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010年拉尼娜将带来什么?

已有 5397 次阅读 2010-7-17 09:3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低温, 台风, 降雨带北移

今年日食-厄尔尼诺-拉尼娜系数为-1,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不是很大[9-12]。由于处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现象得到加强,因而有出现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拉尼娜事件往往伴随严重低温冻害、强沙尘暴、强台风、异常旱涝等自然灾害,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转换期间,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20-40厘米,形成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容易引发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频繁地震和火山活动[13-15]。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全球强震频发,与厄尔尼诺的高潮和消失相关[8]。

我在6月28日指出,2010年7-11月为强潮汐时期,降雨带有北移的可能,台风活动可能得到加强。在潮汐组合时段发生的台风可能形成不可抗拒的突发灾害。

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署表示,2010年6月,全球陆地和海洋平均温度为16.2摄氏度,创下有史以来纪录的新高。今年1到6月,全球平均温度为12.2摄氏度,也刷新了所有时期的纪录。拉尼娜是全球性的冷事件,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气候特点是极端冷暖事件交替频发:2010年1-3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5-7月极端高温袭击欧美和亚洲,7-11月为强潮汐时期,低温冷害仍可能发生。

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尼娜事件的准备,预防暴雨北移、台风增强和低温冻害。


受拉尼娜影响 8月后台风数量会逐渐增多

中广网 2010-07-17    中广网北京7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33分报道,今年的台风,比往年迟来了近20天,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许映龙说,其幕后的操纵者就是异常气候现象——厄尔尼诺。

    许映龙:整个来说应该是09年年底,到就是我刚才说的5、6月中旬以前都是一个很大的厄尔尼诺现象,所以它这个偏东气流,从东太平洋过来的偏东气流,在向东移动过的过程中会容易减弱,所以不利于台风的发生发展。

    许映龙说,厄尔尼诺给我们带来的气候异常,不仅仅是台风的推后。从我国去冬今春西南五省遭遇的百年特大旱情,到印度大部分地区今年春天44度的热浪袭击,它象个顽皮的孩子,在世界各地制造麻烦。

    到6月份,厄尔尼诺终于走了。在人们收拾一地狼籍之时,另一个异常气候现象——拉尼娜现象又来了。

    “厄尔尼诺”源于西班牙语,意为“圣婴”。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

    拉尼娜意为“小女孩”,正好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在气象学上堪称一对“坏孩子”,通常交替出现。这种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厄尔尼诺组首席专家陈幸荣认为,受拉尼娜的影响,8月后的台风数量将逐渐增多。

    陈幸荣:在这个厄尔尼诺结束以后,从今年6月份开始,马上进入另外一个和厄尔尼诺相反的状态,就是拉尼娜这么一个现象。受拉尼娜的影响,8月份以后,台风个数将逐渐增多。这是我们曾统计过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台风的影响,得出一个结论。

    不过,也有好消息是, 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拉尼娜并没有什么破坏力。陈幸荣对我国7、8两月的降雨情况做出了判断。

    陈幸荣:从气候背景的角度考虑,就是因为拉尼娜马上发生了,我们预报的是,从7月份以后,主汛期以后,汛期的雨带可能将逐渐北移。前面两个月都是在江南、华南降水比较多,目前在长江中下游,我们预测是继续向北,然后可能到时候,华北的南部、甘肃东部或者内蒙古的中部这些地区降水将增多,长江以南将逐渐减少。

http://www.cnr.cn/china/newszh/yaowen/201007/t20100717_506748433.html

拉尼娜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杨学祥

        美国气候中心说:拉尼娜现象将在七八月份形成。我们从2010年5月12日观察到赤道太平洋海温下降,根据地球自转规律,5月14日我们预测拉尼娜在9月形成,在7月末11月初拉尼娜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预测正在得到证实。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6-27 13:34:17


                       2010年7月末至11月初拉尼娜将快速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我们在2010年4月7日指出,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一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2009年6月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在1月25日-4月7日(72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没有消失,表明其能量没有释放完毕,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1]。

继续监测表明,直至4月22日,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一直处于增温阶段,但是,到5月3日赤道中太平洋海温开始下降,5月6日持续下降,5月10日迅速下降[2-5]。

根据2010年4月29日和5月13日海温异常(矩平)对比,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面温度持续下降[6]。据澳大利亚气象局5月12日表示,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一些关键指标目前预示冬季晚期以及春季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在北半球是夏季晚期及秋季)[7]。

夏至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实际上,厄尔尼诺的消失表明其持续能量已完全释放;秋分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拉尼娜发展。预计9月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8]。

今年日食-厄尔尼诺-拉尼娜系数为-1,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不是很大[9-12]。由于处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现象得到加强,因而有出现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拉尼娜事件往往伴随严重低温冻害、强沙尘暴、强台风、异常旱涝等自然灾害,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转换期间,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20-40厘米,形成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容易引发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频繁地震和火山活动[13-15]。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全球强震频发,与厄尔尼诺的高潮和消失相关[8]。

新华网北京6月22日报道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罕见洪水,圩垸决堤;三级响应,二级响应 一场抗洪救灾攻坚战正在南方十省区打响。

6月17日,广西西江出现入汛以来全国大江大河首次超警洪水。21日,洪水淹没了湖南湘江著名风景区橘子洲部分地段。江西第二大河抚河唱凯堤发生决口,下游乡镇上万人被困,受灾人口10万。22日早,决口长度扩大到400米。

国家防总负责同志在江西抚河干流决口现场表示:今年水情突出表现为三个特点:一是主要江河洪水量级大,部分河流超过1998年。江西信江、抚河发生超历史纪录特大洪水,重现期50年;福建闽江发生30年一遇的大洪水。

二是发生洪水河流众多。6月13日以来的暴雨洪水涉及长江、闽江、西江三个流域,江西、福建等110余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9条河流发生超历史纪录洪水。

三是闽江、湘江、资水等南方11条主要江河同时发生洪水,近年来少见。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入汛以来,仅南方地区就连续出现了10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与以往相比,南方汛情局部暴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省区一些地区重复受灾,部分地区降雨偏多五成以上。

灾害触目惊心,救灾刻不容缓。截至22日,今年以来全国累计洪涝受灾人口5943万人,农作物受灾3720千公顷,因灾死亡364人,失踪147人,倒塌房屋33.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66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均偏多2倍[16]。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全县受灾农作物面积7.35千公顷、受灾人口15.41万人,房屋倒塌85间,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

在南方持续暴雨中,6月25日凌晨开始,广东遭遇特大暴雨袭击,粤东部分地区出现超500年一遇特大暴雨。目前暴雨造成近50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7.8万人,因灾死亡1人,失踪2人。局部地区内涝严重。

据广东省防总最新消息,自25日零时开始,广东各地普降暴雨,粤东揭阳和汕尾两市发生特大暴雨,揭阳市惠来磁窑站6小时最大雨量达603.5毫米,超过500年一遇,惠来尖官陂水库站达454毫米、陆丰巷口水库站达459毫米,均超300年一遇。

广东省防总初步统计显示,截至26日11时,此次特大暴雨已造成汕头、梅州、汕尾和揭阳等9个市21个县124个镇受灾。全省受灾人口49.63万人,紧急转移7.8万人。倒塌房屋1358间。暴雨造成1人死亡2人失踪[16]。

2010年和1998年相似之处:

其一、2010年的潮汐类型为1-12月全年弱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的潮汐类型为1-11月弱潮汐南北震荡。

其二、2010年4-6月为弱潮汐时期;1998年6-8月为弱潮汐时期。

其三、1998年和2010年都是厄尔尼诺的第二年,拉尼娜的开始年。

2010年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8]。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尼娜事件在2010年下半年快速发展的准备。

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气象预报与气候研究中心和巴西国家气象研究所21日共同发表三季度天气预报称,太平洋赤道附近表面水温与4月相比出现下降,太平洋中、西部信风较正常年份加剧,这显示“拉尼娜”现象趋于生成。“拉尼娜”最活跃的阶段预计在下半年,可能会影响巴西东北部、中西部雨季的开始。而在北大西洋区域,海水表面温度继续超过平均值,将影响南北回归线之间区域的天气[18]。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杨冬红。厄尔尼诺有继续发展的可能。 发表于 2010-4-7 4:13:12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9597

2.  杨学祥。 赤道中太平洋海温迅速下降 。发表于 2010-5-12 13:10:28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3250

3.  杨学祥。 赤道中太平洋海温继续降低。发表于 2010-5-8 4:18:45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1303

4.  杨学祥。赤道中太平洋海温下降。发表于 2010-5-5 9:28:56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9960

5.  杨学祥。 厄尔尼诺进展。发表于 2010-4-23 4:20:03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5135

6.  杨学祥。澳大利亚气象局:厄尔尼诺结束;拉尼娜现象可能发展。 发表于 2010-5-14 4:38:21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4083

7.  澳大利亚气象局:厄尔尼诺结束;拉尼娜现象可能发展。日期:2010-05-13 13:46 作者: 来源:李磊工作室。 http://www.agri.gov.cn/gjdt/t20100513_1485018.htm

8.  杨学祥。关注2010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的可能发展。发表于 2010-5-14 7:22:29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4098

9.  林振山, 赵佩章, 赵文桐. 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J].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42(6): 732-738.

10.              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J]. 自然杂志, 2004, 26(3): 151-155.

11.              杨冬红, 杨学祥.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12.              杨冬红, 杨学祥.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1(4):5-12.

13.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2010-01-12 文汇报。12版:科技文摘。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1001/t20100112_2587807.htm

14.              杨学祥,杨冬红. 2007年下半年地震趋强拉尼娜可能出现(修改稿). 2007-7-24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envir.online.sh.cn/forum/2007/200711652.htm

15.              杨学祥. 2007年拉尼娜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秋汛、冻害、流感. 2007-9-1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771.htm

16.              南方暴雨已致364人死147人失踪。2010-06-22 20:32:20 来源: 新华网(广州)。http://news.163.com/10/0622/20/69QEMKTQ000146BD.html

17.              粤局部地区出现超500年一遇特大暴雨 近50万人受灾。2010-06-27 09:07:20 来源:新华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2010-06/27/content_10025125.htm

18.              张新生。“拉尼娜”最活跃阶段预计在下半年。2010年06月24日08:27  来源:《科技日报》。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1955902.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9247 
 
 
赤道中太平洋海温迅速下降  


图1  2010年4月29日和5月10日海温异常(矩平)对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3250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5-14 7:22:29 
 
关注2010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的可能发展 

                                                      杨学祥

北京德润林5月13日消息:据澳大利亚气象局5月12日表示,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一些关键指标目前预示冬季晚期以及春季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从历史角度来看,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几率在40%。目前太平洋海面下的状况显示水温要远远低于正常水平,说明海面温度可能进一步下降,拉尼娜现象可能在冬末或春季形成。气象局的南方涛动指数(SOI)显示,截止到5月10日 的30天里,SOI值为10,相比之下,截止到4月26日 的30天里,SOI值为16[1]。

我们在2010年4月7日指出,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一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2009年6月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在1月25日-4月7日(72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没有消失,表明其能量没有释放完毕,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2]。

继续监测表明,直至4月22日,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一直处于增温阶段,但是,到5月3日赤道中太平洋海温开始下降,5月6日持续下降,5月10日迅速下降[3-6]。

根据2010年4月29日和5月13日海温异常(矩平)对比,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面温度持续下降[7]。据澳大利亚气象局5月12日表示,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一些关键指标目前预示冬季晚期以及春季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在北半球是夏季晚期及秋季)[1]。

夏至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实际上,厄尔尼诺的消失表明其持续能量已完全释放;秋分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拉尼娜发展。预计9月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今年日食-厄尔尼诺-拉尼娜系数为-1,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不是很大[8-11]。由于处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现象得到加强,因而有出现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拉尼娜事件往往伴随严重低温冻害、强沙尘暴、强台风、异常旱涝等自然灾害,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转换期间,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20-40厘米,形成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容易引发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频繁地震和火山活动[12-14]。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全球强震频发,与厄尔尼诺的高潮和消失相关。

有气象专家认为,2009-2010年的“假厄尔尼诺”导致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15]。如果2010-2011年“真拉尼娜”发生,2009-2010年的低温暴雪灾害有可能重演,要认真监测,及时预防。

目前处于观察阶段,希望相关部门予以关注,一旦确认,及时通报。

参考文献

1.  澳大利亚气象局:厄尔尼诺结束;拉尼娜现象可能发展。日期:2010-05-13 13:46 作者: 来源:李磊工作室。 http://www.agri.gov.cn/gjdt/t20100513_1485018.htm

2.  杨学祥,杨冬红。厄尔尼诺有继续发展的可能。 发表于 2010-4-7 4:13:12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9597

3.  杨学祥。 赤道中太平洋海温迅速下降 。发表于 2010-5-12 13:10:28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3250

4.  杨学祥。 赤道中太平洋海温继续降低。发表于 2010-5-8 4:18:45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1303

5.  杨学祥。赤道中太平洋海温下降。发表于 2010-5-5 9:28:56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9960

6.  杨学祥。 厄尔尼诺进展。发表于 2010-4-23 4:20:03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5135

7.  杨学祥。澳大利亚气象局:厄尔尼诺结束;拉尼娜现象可能发展。 发表于 2010-5-14 4:38:21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4083

8.  林振山, 赵佩章, 赵文桐. 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J].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42(6): 732-738.

9.  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J]. 自然杂志, 2004, 26(3): 151-155.

10.              杨冬红, 杨学祥.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11.              杨冬红, 杨学祥.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1(4):5-12.

12.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2010-01-12 文汇报。12版:科技文摘。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1001/t20100112_2587807.htm

13.              杨学祥,杨冬红. 2007年下半年地震趋强拉尼娜可能出现(修改稿). 2007-7-24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envir.online.sh.cn/forum/2007/200711652.htm

14.              杨学祥. 2007年拉尼娜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秋汛、冻害、流感. 2007-9-1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771.htm

15.              气象局研究员称严寒天气难改气候变暖趋势。2010年01月26日03:34  21世纪经济报道。http://news.sina.com.cn/c/2010-01-26/033419544905.s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4098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42736 
 


2010年7-11月强潮汐时期降雨带有北移的可能 
 
        我在6月28日指出,2010年7-11月为强潮汐时期,降雨带有北移的可能,台风活动可能得到加强。在潮汐组合时段发生的台风可能形成不可抗拒的突发灾害。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6-28 13:27:18
 
 
中国南方强降雨基本结束 4-6月弱潮汐时期结束 
 
中国南方强降雨基本结束
2010年06月27日 15:53:23  来源: 新华网


南方强降雨基本结束 国家防总应急响应由Ⅱ级调整为Ⅳ级

 

    6月27日,武警水电二总队官兵在唱凯堤堵口复堤工程现场加紧施工。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新华网北京6月27日电(记者姚润丰)记者27日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目前我国南方强降雨过程基本结束,江西、湖南等省主要河流已处于全面退水阶段,除江西赣江仍超过警戒水位外,其他主要江河均已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但鉴于长江干流九江河段及鄱阳湖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洞庭湖、鄱阳湖水位仍在继续上涨,江西抚河唱凯堤决口封堵还在紧张进行中,国家防总27日会商决定,自6月27日16时将防汛应急响应由Ⅱ级调整为Ⅳ级。

  国家防总同时要求,江西、湖南等省继续密切监视汛情的发展变化,加强退水期的堤防防守,做好水利工程调度、圩区排水和水毁工程修复工作。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6/27/c_12269096.htm

1998年和2010年的强降雨记录表明,在夏季弱潮汐时期,由于冷空气南北震荡幅度较弱,降雨带有长期滞留在某一地区的可能,形成连续暴雨灾害和洪涝灾害。

2010年7-11月为强潮汐时期,降雨带有北移的可能,台风活动可能得到加强。在潮汐组合时段发生的台风可能形成不可抗拒的突发灾害。

2010年的强潮汐类型与1957年类似,1957年的灾害记录值得关注:当年发生流感世界大流行;1957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发生9.1级地震,1957年1月3日黑龙江东宁西南发生7级地震,1957年2月24日台湾花莲发生7.2级地震;中国发生严重低温冻害;中国发生特大干旱;松花江特大洪水,淮河流域大水造成鲁、豫、苏3省较严重水灾,黄河中下游部分地区水灾[3]。

2010年已发生的灾害:2009年发生的流感世界大流行依然继续,可能还将持续3-5年;2月27日发生智利8.8级地震,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中国发生严重低温冻害;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4-5月部分地区暴雨成灾。应该继续关注1957年的其他灾害[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 国 '98 大 洪 水。http://61.142.127.153:8080/UploadFiles/2629-1.doc

2.           1998年长江大洪水。http://www.jswater.gov.cn/News.aspx?NewsId=6807

3.           南方暴雨已致364人死147人失踪。2010-06-22 20:32:20 来源: 新华网(广州)。http://news.163.com/10/0622/20/69QEMKTQ000146BD.html

4.           杨学祥,杨冬红.  2010年和1957年的相似潮汐条件和相似灾害. 发表于 2010-5-19 13:28:46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242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8302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9509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4276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44774.html

上一篇:历史的回顾:自然力近年抑制了全球变暖
下一篇: 两个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对比:1947-1976年和2000-2030年
收藏 IP: .*| 热度|

1 毛克彪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2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