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研究显示全球气温上升存在中断期:直线上升论的破产

已有 2461 次阅读 2011-9-21 19:12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全球变暖, 气候变冷

研究显示全球气温上升存在中断期
2011年09月19日14:46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人民网洛杉矶9月18日电 (记者陈一鸣) 据美国“科学生活”网站18日报道,科研人员最近发现,全球气温并非沿着一条直线持续上升,而有可能经历长达10年的气温上升中断期。在这些中断期里,全球多余的热量积聚在了深海地区。
  研究团队利用计算机模型分析大气、陆地、海洋和海冰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及其对全球气温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本世纪内的全球气温将上升几度,但其间也会有数个温度上升中断期。在这些中断期,水深300米以上的海洋地区温度将会比其他时期升高18%到19%,而在较浅的海洋,温度上升幅度则要小得多。例如,热带太平洋的表面水温会有所下降,而高纬度地区的洋面水温则会上升,有些类似于拉尼娜现象。
  研究报告的撰稿人之一、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学家凯文·特伦伯斯表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气温上升中断期看似消失的热量实际上并没有消失,而是“埋藏”在了海洋里。他提醒说,人们不能忽视这些热量的存在,因为它们最终将会给气候变化带来某种后果。
  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9月1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子刊《自然气候变化》上。
http://world.people.com.cn/GB/15696491.html
海洋热能十年波动的另一种解释:
全球变暖的调门变低,否认气候自然波动不符合历史记录。
    一般公认,地球自转速度的十年际变化与核幔耦合相关。由于核幔差异旋转,最大的太阳辐射压力加强了核幔角动量交换,变旋转动能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超级热幔柱在赤道地区核幔边界(此处角动量交换最强烈)产生,在赤道区海底扩张带或热点喷发,加热海水,形成赤道和两极间的海洋整体热对流,称之为海洋锅炉效应(见图1)。热膨胀和重物质上升,可以增大地球转动惯量,减慢地球自转速度。海水增温和海洋整体对流使两极温度上升,海水变暖释放大量CO2增强温室效应,是启动温室效应的按钮。随着反射阳光的冰盖融化和产生温室效应CO2的增加,形成全球的温暖气候
图1 海洋锅炉效应中的11年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热循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8853.html

上一篇:灾害性天气持续 美国经济损失严重:质疑全球变暖
下一篇:未来8年恐有8.5级强震: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4 杨华磊 吴吉良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