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科研垄断是不少科学家都渴望当官的主因

已有 4293 次阅读 2010-8-10 14:4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研究, 官本位, 科研垄断

                    科研垄断是不少科学家都渴望当官的主因

                                  杨学祥

 

中国的科学研究为什么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四个字就可以回答:“科研垄断”。正因为中国存在严重的科研垄断,所以不少科学家都渴望能当上官,以便掌握科研发展的垄断权。科研官员变身为学术研究项目的承包商,无需身体力行就可以获得成果、名誉、奖励、职称,而且官愈大,获得的好处就愈多,名次的排列就愈靠前,有了官就有了一切,为什么不去当官?

 

人民日报最近的调查,提供了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1]

 

不少科学家都渴望当官

 

某副主任认为,在目前科研行政化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不少科学家都渴望能当上官。因为你如果是领导,就具有了重要的无形资源和广泛的社会认可,这甚至比有形资源更可怕。他表示,当了官,就会有很多行政资源,就有了工作交流平台,这就衍生出很多东西,也能够换取学术资源。

 

查一下中国的科研项目,几乎都是单位领导,或者是主管领导项目最多。在申请项目方面,领导有天然的便利。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项目的评审基本上是领导说了算,项目给谁是领导说了算,最后的验收或成果水平鉴定也多是领导说了算。即便是专家组评审,专家也得考虑一下领导的意志。

 

现在报奖越来越难,往往要整合力量,把多个分散的成果整合起来更有冲击力,谁来当整合成果的牵头人呢,往往是领导。不少领导因为这样得了很多奖。特别在产业部门,这种情况更严重[1]

 

                       科学家都争当官的代价

 

某副主任认为,现在科技界有个说法,叫做项目越来越多,成果越来越少;论文越来越多,创新越来越少;教授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这确实让人深深忧虑,科技体制过度行政化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他之前当过校长,是非常消耗精力的,中国的校长和国外的不一样,国外高校管理有固定的班子,校长是虚职,而国内校长是实职,事无巨细都得管,是非常牵扯精力的。他当时想继续搞科研,就得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拿出来,即使这样想出好成果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某院长表示,科技体制过度行政化的状况不改善,要出世界级的科学大师是很难的。纵观世界近代的历史,每一个高速发展的大国,都在多个领域出现过影响世界的大师。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发展很快,现在在经济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让我们汗颜的是,别说在多个领域,就是在我们的优势领域,也没能出几个世界级的大师。如果这个方面不能取得突破,就不能说中国是世界强国[1]

 

                  科学研究的部门垄断

 

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发生9级地震以来,世界强震频发,极端突发灾害事件频发,作为相关的主管部门,预测预报水平难以适应,尽管国家投资巨大,相关科研队伍还是非常落后。以气象为例,国际气象研究已经关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德雷现象,可是,气象局的预报理论还停留在大气环流、海洋环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阶段。

 

近十年研究发现,厄尔尼诺(El Nino)和拉尼娜(La Nina)的发生与更大时间尺度的“太平洋十年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缩写为PDO)密切相关[23]PDO是近年来揭示的一种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它是叠加在长期气候趋势变化上的一种扰动,直接造成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影响ENSO事件的频率和强度。1976-1977年北太平洋出现了一次显著的气候年代际突变现象,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人们才开始对引起这种现象原因予以关注[4,5]

 

“拉马德雷”(Lamadre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在气象学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其“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分别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近二十年至三十年。近一个世纪以来,Lamadre 已经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1890年—1924年,而“暖位相”发生在1925年—1945年;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1946年—1976年,而“暖位相”发生在1977年—1999[3]2000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Lamadre是西班牙语“母亲”的意思,即她是El NinoLa Nina的母亲。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2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1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4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世界流感暴发时期。

 

1918-1919年发生了最严重的“西班牙流感”,处于1890-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1958年发生了“亚洲流感”,1968-1969年发生了“香港流感”,它们都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9年发生了甲型流感,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近期研究发现,在“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现象)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娜、全球性流感伴随厄尔尼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形成一个时空有序的灾害链。深入研究这一灾害链的相互关系和发生规律,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67]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发布的上半年地质灾害通告显示,今年16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9553起,为去年同期10倍多;死亡和失踪464人,是去年同期的27倍。据统计,在19553起地质灾害中,自然因素引发的有18781起,占总数的96%;人为因素引发的有772起,占总数的4%。

 

近年地质灾害为何多发?灾害如何预防?灾害预警的软肋与盲区在哪儿?科技日报记者对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目前这种灾害多发,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差不多,历史上曾经有过。”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表示,这与“拉马德雷现象”有关。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PDO(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分为暖位相年和冷位相年,不同位相的持续时间在25年以上。这种不同的位相有可能导致天气的变化。“拉马德雷”处于“冷位相”时,主要特征是地震频繁发生,把深海冷水翻上来,造成气候变冷、流感暴发,洪涝干旱也频发,低温冻害出现。而处于“暖位相”时,气候一直在变暖,没有冷暖剧烈交替的过程。

 

1999年之后,“拉马德雷”又处于“冷位相”,全球发生数次大地震和海啸,这都是“冷位相”时灾害的表现。杨学祥说,根据世界各地专家预测,2030年代前都是“冷位相”时期,因此灾害比较频繁[8]

 

                     科学研究“部门垄断”的后果

 

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任何个人无权发布地震预测和气象灾害预测,学者关于地震灾害和气象灾害的研究成果大多数被束之高阁,淹没在文山会海之中,相关部门既不查阅,也不研究,更谈不上即时沟通,最后以不能准确预测来应付国家和纳税人。

 

据记者李虎军披露,此次导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的,是三眼峪泥石流沟。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研究人员在1997年即发表论文警告说,若三眼峪沟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其造成的灾害损失将大大超过1992年。199264,三眼峪沟发生50年一遇的大规模泥石流,死伤87人。

 

研究人员的论文指出:

 

随着人口的增长.以(舟曲)县城为中心的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日趋严重三眼峪沟流域内乱砍林木,陡坡垦植,开山炸石、取挖沙土等导致流域环境恶化,林地面积减少100hm ,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的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地方民族经济的发展,城区范围迅速扩大,人口已达2.14万。受地域条件限制,新建单位主要布设在县城北部至三眼峪沟出山口之间的排洪道两侧,加之大量农田果园挤占沟道.极易造成泥石流泛滥和淹没。

 

目前,泥石流淹没和危险区内有人口1.49万,若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其造成的灾害损失将大大超过1992[9]

 

强震后的地质灾害不仅有理论依据,而且有众多的案例。1999921台湾发生6.8级地震,200989台湾高雄发生严重的泥石流事件;2008512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10727日凌晨5许,(四川)汉源县万工乡双合村一组万工集镇后背山(小地名二蛮山)发生山体滑坡,滑坡现场斜坡长1.6公里,高度620,垮塌土石方量约120万立方米。造成万工集镇、双合一组部分村民房屋垮塌,部分房屋被掩埋。截至7271425,灾害已造成20人失踪,91(涉及391)房屋倒塌。4141338人房屋受到影响。

 

我在2010717指出,上半年我国地质灾害增加近10倍,其中很多都与汶川地震有关,可以说是汶川地震的次生灾害。我国今年上半年发生的地质灾害,多数为泥石流和滑坡,都与汶川地震有关。2008512汶川发生地震后,汶川所处板块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强震之后地表山坡和岩石结构受到影响,山体破裂松动,暴雨出现,很容易出现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10]

 

2008512四川汶川8级地震后,形成了泥石流发生的地质条件;2010年降雨带北移和拉尼娜事件形成,形成了泥石流发生的气候条件,相关部门为什么对相应的警告泰然处之[6-10]

 

回答很简单,因为他们没有竞争对手,可以靠部门特权压制不同意见。科研垄断断送了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  科学家为什么想当官。2010-08-10 02:20:00 来源: 西安晚报(西安)。据《人民日报》http://news.163.com/10/0810/02/6DMLMUS700014AED.html

2.  杨修群, 朱益民, , . 太平洋年代际震荡的研究进展[J]. 大气科学, 2004, 28(6): 979-992.

3.  吕俊梅, 琚建华, 张庆云, .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ENSO循环的特征[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2): 238-249.

4.  Zhang Y, Wallace J M, Battisti D S. ENSO-lik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1900-93[J]. J. Climate, 1997, 10:1004-1020.

5.  Mantua N J, Hare S R, Zhang Y, et al. A Pacific ingterdecadal climate oscillation with impacts on salmon production [J]. Bull. Amer. Meteor. Soc., 1997, 78: 1069-1079.

6.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32第五版。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7.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2010-01-12 来源:文汇报。12版:科技文摘。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1001/t20100112_2587807.htm

8.  陈瑜。地质灾害缘何频发?20100806 来源:科技日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8/06/content_216113.htm

9.  李虎军。专家曾就三眼峪沟泥石流风险发出严厉警告。发表于2010-8-10 10:09:20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597

10.              李珉琦。专家预测2030年前全球灾害会比较频繁。2010071701:25  新文化报。http://news.sina.com.cn/c/2010-07-17/012517818736s.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51659.html

上一篇:地震与滑坡:“7?27”汉源县万工山体垮塌灾害问责
下一篇:瓦努阿图发生里氏7.5级地震和10-12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 热度|

5 张学文 钟炳 毛克彪 孙根年 罗琴芳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