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世纪大旱”席卷北半球:拉尼娜是元凶

已有 2927 次阅读 2011-6-10 12:5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拉马德雷冷位相, 干旱, 灾害链

特稿:“世纪大旱”席卷北半球   
  时间: 2011-6-10 11:28:00   新疆日报网   
    (新疆日报网讯)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中国……2011年上半年,一场罕见的大旱席卷北半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受到严重影响。大旱过去后,部分国家又发生洪涝灾害。这场罕见的气候灾难成因何在?人类应该如何应对类似的极端气候灾难?
  “世纪大旱”席卷北半球
  本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在日内瓦发表公报说,从今年1月至5月,欧洲大部分地区遭遇持续干旱。特别是2月至5月这4个月的总降水量,相当于1951年至2000年半个世纪同期平均值的40%至80%,西欧和中欧部分地区甚至不到40%。
  许多国家的旱情创造了历史记录:在瑞士,2011年是1864年以来最干旱的10个年份之一;在法国,今年1月至4月是1975年以来最干旱的月份;在德国,今年春季是一个世纪以来最干旱的春季,大部分河流的水位降至世纪最低点;在英国西南部,今年3月是1953年以来最干旱的3月。
  干旱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在欧洲中部和西部,因为降水减少加上平均气温升高、土壤蒸发增加,造成严重的季节性水资源失衡。世界气象组织称,中、西欧的农作物生长状况远差于平常年份;莱茵河水位降低已影响了航运;荷兰、德国、英国等国,森林火灾的危险达到最高;法国26个省宣布限制用水。
  美国旱情同样严重。今年春季以来,美国中部和西部、南部有9个州的大部分地区遭遇20年至50年一遇的“极端干旱”,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小部分区域遭遇了50年至100年一遇、最严重级别的“异常干旱”。这次持续时间很长的旱情不仅使农业减产,也加剧了森林火灾的风险。
  在东北亚,干旱也并非个别现象。在中国,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面积干旱。在朝鲜半岛,朝中社说,今年以来朝鲜全境持续干旱,降水量是1977年以来最少的,对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气候异常是大旱主因
  什么因素导致了北半球如此罕见的干旱?对此专家们普遍认为,罕见旱情的背后,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发生的“拉尼娜现象”等异常状况。
  世界气象组织5月23日在日内瓦发表的公报显示,去年年底到今年春季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引发了世界一些地区的气候紊乱、旱涝异常。
  “拉尼娜现象”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指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水异常变冷,导致太平洋上空的湿润空气压力偏低。“厄尔尼诺现象”则表示这部分海水异常变暖。本次“拉尼娜现象”始于去年7月中旬,今年1月达到顶点,2月开始减弱,5月才进入消退阶段。
  科学家认为,从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水温度变化来看,这次“拉尼娜现象”强度中等,但从海平面气压、风力、云量变化等大气条件看,这是一个世纪以来最强的“拉尼娜现象”之一。
  罕见强度的“拉尼娜现象”,往往伴随全球性气候异常。以美国中部和西南部为例,主要表现为气温高于以往、降雨减少。对于东亚地区,主要表现为大陆上空存在稳定的高气压带,太平洋上空的湿润气流不能流向大陆带来降雨。一旦“拉尼娜现象”减弱,太平洋海水温度上升,其上空的湿润空气压力增大,又会给大陆带来丰沛降水,甚至造成所谓“旱涝急变”。
  对于欧洲的干旱,世界气象组织解释说,今年春季西欧和中欧上空也存在一个罕见的稳定高气压带,阻止了北大西洋上空的湿润气流给欧洲大陆带来降雨。目前,欧洲的干旱还没有完全缓解。
  在更广泛的背景下,“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频繁相继发生,飓风、干旱、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增加,破坏力加剧,是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早已确认,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很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所致。
  水利设施是“抗旱功臣”
  水库、大坝等水利设施,在罕见干旱中扮演什么角色?是否如同某些人想象的那样,推动了干旱的形成?对此,专家们给出了清楚的答案:这次干旱并非个别现象,而波及了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多个国家。水利设施不仅不是干旱的“罪魁祸首”,相反,是减缓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造成灾害的“功臣”。
  水库等水利设施可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影响局部气候,这并非秘密,但在广大区域内其影响微乎其微。1991年建成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科学家2005年发表在《气候变化》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指出,该水库对周边降水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而中国的三峡大坝一直是科学界的关注对象。早在2005年,美国能源部下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诺曼·米勒等人就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三峡蓄水后,离开库区的下沉湿润气流“没有净变化”。这意味着库区下游的降水不会受到影响。
  持类似观点的是美国田纳西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副教授费萨尔·侯赛因。他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水库或大坝本身对局部气候特别是降水的影响极其微小。
  乌克兰敖德萨水文气象研究所所长纳塔莉亚·柳博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从理论上,水库只能轻微影响小范围的气候,不会造成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异常,所以三峡水库不可能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通过合理分配水库库容、调节河流流量,水利设施不仅是“抗旱功臣”,在旱涝急剧变化、洪涝灾害发生时也具有防洪功能。柳博达说,像三峡这样的人工水库不但不会造成干旱,反而可以通过开闸放水、增加河流水量缓解旱情的危害。
  许多国家都已认识到,通过新建、改建水利设施,以及改善它们的运行,可以减缓可预见未来的极端气候灾害。以美国为例,美国内政部今年4月发表的报告指出,为应对未来西部水资源短缺,他们计划对胡佛大坝进行改造。(完)
     
  作者:   
  文章来源: 新华社   
  责任编辑: 付岩   
http://www.xjdaily.com.cn/news/international/shehui/551748.shtml
[转载]气候异常或致更多旱情
2011-5-27 12:02 
气候异常或致更多旱情
日期:20110527 作者:记者 梁士兴 来源:经济导报 
    ◆导报记者 梁士兴 济南报道
    距离2010年西南五省大旱仅一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50年来最严重干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纷纷因缺水告急,三峡工程在连续三次加大水库下泄流量之后,从25日凌晨开始再次加大放水量以应对干旱。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大旱?长期致力于全球变化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吉林大学教授杨学祥,26日对此进行了释疑。
    拉尼娜影响全球气候
    有网民认为,三峡工程是造成今年长江中下游罕见大旱的罪魁祸首,随后,“三峡工程诱发干旱论”引发各界热议。不过,气象、地质和水利等领域的一些知名专家和学者表示,目前尚未有证据支撑“三峡工程诱发长江干旱”的论点。
    杨学祥认为,降水稀少是造成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大旱的主因。
    监测显示,1月1日至5月23日,长江中下游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三至八成,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平均降水量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长江干流各控制流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5%至70%,5月20日洞庭湖水体面积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3%。
    气候专家表示,虽然今年冷空气频繁,但由于暖湿气流始终不强盛,不利于形成降雨。此外,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往年相比也偏东偏弱,太平洋水汽难以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输送,造成了该地区普遍少雨的情况。
    “从气候上看,拉尼娜现象可能是影响全球和区域气候的重要因素。”杨学祥认为,2010-2011年的拉尼娜现象是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英国遭遇百年极寒、美国遭遇洪水和龙卷风灾害、中国遭遇严重旱灾的共同原因。
    与1999年相似
    据杨学祥研究,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1年和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相似(都发生了拉尼娜现象),2011年与1999年相似,1999年的第一大灾害就是干旱。
    同时,他还表示,“研究表明,拉马德雷现象有准60年变化周期,2000年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现象得到加强,我国旱涝规律的‘南涝北旱’特征将被‘南旱北涝’所取代。”
    “正因为拉尼娜现象、潮汐周期、拉马德雷现象和‘南旱北涝’规律的作用,2014-2016年,我国将发生严重干旱。”
    “2000-2030年,特别是2004-2018年,是极端灾害频发年。极端灾害不可避免,我们可以根据其发生规律,事前做好预防工作,尽量减少灾害损失。”杨学祥说。
http://paper.dzwww.com/jjdb/data/20110527/html/3/content_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852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53634.html

上一篇:深圳6月16日凌晨将迎来月全食
下一篇:湖南岳阳局部地区降雨300年一遇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2 杨秀海 sunxiao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