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地磁暴与新冠疫情低谷对应
杨学祥,杨冬红
2024年5月新冠疫情处于低谷时期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8月8日发布的2024年7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数据,我国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第27周(7月1日-7月7日)的8.9%,持续上升至第30周(7月22日-7月28日)的18.7%。
图1 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新冠和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10018004019648272511
2024年5月特大地磁暴:二十年以来最强地磁暴来袭
环球时报2024-05-12 17:09北京
本文转自【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引言
北京时间2024年5月11日2:00-8:00,地磁发生强烈扰动,Kp指数连续6小时达到最强地磁暴等级(Kp="9"),为2004年11月以来最强地磁暴(图1)。此次地磁暴事件是由8-9日爆发的多个全晕日冕物质抛射到达地球共同引起。预计未来11-13日地磁仍将维持在大地磁暴水平。
图1 2024年和2004年特大地磁暴地磁指数(Dst指数和Kp指数)对比图
1. 活动区AR3664密集爆发
活动区AR3664自从5月1日转入可视日面以来,起初还并不起眼,随后,蹭蹭蹭迅速长大,8日涨到1200个太阳面积单位,10日直接翻倍,达到2400个太阳面积单位,为近10年之最。上次出现这么大的活动区是在2014年10月的AR2192,达到了2750个太阳面积单位,产生了几个X级耀斑,但没有引起质子事件和地磁暴,其活跃性远远不能和活动区AR3664相比。
AR3664目前位于日面西侧,在该位置产生强的CME非常有利于产生太阳质子事件,多次的爆发已引起地球同步轨道高能质子通量上升,达到中等质子事件水平,峰值通量达207pfu,目前事件还在持续。
图2 5月9-11日地球同步轨道高能质子通量(GOES卫星,世界时)
2. 特大地磁暴
5月8日以来,AR3664爆发了6个X级耀斑和多个M级耀斑,几乎每一个大耀斑都伴随朝向地球的CME(图3),截至北京时间5月11日8点,有6个小时达到特大地磁暴水平(Kp=9),3小时达大地磁暴水平(Kp="8")(图4和5)。大地磁暴发生时,低轨道大气密度将会增加,低轨卫星轨道衰减率会进一步加剧;电离层电子密度会发生扰动,对电波通信质量、导航定位的精度将有所影响。子午工程地磁台站持续监测地磁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图5)。
图3 5月8-9日观测到的多个全晕CME(SOHO卫星观测,世界时)
图4 5月9-10日太阳风参数和地磁指数(ACE卫星,世界时)
图5 5月8-10日子午工程自主地磁台站监测数据
连续喷发到行星际空间的CMEs及其引起的行星际激波,强烈改变了空间磁场的分布,散射了宇宙线高能粒子,导致到达地表的银河宇宙线快速衰减。我国子午工程四子王旗μ子望远镜和北京宇宙线中子堆均监测到福布斯下降事件(图6),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4.6%和6.1%。
图6 福布斯下降图(子午工程四子王旗和北京台站)
3. 美丽极光
本次磁暴之大,是二十年来首次,许多90后、00后小朋友都是此生第一次遇到,美丽的极光现象也在中国区域精彩上演!
未来发展
当前特大地磁暴和太阳质子事件正在发展,预计还将持续3天左右。活动区AR3664三天后才会转出可视日面,目前仍超级活跃,还会频繁爆发,引起新的地磁暴和太阳质子事件,让我们翘首以待。
目前正处于第25太阳活动周峰年,日面爆发活动频繁,X级耀斑的发生概率增多,强地磁扰动(Kp≥7)也将呈现上升趋势,较大质子事件也很有可能发生,未来两三年这种爆发事件还会多次发生。
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将继续密切关注空间环境的变化,及时提供信息服务。
供稿: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空间天气预报中心
作者:石育榕,袁天娇,钟秋珍,陈艳红,苗娟,周振奇,王晶,程永宏,李志涛,任廷领,沈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837323199556586&wfr=spider&for=pc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453889.html
最大地磁暴与新冠疫情低谷对应
10月4日,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北京时间10月2日及3日,太阳活动区先后爆发峰值强度为X7.1级和X9.0级大耀斑,可以看到日冕物质抛射活动的发生。
其中,10月3日发生的X9.0级耀斑为太阳自2017年9月6日以来最强爆发,同时,也是当前第25太阳活动周出现的最强耀斑。
根据我们的研究,2024年5月8-11日最强地磁暴是新冠疫情低谷发生的原因,2024年10月2-3日更高量级的最大耀斑将证实这一推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