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尼娜”来了,今冬会是寒冬吗?专家为你解读
2021年10月30日 16: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 郑志海解读:
今年的这种情况主要我们现在考虑就是“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可能会对我们今年冬季还会有一些相对去年的时候可能会有更明显一点的这么影响的一个特征,所以考虑冷空气的活动相对来说比较频繁,势力也是比较强的,同时我们考虑可能在“拉尼娜”的这种影响下,这种季节内的冷暖波动会比较大,阶段性的这种特征会相对比较明显一些。
http://www.hi.chinanews.com/hnnew/2021-10-30/4_145418.html
||
受强冷空气影响,2021年1月7日清晨,锡林浩特市气温-37.8℃,破21世纪最低记录。由于冷空气活跃,过去的一个多月,大家可谓在气温“跌跌不休”中度过。寒冷已成为常态。
我们多次指出,2020年2月南极海冰面积达到极小值,德雷克海峡通道扩大导致秘鲁寒流减弱,厄尔尼诺指数处于较高值;此后南极海冰面积不断增大,将在9月达到最大值,使厄尔尼诺指数快速下降。强潮汐加快了这一进程。拉尼娜和冷冬的出现是这一进程的必然结果。
2020年拉尼娜事件敲响了气候变冷的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48267.html
|||
2020-2021年冬季我国将出现强极寒
杨学祥,杨冬红
相关条件:
一、学者赵得秀预测,2019年和2023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使我国发生极寒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导致地球接受太阳能量变小。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本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和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和57万km;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和2000年)分别缩短了76和44万km。2000~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12]。
三、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所以,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十年变暖停滞(对应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中间十年变暖持续(对应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后十年变冷高峰(对应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四、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2020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17世纪以来从未出现。
2014-2015年的最热值与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得关注,2023-2025年的最冷年与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更值得关注。
2015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包含两个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一个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其中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变暖停滞,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最热年出现,而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类似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1968-1970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20世纪70年代变冷高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42099.html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
2016-2017年拉尼娜事件敲响了气候变冷的警钟!
极热之后是极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44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813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84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384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38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9041.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