2006年出现两次“暖冬”。 吴树功说,烟台市的冬季平均气温总体趋势是走低的,到2009年和2010年时连续偏低,分别偏低1.4℃和1.5℃之多,这与全球变暖的大趋势相比并不相同。(张琪 张坚栋) |
责任编辑 庞黎黎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