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地球自转速度变快 再次创下最短日记录: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惹的祸

已有 3743 次阅读 2022-8-2 21:19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地球自转速度变快 再次创下最短日记录: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惹的祸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据外媒报道,7月29日,地球再次打破了最短一天的记录,在比标准24小时少1.59毫秒的时间内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自转。

       2022年7月29日,地球在24小时之前就完成了自转。然而据了解,这并不是它唯一一次加快步伐。据外媒报道,早在2020年地球就打破了自1969年代以来的最短日记录。当年最短的一天是7月19日,比24小时少了1.47毫秒。

       据悉,在2021年,地球继续以普遍增加的速度进行自转,但是并没有打破任何记录。根据IE(Interesting Engineering)的说法,一个为期50年的较短日阶段可能正在开始。

       目前,地球自转速度不同的原因仍然未知。但据科学家推测,这可能与地核内外层、海洋、潮汐运动和气候变化有关。

       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地球自转速度的加快和一天时间的缩短可能与“钱德勒摆动”有关。钱德勒摆动指的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表面的小幅度运动,由于地球不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在旋转时自转轴可能出现一些微小的偏差。

       事实上,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地球的扁率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受月亮赤纬角以13.6天为周期的月亮潮的影响,地球自转速度具有明显的13.6天的变化周期,亦称为双周循环。

潮汐组合A8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24度,85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B8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7.04度,812日为日月大潮,811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C81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4度,812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D82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7.12度,819日为日月小潮,823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E830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3度,827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

     计算表明,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相遇(日、月、地在赤道面成一线)使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减慢,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扩张,径向收缩,有利于南北挤压东西张裂的地震和火山喷发;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相遇使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收缩,径向扩张,有利于东西挤压南北扩张的地震和火山喷发。这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在不同的潮汐组合发生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761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1069.html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在18.6度到28.6度之间变动,周期为18.6年。当月亮赤纬角极大值为28.6度时,地球扁率变为最小,地球自转最快。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为28.6度,所以,2020-2022年地球自转速度开始变快,18.6年是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幅度最大的周期。

根据罗时芳等人(1974)和任振球等人(1990)的研究,地球自转周期11.169年对应11.2年太阳黑子周期、12.15年对应12.01年木星相似会合周期、18.6年对应月亮赤纬角的变化周期、19.855年对应19.858年木星、土星会合周期、22.337年对应22.2年太阳磁周、29.783年对应29.46年土星公转恒星周期、59.555年周期对应5960年木星、土星、水星相似会合周期,显示地球自转与行星潮汐的对应关系(见表1[2, 3] 

198.72年是太阳黑子长周期和九大行星会聚(九星连珠)周期,被一些专家认定为灾害周期发生的天文原因[3]

1  地球自转变化的长周期

(据罗时芳[2]1977;任振球[3]1990;杨学祥[4]1998;杨冬红修改,2009

地球自转周期(年)

    

(毫秒)

           对应天文周期(年)

 

178.698

89.348

59.555

 

 45.0

 

34.503

 

29.783

 

22.337


19.855

 

18.6

12.15

11.169

 

9.2

0.385

0.803

1.239

 

 0.304

 

0.215

 

0.521

 

0.434


0.189

 

0.521

0.141

0.162

 

0.184

198.72,太阳黑子长周期;九大行星会聚周期

89.757,太阳黑子长周期;89.36,九星会聚之半

57.119,太阳黑子长周期;59.573,木星、土星会合周期;5960,木星、土星、水星相似会合周期;59.88,潮汐混合周期*

45.39,土星、天王星会合周期;44.548,朔望周期与近点月周期的合成周期4*

35.88,土星、海王星会合周期;37.22,月亮交点进动双周;

33.4,近点月与日月大潮合成周期*

29.46,土星公转周期;30.02,土星相似会合周期;29.95,潮汐合成周期*

22.2,太阳磁周;22.014,朔望周期与交点月周期的合成周期*22.274,朔望周期与近点月周期的合成周期*22.0879,月亮视赤纬角月变化周期与朔望周期的合成周期*

19.858,木星、土星会合周期;19.99,水星相似会合周期;19.96,交点月周期、近点月周期、朔望周期两两合成周期(2.05332.20142.2087)的会合周期*

18.61,月亮交点进动周期,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9.9-13.035,太阳黑子周期;12.01,木星相似会合周期

11.2,太阳黑子周期;11.007,朔望周期与月亮交点周期的合成周期*11.137,朔望周期与近点月周期的合成周期*11.0439,月亮视赤纬角月变化周期与朔望周期的合成周期*

8.9-9.4,太阳黑子周期;9.2多项潮汐合成周期*

注:带*号者为杨冬红计算得出。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韩延本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J].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47(4): 616-621.

2.  罗时芳梁世光叶叔华地球自转转率变化的周期分析[J]. 天文学报, 1974, 15(1): 79-84.

3.  任振球全球变化[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60-77.

4.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4901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1811.html


相关报道

地球自转速度变快 再次创下最短日记录 一天已不足24小时

v2022年8月1日




2022年8月1日15:37
武汉晨报九派新闻

据外媒报道,7月29日,地球再次打破了最短一天的记录,在比标准24小时少1.59毫秒的时间内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自转。

图片

发生了什么?

2022年7月29日,地球在24小时之前就完成了自转。然而据了解,这并不是它唯一一次加快步伐。据外媒报道,早在2020年地球就打破了自1969年代以来的最短日记录。当年最短的一天是7月19日,比24小时少了1.47毫秒。

据悉,在2021年,地球继续以普遍增加的速度进行自转,但是并没有打破任何记录。根据IE(Interesting Engineering)的说法,一个为期50年的较短日阶段可能正在开始。

图片

为什么地球在加速自转?

目前,地球自转速度不同的原因仍然未知。但据科学家推测,这可能与地核内外层、海洋、潮汐运动和气候变化有关。

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地球自转速度的加快和一天时间的缩短可能与“钱德勒摆动”有关。钱德勒摆动指的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表面的小幅度运动,由于地球不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在旋转时自转轴可能出现一些微小的偏差。

图片

地球自转加快意味着什么?

地球的自转速度不断加快,使得我们的一天越来越短,尽管只有几毫秒之差人们难以察觉,却也会带来一些巨大的影响。

如果地球自转得更快,那么也就意味着它会更早到达相同的位置,而地球的半毫秒就相当于赤道的26厘米。简而言之,由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空间和时间曲线)的影响,GPS卫星正在慢慢变得无用,因为用于GPS卫星的原子钟并没有考虑到地球不断变化的自转速度,必须进行校正。原子钟是人类现有最为精确的计时工具,通过测量原子的高频振动进行计时,据悉,其运行1亿年的误差不超过1秒。

另外,与网络时间协议(NTP)服务器同步的智能手机、计算机和通信系统也可能会产生令人困惑的影响。它被设定为自1970年1月1日00:00:00 UTC 以来的秒数,通常从 23:59:59 运行到 23:59:60,然后重置为 00:00:00。而随着地球自转速度的加快,时间可能将从23:59:58直接变为 00:00:00。

而为了解决所有的这些国际计时问题,据报道,全世界的计时人员正在讨论是否需要删除一秒钟,通过添加一个“负闰秒”来确保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与原子钟的测量值保持一致。

据悉,手动加减一秒钟看似对大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对于那些对时间精度有较高要求的行业,例如航天、通讯、金融等行业来说,一秒钟的误差就足以造成严重的损失。而让全世界基于时间提供服务的机构同时增加或减少一个闰秒,也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图片

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岑雨欣

【来源:九派新闻】

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801A05KFL00?ui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9755.html

上一篇:8月2日晚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 拉尼娜卷土重来
下一篇:8月2日夜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 拉尼娜卷土重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5 尤明庆 杨正瓴 周少祥 范振英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