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NASA新报告落后中国:月球运动导致的全球变化18.6年周期研究始于中国

已有 489 次阅读 2024-8-31 20:06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NASA新报告落后中国:月球运动导致的全球变化18.6年周期研究始于中国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近年来美国和日本开始研究月球对地球的洪涝和地震的影响,事实上,50年来中国就得到大量研究成果。例如,地球自转变化18.6年周期、旱涝18.6年周期、全球气温变化18.6年周期、特大地震18.6年可间断周期等等。

相关博文

NASA新报告落后中国:月球运动导致的全球变化18.6年周期

已有 4092 次阅读 2021-8-4 09:2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NASA新报告落后中国:月球运动导致的全球变化18.6年周期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NASA新报告:2025年开始地球将进入潮汐加魔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在官网发表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指出,由于月球的抖动,9年后美国乃至全球都将迎来更为严重的洪涝灾害。这份报告所介绍的研究是 NASA 的海平面变化团队(N-SLCT)主导的,在2021年6月21日发表在期刊 Nature Climate Change 上。

  一般来说,由于地球的自转,海岸边的人每24小时就会看到一次潮起潮落。但是,月球对地球潮汐的另外一个影响却很少被提及,那就是月球交点周期。

  月球还绕着地球转动,月球绕着地球的旋转平面和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平面并不重合。在地球上看,月球的公转平面还会周期性地抖动。这个抖动周期就叫做月球交点周期。这里的“月球交点”指的就是两个公转面的相交点,而这个周期为18.61年。

  月球交点周期最早是英国天文学家詹姆斯·布拉德雷(James Bradley)在1728年发现的。但遗憾的是,月球的抖动对地球上洪涝灾害的影响却很少得到研究。

  月球交点周期会影响全球潮汐的幅度,并以9年一大变的速度影响着人口密集的海岸线,因为在半个月球交点周期里,地球上的潮汐比较猛,在另外半个周期里,地球的潮汐就比较弱。

  目前,我们处在潮汐减弱的那半个“减魔”周期里(即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但从2025年开始,地球将进入潮汐“加魔”期(即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届时潮汐的幅度会变得更大,这也是 NASA 的那份报告讨论的内容。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8-03/doc-ikqcfncc0617471.shtml?cre=tianyi&mod=pchp&loc=2&r=0&rfunc=79&tj=cxvertical_pc_hp&tr=12

      事实上,早在1974-1996年中国科学家就做过相应的研究(详情见参考文献和下列网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8265.html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罗时芳梁世光叶叔华地球自转转率变化的周期分析[J]. 天文学报, 1974, 15(1): 79-84.

2.       任振球全球变化[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60-77.

3.       杨冬红杨学祥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1):58-70

Yang D H, Yang XX. 2013a.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8(1):58-70.

4.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YANG Dong-hong, YANG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5.       杨冬红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6.       刘国华,王一博,高泽永,文晶。1957-2012年青藏高原五道梁盆地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03):410-416.

7.       解朝娣,吴小平,雷兴林,冒蔚,孙楠。长周期潮汐与全球地震能量释放。地球物理学报。20135610):3425-3433.

8.       杜品仁。18.6a地震轮回及其成因初探[J]。地球物理学报,1994373):36369

9.       胡辉,赵洪声,和宏伟。日月影响与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研究[J]。云南天文台台刊。2003,(4):49-55

10.   蓝永超丁永建康尔泗黄河上游径流长期变化及趋势预测模型[J]. 冰川冻土, 2003, 25(3): 321-326.

11.   郭增建,郭安宁,周可兴。地球物理灾害链[M]。西安地图出版社,2007111114146158

12.   杨学祥, 陈殿友, 李守春. 干旱、地震与月球赤纬角变化. 西北地震学报, 1999211):44~47

13.   E. 布赖恩特气候过程和气候变化[M]. 刘东生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1

14.   杨学祥杨冬红.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百科知识2008.07,《百科知识》2008/07, 8-9.

15.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Yang D H,  Yang X X.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16.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Yang Donghong,Yang Xxuexiang, Liu Cai. Global 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Indonesia[J].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6, 21(3): 1023~1027.

1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2011, 54(4): 926-934

18.   杨学祥杨冬红.2014年至201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预测[会议论文]. 2014:万方数据库.

19.  杨冬红. 2009.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D][博士论文].长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Yang Dong-hong. 2009.Tidal Period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sasters Prediction[D]. [Ph. D.thesis]. Changchun: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477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449028.html

上一篇:2024年8月31日晚报:弱潮汐组合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下一篇:2024年8月31日夜报:弱潮汐组合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收藏 IP: 119.51.67.*| 热度|

4 杨正瓴 钟炳 宁利中 高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0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