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家宝:千人一面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
杨学祥
大学首先应该是学术传授、学术研究和学术争论的场所,没有顶级学术观点的代表人物,没有正常的学术争论,没有公平的学术观点交流,就不可能有独立思考和独特灵魂,就不能把握科学的精神和精髓。一个学校一座庙,一尊菩萨传其道。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根本无法解决现实世界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
真理不是靠背诵经文获得的,没有质疑,没有思索,没有争论,是无法认知真理的。现在的大学是培养只有科普知识和一定专长的普通工作者的三流大学,而不是培养顶尖科技创新人才的一流大学。
大学教育应该是向社会开放的,经常与最新科学观点交流,敢与顶尖科学权威观点交锋,则只有这样才能锤炼出一流的学术接班人。
中国大学有自己的独特学术观点吗?自从板块构造理论引入中国,中国的构造理论就变为板块的一统天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力学、地洼理论、地块理论等通通退出了讲坛。一个只能盲目接受外来科学观点而没有能力传承本国科学理论的大学能成为一流大学吗?中国大学能通过传授和重复国外的权威理论而成为一流大学吗?
据网络资料,陈国达,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1956年他创建大地构造新理论——地洼学说,提出了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活化区(地洼区)概念和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以及地壳演化——运动综合构造单元壳体概念和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说。创立了成矿构造学和构造地球化学,最近又倡议建立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从而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指导找矿及其他有关生产实践方面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创立一种学说,要付出艰巨的劳动;要使它得到社会公认,则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文化大革命”中,地洼学说横遭厄运,国家为发展地洼学说设立的大地构造研究室被解散。为了挽救事业上的损失,陈国达整日足不出户,潜心撰写我国第一部研究成矿构造的专著——《成矿构造研究法》。洋洋68万字,三易其稿,从起草、修改、誊抄到绘图、剪贴,样样靠自己的双手。他知道,当时书稿不能出版,权且“孤芳自赏”吧!
就在这时,国际上崛起了另一派大地构造新理论——板块学说。它源于“大陆飘移说”和“海底扩张说”,1965年由加拿大的J.T.威尔逊(Wilson)集大成而创立,论证了大陆移动的动力,打破了地壳以垂直运动为主的传统观念。板块学说与地洼学说,分别是对“地槽—地台”学说从空间(运动方向)和时间(发展阶段)上的突破。正当板块学说异军突起时,地洼学说几乎偃旗息鼓了,陈国达感到心痛。当时他不知道身外的世界,外国人却知道中国有个陈国达。自从苏联科学院副院长A.Λ.扬申(Яншон)院士首先将“地洼区”和“第三构造单元”的概念介绍到苏联,苏联的地质学家即运用地洼学说研究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成矿规律。对此,苏联科学院院士、国际矿产成因协会主席A.Д.谢格洛夫(щеялов)一再指出:“我们的‘构造—岩浆活化’理论,是在地洼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陈国达教授是我们理论的第一代引路人。“苏联成矿学家И.H.汤姆逊(Tомсон)在《活化区成矿分析》一书中,把地洼学说与板块学说相提并论,认为“现阶段地质学的发展,决定于两个新学说:一是板块构造,一是由构造岩浆活化过程所决定的第三构造发展类型,这两个学科都成了重新审查成矿理论的基础。”美国《经济地质》杂志更明确地评价说:“功劳归于中国的陈国达。”此外,在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国家,都相继发现和证实了地洼区的存在,甚至在人迹罕至的南极洲,科学家在那里也取得了证明。
1980年,陈国达代表中国地质界出席在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受到各国学者的推崇,一致推选他担任国际地科联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以及《全球构造与成矿学》杂志顾问编委。1984年,来自100多个国家的5000余名地质学家汇聚一堂,在莫斯科举行了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陈国达被邀请登上主席台前排就坐,成为国际地质大会100多年来享受这种崇高礼遇的第一个中国人。1988年,在长沙召开的首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术讨论会上,经7个国家的30多名院士、教授倡议,在中国设立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研究中心(该中心于1990年被国际地科联矿床成因协会接纳为团体会员,相应地成立了“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学组),推举陈国达为研究中心主席。
陈国达的名字已被选入英国《世界五千名人》及《有贡献的人》、美国《国际杰出领先者名人录》及《国际名人词典》之中。
可是,现代大学生有多少人知道陈国达和他的低洼说?没有历史就没有科学,忘记了历史就等于忘记了科学,人们是从历史的记录中发现真理的。
中国气象科学的发展更具有戏剧性。当气象学术权威跟风世界的全球变暖主流时,2010年的低温暴雪却让世界气象权威重新认识德国科学家的30年海温冷周期的理论。“早在数月前,IPCC专家、奥地利著名冰川学家卡泽尔就已在该组织内部发出警告,指出这一错误(喜马拉雅山冰川在2035年消失),但当时并没有人在意。”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黄锷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从“气候门”到“IPCC门”,再到最近两个月来世界各地频频爆发的寒潮,气候究竟是“变暖”还是“变冷”,已越来越扑朔迷离。黄锷透露说,去年9月,IPCC内部的一位德国专家拉蒂夫通过研究发现,未来10年地球将进入一个较冷的时期,但他的声音当时被忽视了,直到最近才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而这样一系列事件,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对学术研究本身的思考[2]。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德国科学家之前,中国学者很早就发现了气候变化的准60年周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20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和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和57万公里;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和2000年)分别缩短了76和44万公里。2000-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3]。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19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60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19世纪略超过60年,之后缓慢变短,到20世纪后期月在55年至60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4]。
孙林海和赵振国的初步分析表明,我国气温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东亚冬季风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欧亚大陆积雪面积减小、火山活动减少以及温室效应等,都可能是造成我国冬季持续偏暖的主要因素。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冷暖交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上世纪20年代以前是冷周期,20年代到40年代为30年左右的暖周期,50年代到70年代又为30年左右的冷周期,80年代后又转入一个暖周期。近10多年来,我国正处于“暖背景”下,在“暖背景”下,绝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暖冬现象[5]。
在2009年3月,凯尔·斯旺森和安纳斯塔西奥斯·托尼斯就指出,在21世纪气温总体上升趋势中,会交替出现阶段性的30年变暖和30年变冷。全球气候在2001年至2002年间就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6]。丹·伊斯特布鲁克教授认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是影响全球气候冷暖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种冷暖交替的周期,在30年的暖周期后,现在它已经开始变冷了。地球在1945年至1977年的变冷就与太平洋上一次的冷周期时间一致[7-9]。
如果中国大学气象专业没有这场气象科学大争论的历史纪录,没有相关学者的学术观点介绍的教科书,她怎么能成为一流大学呢?
参考文献
1. 赵承。温家宝:大学功利化是要命问题 须有办学自主权。
2. 黄德利。气候变化研究争议不断 中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2010-01-25 13:43:43 来源:科技日报。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100125/185515.shtml
3. 任振球. 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 见: 丁一汇主编,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7.43-48.
4.韩延本, 韩永刚, 马利华等. 全球温度异常及地球自转变化中的约60年周期. 见:中国地球物理200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62
5.孙林海,赵振国。我国暖冬气候及其成因分析。气象。2004,30 (12):57-60.
6.Swanson, K. L., and A. A. Tsonis. Has the climate recently shifted? Geophys. Res. Lett., 2009,36: 6711
7.Easterbrook, D.J., The next 25 years: global warming or global cooling? Geologic and oceanographic evidence for cyclical climatic oscillation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 2001, 33:253.
8.Easterbrook, D.J., 2008, Correlation of climatic and solar variations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and predic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s from recurring climate cycle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9.Easterbrook, Don J. Glacier fluctuations,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ocean temperature chan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NY, 200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