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海温可预测全球大气甲烷变化:月亮赤纬角变化影响温室气体排放

已有 1959 次阅读 2022-3-22 07:25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海温可预测全球大气甲烷变化:月亮赤纬角变化影响温室气体排放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1999-2006年期间大气中甲烷浓度基本没有变化,对应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海水相对变冷;从2007年开始,甲烷重新恢复了增长,而且2014年以后甲烷浓度的增长速度更快了,对应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全球海水相对变暖,其中2014-2016年连续三年创全球最热纪录。

       月亮赤纬角变化影响海温和温室气体进入大气。


      近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毅团队研究发现,2010~2019年热带陆地排放对全球甲烷浓度变化的贡献超过了80%,他们还首次提出海温可用于预测全球大气甲烷变化。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值得注意的是,大气中的甲烷浓度并不是稳定变化的。在最近的20年中,1999-2006年期间大气中甲烷浓度基本没有变化;从2007年开始,甲烷重新恢复了增长,而且2014年以后甲烷浓度的增长速度更快了,“这种不稳定变化主要是由于甲烷源汇收支不平衡造成的”。研究首次发现,海温变化与南美热带地区和非洲中部在雨季和干季的甲烷排放显著相关。


      月亮赤纬角18.6年周期影响海洋对温室气体的吸收

   全球气温变化的18.6年周期

 

我们在2008年发表的期刊论文中指出,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20],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利于全球变暖

我在201414指出,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1959-1960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1960522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9.5级地震。我在2012522指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2010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我们在2008年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6月至2000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1]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形成大气和海洋潮汐南北震荡的最大振幅(南北纬28.6度之间),形成赤道和两极最强烈的冷热交换,导致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变冷,两极和高纬度地区变暖;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形成大气和海洋潮汐南北震荡的最小振幅(南北纬18.6度之间,比最大值减少了三分之一还强),形成赤道和两极最微弱的冷热交换,导致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变暖,两极和高纬度地区变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4772.html 

 1999-2006年期间大气中甲烷浓度基本没有变化,对应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海水相对变冷;从2007年开始,甲烷重新恢复了增长,而且2014年以后甲烷浓度的增长速度更快了,对应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全球海水相对变暖,其中2014-2016年连续三年创全球最热纪录。月亮赤纬角变化影响海温和温室气体进入大气。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去哪了?

       无论是二氧化碳还是甲烷,都在大气圈、海洋圈和岩石圈之间不断循环。集中在大气圈的温室气体,通过循环可以转移到海洋圈和岩石圈,也可以从海洋圈和岩石圈转移到大气圈。

       路径之一:海底藏冷效应

      赤道热两极冷是太阳能量纬度不均匀分布造成的。由于大气热容量低,大气热对流不能改变这一基本规律。海水则不同,其热容量大,热对流的传热效果十分显著。计算表明,每立方米的水和空气温度降低一度所释放的能量分别为4180000焦尔和1290焦尔,前者是后者的3240倍。这个巨大差别可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中看到。瓦伦西亚岛和赤塔同在北纬52度附近,前者位于爱尔兰的大西洋岸,属于海洋性气候,后者位于亚洲大陆内部,属于大陆性气候。虽然纬度相近,但温差在一年内的分布相差悬殊。一年内最冷和最热月份温度的差值,在瓦伦西亚只有7.9度,在赤塔则为46.1度,大于前者5.5倍之多。前者年均温度为摄氏10.3度,后者为零下3度,差值为13.3度。这说明海洋的内能多于大陆,海洋是大气热量的重要供应者。

  海水因为含有平均约3.5%的盐分,所以它的最大密度约出现在摄氏负2度左右,恰好与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很接近。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密度最大,源源不断地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使较重的海水向赤道海底运动,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冷”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冷水领域还不断扩大。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随着海洋冷水区的不断扩大和赤道海洋表层热水区的不断缩小,赤道和两极的温差也不断加大,形成中、高纬度地区的冰盖和冰川。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底藏冷效应。它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典型范例,大气中的“冷能”由此而进入海洋。冰雪反射太阳辐射,随着冰雪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能量越来越少,使大气和海洋越来越冷,冰期有一个长期的“冷积累”过程。

       温室气体在海水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冷水在沉入海底时携带大量温室气体,在低温高压下形成干冰和甲烷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036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25997.html

      火山长周期的对应关系是:火山活动峰值与全球无冰期对应,而谷值与大冰期对应,地球内能的周期性释放影响全球气候。海底火山喷发不仅喷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而且加热了底层海水,消除了使全球气候变冷的“冷源”,使海水中的CO2大量释放,这是白垩纪发生最强的全球变暖的原因。相反,伴随火山喷发的减弱,全球变暖规模逐渐减弱,海洋地层水温度不断降低,这是人为释放温室气体所不能替代的。

      巨大火成岩省形成时释放的CO2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但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巨大火成岩省有多种作用,温室效应只是其中的一种。使海洋底层水增温,这是巨大火成岩省无可替代的致暖作用。巨大火成岩省的海台和洋壳产量在白垩纪是最高的,洋壳产量的最高速度为37×106 km3/Ma(目前的洋壳产量为17×106 km3/Ma),对海洋温度的提高贡献最大。存储在海洋中的碳只要释放2 %,就将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一倍。

      海洋是CO2的储库。在1 个大气压下,海水温度从0℃ 升高为25℃,每克海水可释放约1 cm3体积的CO2,释放量与残留量的比值约为1:1。目前全球海洋溶解的CO2是大气中CO2的13倍,以此比例,海水升温25℃,大气中CO2的含量应该增加到现在的6.5倍,这表明白垩纪海洋增温释放的CO2是大气CO2浓度增高的主要来源,对应于当时间海洋底层水高于现在15℃,大气高于现在10-15℃。新洋壳生成和海底火山活动引发的海温升高和海水中CO2释放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这是人为温室效应所不能达到的,因此,这一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同样,二氧化碳在大陆地表和海底形成碳酸盐的过程也同样被人忽视,它们是全球气候变冷的重要原因,与大陆造山活动和海底扩张的火山喷发一一对应。非常明显,大气温室气体的增多形成的酸雨和海洋酸性增大都有利于碳酸盐的形成和大气温室气体的减少,并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气候冷暖周期变化是一个最可靠的指标。

       地球气候存在不可否认的自然循环:海底藏冷效应——温室气体贮存在海洋中和岩石中——冰期形成——海平面下降海洋地壳上升导致海底张裂地震和火山活动——海底火山喷发造成海洋锅炉效应——海洋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全球变暖导致的冰盖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地壳均衡导致挤压地震发生——降水增大形成酸雨使海洋酸度增大——在大陆地表和海洋底层增大二氧化碳形成碳酸盐的机会——温室气体浓度降低导致气候变冷。

http://wap.sciencenet.cn/blog-2277-1145778.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Yang Donghong,Yang Xxuexiang, Liu Cai. Global 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Indonesia[J].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6, 21(3): 1023~1027.

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2011.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 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2011, 54(4): 926-934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 (6): 1813~1818。YANG Dong-hong, YANG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4. 杨冬红, 杨学祥.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6.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7. 杨冬红. 2009.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D][博士论文].长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Yang Dong-hong. 2009.Tidal Period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sasters Prediction[D]. [Ph. D.thesis]. Changchun: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8. 杨冬红, 杨学祥.2013.a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8(1):58-70。

Yang D H, Yang XX. 2013a.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8(1):58-7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73139.html


相关报道

地球要“大降温”?南大洋正在疯狂吸碳,科学家:这不是个好兆头

2022 02/13 14:58  军史长廊 企鹅号


      近年来,关于地球变暖还是变冷的争论从未断过,其主要是有两种观点,其一是因为温室气体的不断排放,导致森林面积开始减少,进而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开始持续变暖;其二是太阳黑子的活跃度已经进入低谷期,导致太阳到达地球的光和热减少,未来地球或将进入长达30年的小冰期,地球面临大降温。

      据悉,此前科学家发现南大洋内部正在疯狂吸碳,地球变暖可能是“假”的,2022年气候或将大变,科学家表示,这不是个好兆头。此前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但如今地球又出现一个天然吸碳区,这将意味着未来气候将会出现大逆转,科学界为此非常担忧。

      美国NASA曾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他们在利用航空技术对大气中的含碳量进行数据收集后发现,南大洋区域的碳净通量开始暴涨,尤其是冬季的放气量更是少的可怜。那么南大洋为什么会突然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呢?

      地球上的海洋相当于是个巨型“二氧化碳库”,由于海洋和陆地占比严重失衡,进一步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过高。在此基础上,南大洋的吸碳含量比例已经达到了40%,是地球温室气体的最大“吸存槽”,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海洋表面终年盛行的西风。

      南大洋是唯一一个完全环绕地球的海洋,也是地球上唯一一个没有被大陆分割的海洋,其总面积达到了2032.7万平方公里。一直以来,南大洋都有“咆哮西风带”的称号,狂啸的西风搅动了海面翻腾的浪潮,进而让二氧化碳被卷入表层海水中。

      此外,由于海水辐合,南大洋海面形成了一种呈逆时针旋转的巨大漩涡,在漩涡和逆流的带领下,二氧化碳被径直送到亚热带水域,被深海的绿植吸收。

      事实上,从热能守恒定律来讲,海洋大量吸碳并不能意味着地球二氧化碳会减少,只是因为地球碳含量过高,而这也是一种循环的过程。专家表示,海洋承担了太多人类的“恶果”,地球上过剩的能量最终都会回到海洋,当地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便开始上升,气候降温,海洋便开始疯狂吸碳。

      总之,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工业文明发展的同时,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如今地球多处火山出现异象,无不在警示我们保护环境。

https://new.qq.com/omn/20220213/20220213A056P300.html


地球要大降温?南大洋正在疯狂吸碳,年吸碳量约比释放多5.3亿吨 

2022-02-10 08:46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以至于各种反常天气频繁出现。2021年全球各地发生的自然灾害,多少都跟全球变暖有关。


全球变暖在不断加剧


      虽然各国都在尽力降低碳排放量,但短时期内,全球的碳排放仍将保持增长状态。这意味着极端天气将变得更加频繁,人类需要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准备。

      不过在这种发展态势下,科学家却发现了一个反常的情况,地球上存在反常吸收碳的区域,而且吸收的二氧化碳还不少。这似乎将抑制全球变暖的加剧,大气中碳含量太高,就会导致保留住太多太阳辐射热量。

      而地球在吸收二氧化碳,就代表会出现降温,只要地球不断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碳含量就会越来越低。大降温真的会发生吗?不可否认的是,地球变暖还在持续。

      从气候中心公布的数据可以得知,2021年国内平均气温10.7℃,是1961年以来气温最高的一年。高温天气并不只出现在国内,在全球很多地区,都因为高温天气导致气温高于往年,一些地区还出现大规模强降雨 。


南大洋每年从大气中吸收5.3亿吨二氧化碳


      纵使气温在缓慢升高,地球上一些自发调节机制,也在限制大气温度的进一步增长。比如说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达到降低大气碳含量的结果。地球上出现吸收碳的反常现象,跟陆地上的植物没多大联系。

     根据NASA一项研究结果,南大洋吸收碳的量比排放量更多。观测结果显示,南纬45度以南的区域,每年都有很大的碳净通量,夏季碳的吸收量很高,冬季相比其他地区碳排放量更少。

      南大洋每年吸收的碳比释放的量多5.3亿吨,计算结果表明,海洋中的二氧化碳,40%是南大洋从大气中吸收的。既然南大洋在不断吸收碳,为何大气中碳含量还在不断上升呢?

      原因不难得知,南大洋每年都吸收了很多二氧化碳,然而其他地区的碳排放量显著更多,还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纵使南大洋每年吸收了5.3亿吨二氧化碳,相对于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没法起到逆转的效果。

      要真正解决大气中碳含量增加的问题,还得依靠人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只有从源头上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才能实现碳排放中和。不过自然调节也不是没有能力显著降低地球温度,比如说太阳活动显著减弱。

  

      调控天气就能做到控制全球气候变化


      地球上的光和热来自太阳,太阳活动减弱,地球接收的热量就减少了,温度自然也就降低下去。如果太阳活动显著减弱,地球温度还可能大幅降低。人类要解决的问题将不再是全球变暖,而是全球变冷。

      一种人为调节地球气温的方法是,在太空部署大量反射镜,将太阳的光反射回去,这样地球的大气温度将降低不少。人类之所以担心全球变暖,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能力应对带来的极端天气,这也是人类的能力跟自然相比太过弱小的体现。

      高等文明必然会经历弱小的时期,在还未发展成有足够能力保持不会因为自然原因灭亡的文明之前,人类面临的灭亡原因,都将是很大的阻碍。或许几千年后人类就能做到可以自由调控天气了,能够调节天气,那么气候变化也将不再是问题。

      地球上的物种因为气候变化经历过多次大灭绝事件,人类如果能改变这样的结局,才能有机会成为一个星际物种。

https://www.sohu.com/a/521012040_10014671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27275.html


相关报道

全球甲烷增长速率变化:热带排放贡献超80%

 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3/21 12:43:07选择字号:小 中 大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甲烷浓度增加了一倍多,甲烷加倍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在全球变暖中贡献约20%。

      近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毅团队研究发现,2010~2019年热带陆地排放对全球甲烷浓度变化的贡献超过了80%,他们还首次提出海温可用于预测全球大气甲烷变化。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甲烷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84倍


       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中国和美国联合发布了《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提到“甲烷排放对于升温的显著影响,加大行动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是21世纪20年代的必要事项”。

       论文作者之一刘毅表示,在20年尺度范围内,甲烷的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84倍。甲烷的寿命仅有8-11年,约为二氧化碳的十分之一,其减排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抑制全球升温过快的目的。此外,甲烷也影响着对流层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臭氧浓度的变化。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AR6)中,IPCC在预警全球升温的严峻形势外,也首次阐述了甲烷排放控制对减缓气候变暖以及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大气中的甲烷浓度并不是稳定变化的。在最近的20年中,1999-2006年期间大气中甲烷浓度基本没有变化;从2007年开始,甲烷重新恢复了增长,而且2014年以后甲烷浓度的增长速度更快了,“这种不稳定变化主要是由于甲烷源汇收支不平衡造成的”。论文作者之一、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博士研究生朱思虹说。

      朱思虹进一步解释道,甲烷的排放源主要分为煤炭和油气、农业、牲畜、垃圾填埋等人为源和湿地、内陆淡水、生物质燃烧、冻土等自然源。目前研究普遍认为近十几年甲烷的增长是由于排放增加造成的,其中热带作为重要的排放源地,其排放变化会显著的影响大气中甲烷浓度增长率的变化。

      甲烷主要是由土壤中的产甲烷菌在厌氧环境下产生,热带降水充足,分布着大量的自然湿地和淡水生态系统,为甲烷菌生产甲烷创造了良好的厌氧环境。论文第一作者、爱丁堡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博士冯量指出,研究数据测算表明,热带每年排放的甲烷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60%,在2010-2019年的排放变化可以解释同时期约84%的大气甲烷浓度增长率。


      天地一体化新方法填补空白


      大气甲烷浓度观测是精确评估全球和地区甲烷排放的关键环节。据刘毅介绍,目前全球地面观测网的观测站点分布比较稀疏,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提供的观测信息十分有限。

     “卫星遥感观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点,但是2010~2020年间研发的温室气体卫星受限于观测覆盖范围不足,同时还受到云和气溶胶的影响,数据不够完整。”冯量说。  如何利用现有的观测预报手段预测大气甲烷浓度变化?刘毅说:“这个问题比较困难,目前还是一个研究空白。”

      为了填补这个“空白”,研究人员利用日本碳监测卫星甲烷观测数据,结合碳同化模型采用天地一体化新方法。

      冯量表示,传统的研究方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通常是使用观测、统计方法或者地面模型计算单一源的排放。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因为各个研究的重复计算而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同时这种方法还有一定地时间滞后性。

      碳同化系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利用卫星、飞机和地面观测大气浓度信息反推出甲烷的排放总量,这种方法很大程度提高了排放总量评估的不确定性。由于结合了近乎实时的浓度观测信息,可以更加高效地为减排政策提供科学支撑。

      在新方法的支持下,研究首次发现,海温变化与南美热带地区和非洲中部在雨季和干季的甲烷排放显著相关。

      以南美洲热带地区为例,该地区东北部降水与热带北太平洋和大西洋赤道东部的海温异常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西南地区的降水与热带北太平洋的海温变化是负相关的。

     “这种偶极子结构已经被证实与热带的大气环流相关,降水的变化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进一步影响了甲烷排放的变化,因此当前的海温预测技术可以进一步帮助预测该区域的甲烷排放,” 冯量说。


        期待多角度全面评估


      2021年,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国控制甲烷排放行动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安排和打算,包括开展甲烷排放控制研究,推动出台中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加强重点领域甲烷排放的监测、核算、报告和核查体系建设,鼓励先行先试,加强国际合作。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正在研制新一代甲烷观测卫星,计划开展国际组网观测,再结合无人机以及地面观测网等多平台观测优势,多角度、更全面评估甲烷排放。

     “2021年9月发射高分五号02高光谱卫星正在测试阶段,即将提供观甲烷测数据,未来新一代碳卫星TanSat-2和即将入轨的大气监测卫星(DQ-2)将具备高精度高分辨率甲烷观测能力,助力全球甲烷收支评估。”刘毅说。

      审稿专家认为,本文使用模型和卫星观测来评估甲烷的区域排放量,重点介绍了对全球甲烷排放贡献更大、对全球甲烷排放变化贡献更大的热带陆地区域。这些地区的排放量与2010-2019年期间的温度和降雨量变化以及海表温度(SST)[GYL1] 变化有关,热带SST和热带甲烷排放之间的这种联系可能为未来甲烷增加提供某种程度的潜在可预测性。本文的结果表明,热带海温模式可能为甲烷排放提供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这可能有助于管理未来的排放。

      刘毅表示,目前国际上对中国甲烷排放及其变化问题仍未达成共识。未来,团队将进一步利用多平台观测数据提供更加精确的中国甲烷排放评估结果,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28989-z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3/475983.s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0483.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2年3月21日晚报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2年3月22日早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2 杨文祥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