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日本大地震已无法避免:精准预测进行时

已有 6981 次阅读 2022-5-1 14:1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日本大地震已无法避免:精准预测进行时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日本大地震的传闻层出不穷,有地质学专家从日本地质活动中做出判断,有老人从反常的自然现象判断,还有历史学家从历史规律做出总结,总之就是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专家认为大地震即将发生。近日日本官方机构也发现了一些反常现象,或许和日本未来可能发生的大地震有些关联。

       根据地质学家的预测,本州南海地区的大地震爆发概率已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日本专家悲观地表示,大地震已经几乎是无法避免地将在数年内发生,日本政府对此却是毫无办法!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活跃期

根据百年来地震历史记录,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阿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地震活跃的主要标志,7级或8级地震为标准分辨不出地震的活跃度(震级差一级,所释放的能量差30倍,即9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8级地震释放能量的30倍)。2006年我们给出了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的地震分布证据: 

表1  8.5级以上强震集中在拉马德雷(PDO)冷位相时期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地震次数

64

11

117

00

66

注:括号()内为国外数据,[]内数据为最新数字。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418)次。在1889-1924PDO“冷位相发生6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4)次,在1925-1945PDO“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PDO“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7)次,在1978-2003PDO“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12PDO“冷位相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PDO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PDO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2016年是8.5级以上特大地震的活跃期。

2006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目前8.5级以上强震已由2006年的2次增加到6次,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PDO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以8.5级地震为标准,很好地区分了地震活跃期和间歇期,并对地震活动的增强有预测作用,实用价值很大。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5975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0298.html 

表2  1890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PDO)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级以上地震次数

9级以上

地震次数

PDO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地震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4

1

0

1890-1924

低温期

 活跃期

1925-1945

11

0

0

1925-1946

温暖期


1946-1977

117

1

4

1957-1976

低温期

 活跃期

1978-1999

00

0

0

1977-1999

温暖期


2000-2035

66

0

2

2000-2035

低温期?

 活跃期

特大地震为Ms 8.5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我们在2006年确定的地震活跃期判定标准正在被学术界接受,得到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认同。2006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目前8.5级以上强震已由2006年的2次增加到6次。

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2024-2025年为太阳黑子峰值,预计2023-2025年全球进入新的特大地震活跃期。日本和美国大震将在其中爆发(见表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94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6236.html


表3 1890-2012年全球8.5级以上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对应性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拉马德雷

月亮赤纬角


1895-1897

发生1次


冷位相

最大值

1

1896-06-15

日本

8.5

冷位相



1904-1906

发生1次


冷位相

最小值

2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冷位相



1913-1915

未发生

冷位相

最大值


1922-1924

发生2次


冷位相

最小值

3

1922-11-11

智利

8.5

冷位相


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冷位相



1931-1932

未发生


暖位相

最大值

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暖位相



1940-1942

未发生


暖位相

最小值


1950-1952

发生2次


冷位相

最大值

6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冷位相

最大值

7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冷位相

最大值

8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冷位相



1959-1960

发生1次


冷位相

最小值

9

1960-05-22

智利

9.5

冷位相

最小值

10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冷位相


11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冷位相


12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冷位相



1968-1970

未发生


冷位相

最大值


1977-1979

未发生


暖位相

最小值


1986-1988

未发生


暖位相

最大值


1995-1997

未发生


暖位相

最小值


2005-2007

发生3次


冷位相

最大值

1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冷位相

最大值

14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最大值

15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冷位相

最大值

16

2010-02-27

智利

8.8

冷位相


17

2011-03-11

日本

9.0

冷位相


18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2014-2016

2023-2025

2032-2034

2041-2043

未发生

概率最大

概率大

概率最小


冷位相

冷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94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675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617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955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6505.html 

相关报道

实锤了!日本大地震已无法避免,规模不亚于3.11大地震

2022-05-01 06:52:54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日本大地震的传闻层出不穷,有地质学专家从日本地质活动中做出判断,有老人从反常的自然现象判断,还有历史学家从历史规律做出总结,总之就是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专家认为大地震即将发生。近日日本官方机构也发现了一些反常现象,或许和日本未来可能发生的大地震有些关联。


2011年“3.11大地震”之后,日本内阁设立了专门机构,用来预测日本南部近海发生的“本州南海槽大地震”。近日这一机构发布消息称,首次发现了本州南海槽陆海版块交汇处观测到了版块移动现象。日本专家表示,这一板块的移动将会引发最高9.1级的大地震,甚至可能引发数米高的巨大海啸。日本历史上记载的大地震有很多起都和这一板块的移动有关,而且这一板块的移动还有一定的规律,就是间隔时间为90-150年,而上一次大地震发生在1946年,似乎从时间来看还需要等一些年。


然而事实上根据地质学家的预测,本州南海地区的大地震爆发概率已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日本专家悲观地表示,大地震已经几乎是无法避免地将在数年内发生,日本政府对此却是毫无办法!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68V70900552BKDQ.html


日本专家预测,9.1级大地震将袭击日本,可能会造成32万人伤亡!

202205/0108:46 阳光的哥哥的美好生活企鹅号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它在过去的千百年里,给人类造成了最大的损失,最近100年里,中国境内就出现过两次巨大的地震,给国内的百姓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痛苦。跟我国比起来日本的情况更加糟糕,因为它的位置正好处于地壳的活跃地带,经常爆发地震和火山等自然灾害。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日本对地震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现如今,日本已经对地震有了一定的抵抗能力。最近几年,日本专家做了一个预测,有一场9.1级的大地震即将来袭,或将造成32万人死伤。

日本专家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大陆板块进行了更加科学的侦测,在未来的30年中,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会因为地壳的不断运动,产生更加强烈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有可能爆发一场超过9级的地震,这个消息对于日本百姓来说特别糟糕,因为他们现在的能力,根本不足以抵抗如此强烈的地震。一旦爆发开来,很多日本人将会家破人亡,他们辛辛苦苦建造的房屋,也会跟着成为一片废墟。更可怕的是,这种级别的地震还会引发巨大的海啸。汹涌而来的海水,有可能会造成更强的连锁反应。日本专家对这次地震做出了一个模拟,结果发现这次地震是一个长周期的震动,地震可以是周边的高层建筑剧烈摇晃,除了32万人的死伤之外,还有至少上千万日本居民会面临停水停电的问题。

https://new.qq.com/rain/a/20220501A026HT00


日本须全力应对下一场地震灾害:13年前日本灾难预测得到响应

已有 1963 次阅读 2018-6-15 21:0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日本地震, 海平面上升, 地壳均衡, 地震路线图, 特大地震活跃期

日本学者呼吁日本须全力应对下一场地震灾害:13年前日本灾难预测得到响应

                        杨学祥

      关键提示:在200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我们的一项研究表明,2000-2030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

震爆发时期,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我在2008年6月1日指出,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见网址)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此后发生的8.5级以上地震有:

       2010年2月14日智利8.8级地震;

       20 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

       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

        南美太平洋沿海(智利)、日本、印尼苏门答腊的大震都应验发生了,只有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和美国的西海岸还在蠢蠢欲动: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05-24 13:44 在鄂霍次克海(在堪察加半岛西部沿海)(北纬54.9,东经 153.3)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600.0公里。

        中新社旧金山8月30日电当地时间8月30日上午,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发生7级地震,之后再发生数次4.7级至5.4级余震,美国地质勘查局称未引起海啸。

       下一次8.5级以上地震在哪里?

       如果本规律正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美国和日本,日本将有连续大震发生的可能。俄罗斯为第三位。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618.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重大自然灾害周期及其动力机制。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中国地球物理2005.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355-356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8-9.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已有 7089 次阅读 2008-5-10 11:08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7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6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3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047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6514.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与4月28-30日潮汐组合对应:5月1日早报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与4月28-30日潮汐组合对应:5月1日午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3 尤明庆 周少祥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