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北半球40度以上高温频现!拉尼娜让南半球降温

已有 5876 次阅读 2022-8-17 15:07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北半球40度以上高温频现!拉尼娜让南半球降温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有媒体报道,世界气象组织高调宣布,拉尼娜现象对热带大气环流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具有“暂时的全球降温效应”。我们已经经历了“双拉尼娜现象”,并且第二波拉尼娜现象虽然出现了减弱,但是主要关键指数区又出现了增强。同时,2022年还可能引来“三重”拉尼娜现象,为何我们完全没有看到“全球降温”的效应,反而变得更热了。

       在“三重”拉尼娜现象可能再次发展出来的阶段,我们依然看不到降温,已经是热到极致了,难道世界气象组织也在骗我们?究竟是怎么回事?

http://news.sohu.com/a/577379556_120575497


      2022年北半球热到离谱


      不可否认,2022年的地球真的是“热到离谱”,全球不少地区都出现了“极端性”高温。例如:特别是破纪录的高温最为普遍,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均出现了高温,不少区域的气温都是达到了40度以上,并且是频繁出现,甚至还有50度的高温区域出现。

       这相对往年来说,高温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英国在今年7月,气温突破40摄氏度尚属首次,历史罕见。美国 大部分地区发生了数次热浪,白天温度超过37.8摄氏度,导致高温带来生命危机等等。

       这都说明了,2022年高温太强了——地球冒烟了,高温在北半球普遍发生了,这在图2中非常鲜明,但是被全球变暖的观念所麻痹了


       2021年南半球气温降低了

       继北极持续高温后,南半球大降温了?

       2021年可谓是灾难之年,从全球疫情,到各个地区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没有一件事情是让大家省心的!继北极惊现了四十八度后,南非又出岔子了,一个热带地区出现了大降温,最低已经到了零下9度!

      北半球遭遇了极端性的高温,暴雨天气。南半球地区正好来了个颠倒,遭遇了极寒袭击,而且波及的强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据南非气象局当地时间7月23日的报道,受极寒天气的影响,南非多地区的最低气温已经打破了历史纪录。这到底是咋了?难道地球真的是要“冰火两重天”了吗?常规的热变冷了,一直以来的极寒变热了?根据南非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约有19个城市创下了历史新低的纪录。约翰内斯堡的气温降到-7度,上一次遇极寒天气还是在1985年7月19日,当时的记载纪录是-6.3度。金伯利的气温降到-9.9度,成为当地几十年来最低的气温,在强降温的影响之下,部分地区出现了南非罕见的降雪。极寒天气让喷泉冻住了。

https://www.sohu.com/a/479835498_121034614


        2022年2月南极海冰最低值导致拉尼娜消失


       南极洲近年频见极端天气如2020 年热浪或异常高温,20222月研究指出,南极洲海冰面积缩小至创纪录的约190万平方公里,比1981-2010年的平均水准少了30%,研究人员表示若冰层持续消融,将带来更严重的全球变暖以及海平面上升。

       研究人员表示:南极洲周围海冰2月缩小到有卫星纪录以来最小面积,打破 5年前创下的历史新低纪录;这意味地球的冰冻大陆可能不如我们所想的那般不受气候变迁影响。

       南极洲海冰面积2月25日缩小至创纪录的约190万平方公里,比1981-2010年的平均水准少了30%。此前的纪录是2017年测得约200万平方公里。

        2022年2月南极海冰减少导致拉尼娜在7月15-29日消失。

https://www.sohu.com/a/552034812_121123749

        7月29日拉尼娜卷土重来表明南极海冰快速增加南半球变冷

 

       2022年5-8月潮汐组合不利于拉尼娜发展,9月潮汐组合和南极海冰最大值有利于拉尼娜形成。

      从7月15日开始,厄尔尼诺指数高于-0.5,拉尼娜事件结束。本预测提前被证实。7月29日,拉尼娜卷土重来,表明南极半岛海冰重新增长。

nino342022-08-12-18.png

图1  2022年08月12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673,比2022年08月12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657,减速0.016,减速变快,进入下降区间,与8月12-15日强潮汐组合对应。南极半岛海冰2021年923日(秋分)左右最大,加强秘鲁寒流,逆转了913-15日潮汐组合的变暖效应。在920-21日潮汐组合中,23日秋分时下降速度将达到峰值,致使厄尔尼诺指数下降为最低谷值。这一预测继续得到证实。20222月南极海冰面积最小值将结束厄尔尼诺指数的下降趋势。目前这一趋势非常明显。拉尼娜已经接近尾声:关注2022年1月30日-2月1日最强潮汐组合。1月15日汤山火山喷发导致厄尔尼诺指数异常下降,拉尼娜持续发展。2022年3月南极半岛海冰开始增加,拉尼娜继续增强,警惕倒春寒的发生。南极半岛海冰在2022年923日(秋分)左右最大,加强秘鲁寒流,致使厄尔尼诺指数下降为最低谷值,拉尼娜达到2022年峰值。

     2022年6-8月北半球高温南半球低温  

 

3033-07-12海温.png

图2 南极海冰增加趋势:2022年7月12日(白色为海冰,红色为热异常)南极半岛海冰比较。南极半岛海冰增大,增强秘鲁寒流,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下降;7月12-13日强潮汐组合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上升;两者的拉锯战已经开始。西北太平洋异常高温值得关注。

      2022年5-8月潮汐组合不利于拉尼娜发展,9月潮汐组合和南极海冰最大值有利于拉尼娜形成。

      从7月15日开始,厄尔尼诺指数高于-0.5,拉尼娜事件结束。本预测提前被证实。7月29日,拉尼娜卷土重来,表明南极半岛海冰重新增长。

2022-08-13海温.png

图3 南极海冰增加趋势:2022年8月13日(白色为海冰,红色为热异常)南极半岛海冰比较。7-9月南极半岛海冰增大快于预期,堵塞徳雷克海峡通道,增强秘鲁寒流,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下降;8月9-12日强潮汐组合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上升;两者叠加,厄尔尼诺指数升降拉锯战又将开始。西北太平洋异常高温值得关注。南极半岛海冰增大迅速,拉尼娜卷土重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1028.html

图2-3给出了北半球出现创纪录高温,南半球面临大面积降温的确凿证据。

         伴随南极海冰极大值的出现和拉尼娜的发展,2022-2023年冬季极端寒潮值得警惕,不要被北半球异常高温所蒙蔽。


相关报道

地球40度以上高温频现!拉尼娜不是让全球短暂降温,为何更热了? 

2022-08-17 00:38


我们又被骗了?世界气象组织高调宣布,拉尼娜现象对热带大气环流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具有“暂时的全球降温效应”。我们已经经历了“双拉尼娜现象”。

并且第二波拉尼娜现象虽然出现了减弱,但是主要关键指数区又出现了增强。

同时,2022年还可能引来“三重”拉尼娜现象,为何我们完全没有看到“全球降温”的效应,反而变得更热了。

这的确让不少人感到质疑了。说好的“全球降温”,结果2022年热到“离谱”,这是不是说明我们被骗了呢?

在“三重”拉尼娜现象可能再次发展出来的阶段,我们依然看不到降温,已经是热到极致了,难道世界气象组织也在骗我们?究竟是怎么回事?

2022年地球冒烟了,地球40度以上高温频现

不可否认,2022年的地球真的是“热到离谱”,全球不少地区都出现了“极端性”高温,让很多人都认为,地球的“气候临界点”似乎已经到了。

的确,从地球的气候临界点来说,全球被认为的15个临界点,已经突破了9个。在2022年的极端性气候变化之下,不排除还真的有更多的“气候临界点”被突破。

当然,最终还得在2022年的“年终总结”的时候来看。但是,地球热到冒烟是真实存在的。2022年6月以来,全球都遭遇了极端性的气候变化。

例如:特别是破纪录的高温最为普遍,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均出现了高温,不少区域的气温都是达到了40度以上,并且是频繁出现,甚至还有50度的高温区域出现。

这相对往年来说,高温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英国在今年7月,气温突破40摄氏度尚属首次,历史罕见。美国大部分地区发生了数次热浪,白天温度超过37.8摄氏度,导致高温带来生命危机等等。

这都说明了,2022年高温太强了——地球冒烟了,高温普遍发生了。

当然,全球性的高温袭击,也使得2022年7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7月的第二名,比1991-2020年参考期高出近0.4摄氏度,略低于2019年7月,但略高于2016年7月。

当然,8月,全球依然是高温不断,最终可能全球性的高温也将在8月创下新高。所以,今年地球是真的变热了。

并且,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今年6月以来的罕见高温天气,有可能是1961年我国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高温事件,也就是今年或是我国60年以来最强高温

不是说拉尼娜让“全球短暂降温”,为何更热了?

的确,在2022年8月的时候,我们看到拉尼娜现象的发展还在持续,而这一波拉尼娜现象是“第二波”的拉尼娜现象。

按照监测数据来看,在太平洋中东部地区的海面温度比长期平均温度至少低 0.5°C,这意味着拉尼娜现象的发展还在持续,只不过整体出现了减弱。从CDAS Nino 3.4 Index的指数区我们也可以看到,温度在不断变低。

新一轮的监测数据,该区域的温度已经增强到了-0.8度到-1度之间。不得不说,这比基础值-0.5度真的是高太多了。

而且根据ERSSTv5数据集也证实了,在7月监测的数据之中显示,热带太平洋 Niño-3.4 区域的海面温度比平均水平低 0.7度。

所以,也可以证明拉尼娜现象的发展并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而且就算是从过去24个月的平均数据来看,也有21个月的平均偏差低于 -0.5 °C。

所以,虽然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情况,但是又出现了增强。而NOAA发布的新一轮数据指出,拉尼娜现象迎来“连续第三次”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大了。

“三重”拉尼娜现象的概率是大大提升。在初冬发展的可能性超过了70%。所以,今年还将再次遭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那问题来说,拉尼娜现象不断发展,不就是应该让“全球降温”吗?为何2022年还遭遇极端性高温?大家真的被骗了吗?

首先,我们不能够否认拉尼娜现象的这种“效果”,它的确具有暂时的“全球降温”效应。但是,当拉尼娜现象遇上全球变暖的时候,这个效果又发生了更强烈的变化。气候的巨变与全球变暖、“拉尼娜”都脱不了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解释说明一下,那就是我国今年高温最明显的发展因素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副热带高压,今年的副热带高压表现非常强,覆盖范围广,这是引发高温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全球变暖,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之下,大气环流异常更加明显。而且,2022年本身还是属于拉尼娜现象的发展年份,那么极端性的气候变化也就更加复杂了。

而我们说拉尼娜现象的发展年份,具有一定的降温效应,这的确是存在的,在拉尼娜现象发展的时候,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大部。

然而,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之下,让大气积攒能量的能力变得更强,爆发的时候也就更加剧烈。

也就是大家说的“热的时候更热,冷的时候更冷”,气候出现了“两极分化”状态,以至于大家感受到的气候更加极端。

并且,我们不应该因此产生错误的安全感,认为气候变化出现了暂停。二氧化碳浓度仍处在创纪录的高水平,并将继续推动全球升温。所以,极端性的气候变化也就更激烈了。

简单地来说,拉尼娜能够让“全球短暂降温”,这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在全球变暖与拉尼娜现象共同效应之下,极端性的气候现象也就更强了。

所以,今年冬季就算是出现了极端性的寒冷气候,那也未必会出现所谓的“冷冬”,这两者的关系存在“多种因素”影响。

所以,大家不要误解了。这就是为什么,拉尼娜能够让“全球短暂降温”,也变得更加的热,可能就是因为“极端化”了,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总结

从气候变化的根本上来讲,全球变暖已经是引发极端性的气候现象主要因素,就算是存在其他的气候效应。但是,对全球变暖“逆袭”作用也不值得一提了。

所以,要想改变全球的气候模式,极端性高温,干旱,强降雨等等,都需要人类自己动手来改变才行,因为人类是引发全球变暖的主要“推手”。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植树造林等等,这样才可能缓解全球的气候变化。

如果人类持续加大温室气体排放,人类要想实现《巴黎协议》的1.5度或2度升温控制目标,那真的不太可能了。一旦突破,更多不可逆转的气候现象,将可能频繁上线。到时候人类可真的是“无回头路”了。

http://news.sohu.com/a/577379556_120575497


国家气候中心:当前我国高温热浪事件综合强度已达1961年以来最强

2022年08月17日 10:41 

  国家气候中心微信公众号8月17日消息,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近日监测评估,综合考虑高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此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截至8月15日,此次高温事件已经持续64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超过2013年的62天);35℃以上覆盖1680站、37℃以上覆盖1426站,均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2017年,分别为1762站和1443站),但40℃以上覆盖范围为历史最大;高温极值站数262站,已超过2013年(187站)和2017年(133站)。

  夏季以来(6月1日至8月15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12.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1天,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华北南部、华东大部、华中、华南东部、西南地区东北部及新疆大部、内蒙古西部等地高温日数普遍在20天以上,新疆中东部、内蒙古西北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安徽、江苏南部、浙江、福建中北部、江西大部、湖南大部、四川东部、重庆等地超过30天。

  夏季以来,豫苏皖浙鄂赣黔川陕新10省(区)高温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湘鲁甘宁云沪6省(区、市)为历史同期第2多,闽渝为第3多。

  全国共914个国家气象站(占全国总站数37.7%)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河北、陕西、四川、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青海等地26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其中湖北竹山(44.6℃),重庆北碚(44.5℃)、奉节(44.4℃)、巫溪(44.0℃),河北灵寿(44.2℃)、藁城(44.1℃)、正定(44.0℃),云南盐津(44.0℃)日最高气温达44℃及以上。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8月17-26日),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等地仍有持续性高温天气,累计高温日数可达7~10天;上述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8℃,局地可超过40℃。综合研判,我国此次区域性高温热浪事件的持续时间将会继续延长,综合强度将进一步增强。

责任编辑:祝加贝

https://news.sina.com.cn/c/2022-08-17/doc-imizmscv6553029.shtml?cre=tianyi&mod=pchp&loc=14&r=0&rfunc=70&tj=cxvertical_pc_hp&tr=181


北半球创纪录高温,南半球面临大面积降温:拉尼娜卷土重来

已有 1193 次阅读 2022-8-13 15:2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北半球创纪录高温,南半球面临大面积降温:拉尼娜卷土重来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气候观测表明,走2021年以来,北半球出现创纪录高温,南半球面临大面积降温。南北极海冰变化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南极半岛海冰的气候开关作用不可忽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5485.html

       事实上,2014年南极海冰面积的是卫星记录开始以来的最高水平,而2014-2016年连续三年出现创纪录最热年新纪录。地球南北极气候反向变化并非是异常事件。

       2016年南半球冬季末的海冰低于以往的增长。在典型的生长季节,海冰停滞不前,并没有按照以往的规律进行,10月份的海冰损失非常高,然后,11月初,它创造了新的记录。并且在2017年导致新的低点。

       南极洲海冰面积2022年2月25日缩小至创纪录的约190万平方公里,比1981-2010年的平均水准少了30%。此前的纪录是2017年测得约200万平方公里。与此对应的是7月15日南极半岛海冰减少导致拉尼娜结束。 

      我们在5月16日以来多次指出,2022年5-8月潮汐组合不利于拉尼娜发展,9月潮汐组合和南极海冰最大值有利于拉尼娜形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8715.html

      从7月15日开始,厄尔尼诺指数高于-0.5,拉尼娜事件结束。本预测提前被证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7399.html

     7月29日,拉尼娜卷土重来,表明南极半岛海冰重新增长。

nino34.png2022-07-14-18.png

图1  2022年07月14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219,比2022年07月14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228,增速0.009,增速变快,进入上升区间,与7月12-13日强潮汐组合对应。南极半岛海冰2021年923日(秋分)左右最大,加强秘鲁寒流,逆转了913-15日潮汐组合的变暖效应。在920-21日潮汐组合中,23日秋分时下降速度将达到峰值,致使厄尔尼诺指数下降为最低谷值。这一预测继续得到证实。20222月南极海冰面积最小值将结束厄尔尼诺指数的下降趋势。目前这一趋势非常明显。拉尼娜已经接近尾声:关注2022年1月30日-2月1日最强潮汐组合。1月15日汤山火山喷发导致厄尔尼诺指数异常下降,拉尼娜持续发展。2022年3月南极半岛海冰开始增加,拉尼娜继续增强,警惕倒春寒的发生。南极半岛海冰在2022年923日(秋分)左右最大,加强秘鲁寒流,致使厄尔尼诺指数下降为最低谷值,拉尼娜达到2022年峰值。

2022-07-13海温.png

图2 南极海冰增加趋势:2022年7月12-13日(白色为海冰,红色为热异常)南极半岛海冰比较。南极半岛海冰增大,增强秘鲁寒流,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下降;7月12-13日强潮汐组合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上升;两者的拉锯战已经开始。西北太平洋异常高温值得关注。

         

nino342022-08-12-12.png

图3  2022年08月12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657,比2022年08月12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636,减速0.021,减速变快,进入下降区间,与8月12-15日强潮汐组合对应。南极半岛海冰2021年923日(秋分)左右最大,加强秘鲁寒流,逆转了913-15日潮汐组合的变暖效应。在920-21日潮汐组合中,23日秋分时下降速度将达到峰值,致使厄尔尼诺指数下降为最低谷值。这一预测继续得到证实。20222月南极海冰面积最小值将结束厄尔尼诺指数的下降趋势。目前这一趋势非常明显。拉尼娜已经接近尾声:关注2022年1月30日-2月1日最强潮汐组合。1月15日汤山火山喷发导致厄尔尼诺指数异常下降,拉尼娜持续发展。2022年3月南极半岛海冰开始增加,拉尼娜继续增强,警惕倒春寒的发生。南极半岛海冰在2022年923日(秋分)左右最大,加强秘鲁寒流,致使厄尔尼诺指数下降为最低谷值,拉尼娜达到2022年峰值。

nino342022-08-12-18.png

图4  2022年08月12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673,比2022年08月12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657,减速0.016,减速变快,进入下降区间,与8月12-15日强潮汐组合对应。南极半岛海冰2021年923日(秋分)左右最大,加强秘鲁寒流,逆转了913-15日潮汐组合的变暖效应。在920-21日潮汐组合中,23日秋分时下降速度将达到峰值,致使厄尔尼诺指数下降为最低谷值。这一预测继续得到证实。20222月南极海冰面积最小值将结束厄尔尼诺指数的下降趋势。目前这一趋势非常明显。拉尼娜已经接近尾声:关注2022年1月30日-2月1日最强潮汐组合。1月15日汤山火山喷发导致厄尔尼诺指数异常下降,拉尼娜持续发展。2022年3月南极半岛海冰开始增加,拉尼娜继续增强,警惕倒春寒的发生。南极半岛海冰在2022年923日(秋分)左右最大,加强秘鲁寒流,致使厄尔尼诺指数下降为最低谷值,拉尼娜达到2022年峰值。

   1月15日发生的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火山大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深海冷水上翻使太平洋表面海水变冷,引发厄尔尼诺指数迅速异常降低,2月2日-3月2日的异常降低值得关注,表明拉尼娜在2022年春季结束的可能性变小。

   根据1月14-17日潮汐组合,厄尔尼诺指数应该转变为上升,但被汤加火山喷发所打断或推迟。1月15日汤山火山喷发导致厄尔尼诺指数异常下降,拉尼娜持续发展。

      2022年5-8月潮汐组合不利于拉尼娜发展,9月潮汐组合和南极海冰最大值有利于拉尼娜形成。

      从7月15日开始,厄尔尼诺指数高于-0.5,拉尼娜事件结束。本预测提前被证实。7月29日,拉尼娜卷土重来,表明南极半岛海冰重新增长。

2022-08-10海温.png

2022-08-11海温.png

图5 南极海冰增加趋势:2022年8月10-11日(白色为海冰,红色为热异常)南极半岛海冰比较。7-9月南极半岛海冰增大快于预期,堵塞徳雷克海峡通道,增强秘鲁寒流,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下降;8月9-12日强潮汐组合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上升;两者叠加,厄尔尼诺指数升降拉锯战又将开始。西北太平洋异常高温值得关注。南极半岛海冰增大迅速,拉尼娜卷土重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1028.html

图2和图5给出了北半球出现创纪录高温,南半球面临大面积降温的确凿证据。

相关报道

这两条消息,是对全人类的一个警讯!

2022-08-13 09:02:37 来源: 牛弹琴 江苏  

河流干旱

天很热,但这两条消息,却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一条来自西方,一条来自东方,我觉得,这是对全人类的一个警讯,我们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先说西方的。

8月12日,英国宣布,英格兰八个地区,进入干旱紧急状态。此前,英格兰经历了自1935年来最干燥的7月,降水量只有往年平均的35%。

学过地理的朋友都知道,英国是一个岛国,而且位于北大西洋,纬度比我们东北还高,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这种气候,一大特征就是多雨,春夏天尤其多,所以,你看英剧中很多英国人出门,都要带一把伞。

但这个本应多雨的夏天,英国没有雨。

英国,只是整个欧洲乃至西方的一个缩影。

英国著名的泰晤士河的上游,已几乎全部干涸;法国著名的卢瓦尔河一些河段,甚至你都可以徒步穿越。

按照法国政府日前的说法,法国正经历有纪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超过100个市镇的供水管道缺水,只能靠水罐车来补给。

河流干旱

看观察者网的梳理,在意大利,波河水位下降,人们发现了二战时留下的炸弹。

二战时炸弹

在“欧洲水塔”瑞士,一些河流也近乎干涸,政府派军队动用直升机给奶牛送水。

河流干涸

水位下降,对水生动植物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在德国、波兰边境的奥得河,每天都有死鱼浮出水面。

死鱼浮出水面

大地正在龟裂,我们正在目睹历史性的一幕。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ECJRC)高级研究员安德里亚·托雷蒂警告,2018年的干旱,是欧洲近500年都没有经历的,但是根据他的初步判断,今年的干旱似乎比2018年的还要严重,“极其异常”。

看欧洲旱情观测站(EDO)的地图显示,在截至7月30日的十天中,欧盟约有17%的土地已进入最严重的警戒级别,47%的土地处于警告状态。

也就是说,本来降雨充沛的欧洲,在这个夏天,一半以上的大地,正在告急。


欧洲干旱

这是西方,东方呢?

我们同样不敢乐观。

就在英国宣布8个地区进入干旱状态的前一天,中国水利部也宣布,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6省(直辖市),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我们水量最丰沛的母亲河——长江,也在告急。

现在正是长江汛期,以往这个时候,人们都必须提高警惕,警惕长江洪水,尤其是1998年的大洪水,我依然印象深刻。

但现在,洪水没看到,干旱却来了。

按照水利部通报的信息,7月份以来,长江流域的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少了4成;一些地方,已连续超过20天没有降雨。目前,长江流域耕地受旱面积967万亩,83万人供水受到影响。

前不久去南京,看到秦淮河水位,比以往低了很多,我当时还很诧异。但其实也不必诧异,水利部的数据显示,整个长江干流,以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7~5.7米,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

请注意:有实测以来最低。

那意味着,这其实就是我们人类有史以来最低,因为没有实测,那就是传说中了。

这似乎是很荒唐的一幕,长江汛期,但却只有干旱。

而且,旱情还在继续。

这两条消息,其实还关联着很多其他消息。

比如,在欧洲,由于缺乏降水,导致高温持续,空气干燥得如同火药桶,西班牙还没烧完,法国又是山火连绵。

法国消防员精疲力竭,急得法国总统马克龙向欧洲紧急呼救。最新的消息,8月12日,德国、希腊、瑞典、波兰、罗马尼亚、奥地利等国,纷纷派出消防队伍,帮助法国扑灭山火。

干旱高温还导致航运受阻,铁轨弯曲,加剧粮食危机、能源危机,乃至民生危机。

资料图

在我们中国,南方则是高温,在一些地方,比欧洲还高的高温。

8月12日,中央气象台更是发布了最高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

如果没弄错的话,这是中央气象台发布的首个高温红色预警,我们也算是见证历史了。

根据这个预警,8月13日白天,陕西东南部、四川东部、重庆、湖北西部和东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部和东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40-42℃,局地可超过42℃。

大家可以看一下地图,感慨一下这个特殊的夏天。


气象图

这种极端天气,就只发生在欧洲和中国吗?

也不是的。

别忘了,我们之前也写过的,今年3月,是印度1901年以来记录到的最热的3月。在印度的中北部地区,4月平均气温,是122年以来最高的。印度至少10个城市,最高气温突破了45摄氏度。

在巴基斯坦,4月29日,东南部两座城市气温达到了47摄氏度,创下当时地球最高气温。

请注意,那是气温,不是地表温度,而且还是在春天。

我不是气象专家,但我想,最近这二三十年,我们每个人都看到了太多反常的气象。

去年,美国就经历了有纪录127年来的“最热6月”,当时全美有1238个地方,白天气温刷新了最高纪录;1503个地方,夜里气温创造新的历史纪录。

在加拿大,当时仅不列颠哥伦比亚一个省,短短一周内,至少报告700人意外死亡。高温引发野火,漂亮的莱顿镇被付之一炬。

动物也倒了大霉。在温哥华附近的基茨拉诺海滩,很多贝类直接在海滩被“烤熟”……密密麻麻。


贝类被烤熟

热浪同样会死人。尤其是在北欧、英国、加拿大等地,因为以前哪怕是夏天,天气也很凉爽,人们普遍都不安装空调,热浪袭来,有能力的去避暑,没能力的呆烤箱。

不要漠视这种危机,看到CNN援引专家的话说,与摧毁城镇的洪水或野火不同,致命热浪带来的紧迫感似乎并不那么强烈,但这是一个“无声杀手”,很多人不知不觉中就遭遇了噩梦。

为什么会这样?

我也不知道,但一个谁都明白的事实是:气候变化。

根据世界气候归因(WWA)的研究,科学家们对比了历史气候数据与当代天气,去年在加拿大和美国测得的极端天气,约每一千年才出现一次。

千年一遇!

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而且在不断见证新的历史。

以苏南老家为例,最近的这种闷热,以前似乎无法想象的。记得小时候,苏南冬天也是滴水成冰,河流冰厚得可以行走,屋檐下会垂下长长的冰凌,现在还有吗?(这句话,不接受反驳,因为我亲身经历过)

当然,我们也不用回避,气候变化,总有好有坏。

至少同样这个夏天,北京就很不错,白天也热,但早晚凉爽,还时不时下场雨。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几年,中国北方雨水特别足,甚至比南方还要多。

不好的消息是,暴雨引发山洪,引发城市内涝,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好的消息是,黄土高坡也在披绿,敦煌附近的戈壁,据说都长草了。

我之前就说过,我没有丝毫否认我国植树造林努力的意图,作为全世界最喜欢耕种的民族,我们的努力确实是惊天地泣鬼神,但我们更不能忽视,气候变化带来的重大变化,人力无法想象的变化。

哦,忘了提一句了,现在长江流域干旱,但塔里木河流域在发洪水。

完全是个人观点,气候变化对西方对南亚对岛国的影响,总感觉比对中国要更大一些。当然,中国幅员辽阔,一些地方同样被波及,而且,这种巨大的负面影响,关系到我们生存,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火灾

印巴的超级热浪,欧洲的干旱状态,长江流域水位下降,以及北半球的持续高温、山火绵延,就是一个又一个警讯。极端天气正越来越频繁,我们必须面对,必须适应,更必须采取行动。

让人感叹的是,一些西方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调门最高。但要知道,它们释放的温室气体最多,但它们的行动最不成比例,而且,还经常横生枝节,影响全世界共同行动。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的地球,已经不起更多的折腾了。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EKVV6IC052182V3.html


南半球大降温低至-9.9°!又是极端气候? 

2021-07-27 15:04

继北极持续高温后,南半球大降温了?

2021年可谓是灾难之年,从全球疫情,到各个地区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没有一件事情是让大家省心的!继北极惊现了四十八度后,南非又出岔子了,一个热带地区出现了大降温,最低已经到了零下9度!

01 加州高温

今年的地球简直是AMAZING,极端性的气候非常明显且影响各地生态,前段时间爆出了北半球地区的极端高温,不能说未曾有过但是也非常罕见,北美地区的高温再创新高,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的地表温度已经到了惊人的81度,虽然当地人对这样的高温数据表示难以置信,因为面对基本不安装空调的北美地区来说,这种高温是从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

到目前为止,在这不寻常的高温影响之下,许多动物正在面临死亡,北极圈的气温直线上升,狂风暴雨模式也频繁上线,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呼吁群众,因为气候可能真的已经大变了。北半球出现了这样的极端性高温,降雨等问题也很严峻,与此同时南半球的气候也跟着变了...

02 极寒来袭!地球又在大降温了?

北半球遭遇了极端性的高温,暴雨天气。南半球地区正好来了个颠倒,遭遇了极寒袭击,而且波及的强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据南非气象局当地时间7月23日的报道,受极寒天气的影响,南非多地区的最低气温已经打破了历史纪录。这到底是咋了?难道地球真的是要“冰火两重天”了吗?常规的热变冷了,一直以来的极寒变热了?根据南非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约有19个城市创下了历史新低的纪录。约翰内斯堡的气温降到-7度,上一次遇极寒天气还是在1985年7月19日,当时的记载纪录是-6.3度。金伯利的气温降到-9.9度,成为当地几十年来最低的气温,在强降温的影响之下,部分地区出现了南非罕见的降雪。极寒天气让喷泉冻住了

灾难之中的好消息是,据气象学家预测,寒流非常短暂,很快气温将恢复正常。所以不用担心,但是这次的气候变化,足矣说明未来地球气候可能真的要大变了。

03 科学家警告:地球9大临界点或出现

2019年,《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指出,科学家们向世界发出警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预测出了9个地区会出现“临界点”,这对我们来说将会是一次灾难性的影响,报告明确指出,极端气候的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如果我们还不努力的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早晚这一天会来到。

南北极地区都已经进入到了“临界点”状态,比如:在过去的100年之中,瑞士冰川的融化再创新高,科学家预计在本世纪末,冰川损失将达到90%,现在已有500多座冰川消失。随着地球的温度越来越高,地球的变化也是越来越强。南非的大降温,也是属于极端性的天气变化的一种,在全球气温暖化之下,未来的我们将有机会看到更多的极端性高温以及极端性寒冷(祈祷不会看到)。用一句话形容地球的未来变化,那就是“热的时候比原来更热、冷的时候比过去更冷”,这就是极端性的气候变化,根源还是因为全球变暖。

我们地球的气候很可能已经大变了,虽然《自然》杂志标注了有9个地区的气候临界点已经出现了,这也明确的告诉我们,气候的演变已经开始了。我们看到的一切可能只是全球暖化给我们带来的灾难中的冰山一角,科学家们也在加快研究对气候变化的控制,让我们尽可能的远离灾难。结语

如果人们还在说地球气候没变化,全球变暖没有带给我们啥影响等等,那就是大错特错了。气候一旦冲破临界点,全球都将遭遇极端性的天气模式,那时候我们再后悔没有提前准备,或者说没有好好保护生存环境,可能就来不及了。

所以针对气候的变化,我们应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植树造林,不仅限于一个国家或是地区,全球齐心协力才有可能改变这一切。今年的5月,地球的二氧化碳浓度再创新高,已经达到了419ppm,这说明我们对气候变暖这件事情还没有那么的重视,所以要想改变气候,必须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

虽说人类早在几年前就在提倡火星移民,地球生存不了就换一颗星球,但是如此浩大的工程在一天两天里是难以实现的,就算能去了,火星可能也需要好几代人来开发,研究。所以如今谈火星移民,还不如保护地球来得比较实际一点,只有地球保护好了,火星成为人类的“第二地球”的希望才可能更大一点。


https://www.sohu.com/a/479835498_121034614

南半球面临大面积降温,整个地球将变成“冰球”,人类该怎么办?

2021-09-13 20:06:26 来源: 洞心子  

导语:

现在地球已经处于一种非常危险的状态,因为地球上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且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也十分复杂,有很多小型行星、碎片会时刻撞击地球,这样就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危险系数。加上板块之间的移动会导致地球上出现火山爆发、洪水泛滥的情况,这样不仅破坏了地球本身的土地情况,而且还对于生物来说也是严重的伤害。

从这一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地球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尤其是现在全球温度直接上升,给地球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南半球面临大面积降温,整个地球将变成“冰球”,人类该怎么办?

随着全球温度一直上升,有的地区温度甚至已经达到80摄氏度以上。所有人都在考虑地球未来会不会出现火星上的情况。

也有可能在未来可能会进入一个小小的冰河时代,而太阳活动也就会慢慢减少。这时候地球不会摄取足够的能量从而导致地表温度下降,甚至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全球冰冻。

最近南非的天气真的是变化越来越古怪,受到了寒流的影响,多个城市气温直接下降似乎已经有了冰冻的现象。有的时候温度竟然达到了零下10度左右,而且已经创下了最低温度的纪录。

南非所处的地区在整个地球上应该是不会出现这么寒冷的温度的,和阿根廷等国家是处在同一个维度上,所以温度差不多平均处在15摄氏度左右。

但是今年为什么会出现零下摄氏度?南非有可能遇到了奇怪的天气,再结合之前有人说地球上可能会遇到冰封时代,更让人怀疑地球温度出现异常情况。

然后在北美地区天气温度却一直升高,和南非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科学家认为南非之所以会出现这段天气变化,主要是因为寒流的影响。


大量的寒流经过南非的时候便出现大规模的降温情况,当寒流消失之后,温度就会恢复到正常。估计大家也能看出今年的自然灾害确实非常多,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暴雨情况接二连三。

如果刨根问底的讲清楚,这归结于地球气候变化引起的的全球气温变暖改变了整个大气结构。这样的天气也出现了很多极端现象,或许归根到底应该归结到人类自身活动。

现如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度也是一直在升高,甚至已经相当于400多万年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这也说明整个大气现象是处在一个倒退的情况。

很多人认为这些事情的出现并不会对我们自身带来影响,但是每一次异常天气对某个地区造成的伤害,总会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

其实仔细想一想伤害最后的还是人类自身,所以到现在我们要积极起来共同面对这些复杂的天气问题。而且也要采取一切的措施,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结语:

现在我们还没有找到可以移居的星球,所以说目前地球还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只有我们进行保护之后,才可以长久的在这个地方生存,所以更应该要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做好眼前的事情,避免让地球出现严重的伤害。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JQ56MMH0552819O.html

气候变迁|南极海冰面积缩至190万平方公里创逾40年最低 

2022-05-28 18:10

南极洲近年频见极端天气如2020 年热浪或异常高温,20222月研究指出,南极洲海冰面积缩小至创纪录的约190万平方公里,比1981-2010年的平均水准少了30%,研究人员表示若冰层持续消融,将带来更严重的全球变暖以及海平面上升。

研究人员表示:南极洲周围海冰2月缩小到有卫星纪录以来最小面积,打破 5年前创下的历史新低纪录;这意味地球的冰冻大陆可能不如我们所想的那般不受气候变迁影响。

根据「大气科学进展」的一项研究,南极海岸周围冰层覆盖面积 2月底首度缩小至象征性界线 200万平方公里以下,写下 1978年有卫星探测纪录以来的最小面积。

研究人员发现:驱使海冰消融的关键因素是温度变化,冰量变化则扮演着次要角色。与19世纪末的水准相比,北极和南极地区的气温皆升高大约摄氏 3度,是全球平均气温升幅的 3倍。南极洲 2020年首见热浪,较平均最高温高出史无前例的摄氏 9.2度;南极洲东部一个研究中心今年 3月测得异常高温,比正常情况高出摄氏 30度;这种极端异象是直到近期才出现。

自1970年代后期以来,北极海冰每年消融 3%,南极海冰则是在同一时期每 10年扩大 1%,不过每年变化幅度很大。今年南半球夏季,西南极洲周围的冰层缩小最多,与面积大得多的东南极洲相比,西南极洲更容易受到全球暖化影响。

海冰消融对海平面没有显著影响,因为海冰原本就在海中。冰层面积减少仍是个重大问题,因为这有助加快全球暖化的速度。白色的海冰能将太阳能量反射回太空,当它被深色、未结冰的海水取代时,「反射出去的热能更少、吸收的更多」。「如此一来,又会使更多海冰消融,进而吸收更多热能,形成恶性循环」。

南极洲海冰面积2月25日缩小至创纪录的约190万平方公里,比1981-2010年的平均水准少了30%。此前的纪录是2017年测得约200万平方公里。

近年来,南极洲的最大海冰范围平均约为1800万平方公里。研究人员采用「海冰预算」分析今年海冰面积创纪录消失的原因,他们发现,在夏季,热量往极地输送,热力学主导了海冰融化的过程。

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最低纪录为2012年测得的 340万平方公里, 2020年和 2019年分别测得第 2和第 3小的冰层面积。最大海冰范围平均约 1500万平方公里。西南极洲顶部冰层若消融,海平面将上升 6公尺,而东南极洲的巨大冰川若融化,会让全球海平面升高 50多公尺。

https://www.sohu.com/a/552034812_121123749

南极海冰水平下降到历史最低点,科学家们无法解释 

2022-07-18 07:12

根据最新的数据,本月南极洲的海冰比过去38年的任何时候都少,科学家们还不能确定究竟是什么造成这么大的海冰损失。

3月1日记录的211.8万平方公里(817,800平方英里)的海冰,比1997年记录的229万平方公里(884,200平方英里)有所减少,这是自1979年卫星记录开始以来的最低测量。

虽然海冰正在从北极迅速消失,但南极的海冰水平一直很稳定。但现在,新的记录出现在南半球对于海冰来说特别糟糕的夏天。

数据由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收集,“海冰范围”被测量为具有至少15%冰覆盖率的南极海洋的面积。其中测量的“海冰范围”至少具有15%冰覆盖的南极海洋的区域。

华盛顿大学的Cecilia Bitz研究员认为这是非常不寻常的,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在2016年南半球冬季末的海冰低于以往的增长。在典型的生长季节,海冰停滞不前,并没有按照以往的规律进行,10月份的海冰损失非常高,然后,11月初,它创造了新的记录。

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去年海冰增长停止了,并且在2017年导致新的低点。确定答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海冰的减少可能导致全球温度的上升,减少了反射太阳光线进入太空。

科学家认为,虽然全球变暖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这不会是唯一的原因,因为有很多潜在的因素来衡量这种变化。

来自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的研究员Julienne Stroeve说,南极海冰每年都是如此变化,很难从这个创纪录的低点得出任何确切的结论。夏天是南极洲所有月份中最大的变量,所以只是因为今年这么低,这并不意味着它与气候变化有关。

总之,它很复杂。

NSIDC最近的海冰数据,2017年水平为浅蓝色

以前的研究着眼于风模式、深海洋流和南极洲地形如何帮助大陆附着更多的冰。这部分是因为在这个季节的第一次冰块生长由自然风和洋流离开陆地,创建了一个庇护,并促进在其后面进一步海冰的形成。而在北极地区的覆盖率继续萎缩

这在北极地区并不常见,因为北极地区被更密集的土地所包围。

事实上,2014年南极海冰面积的是卫星记录开始以来的最高水平,所以没有证据表明这是长期下降的过程。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Son Nghiem认为:“我们不应该在这个南半球夏季读取太多这个数据,因为一个时间点对于几十年的气候时间尺度是不够的。”

https://www.sohu.com/a/568677390_12102448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995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104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1523.html

上一篇:8月17日午报:拉尼娜卷土重来与南极半岛海冰增加和12-15日强潮汐组合对应
下一篇:2022年6-8月欧亚创纪录高温敲响冬季严寒的警钟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4 郑永军 周少祥 张学文 李学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