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01-0708:07
冷透了!
1月6日,我国已经进入此次寒潮过程中的核心降温时段。这一天里,不少人嚷嚷“冻哭”了。值得注意的是,预计6日晚到7日晨,全国会有15个省会级城市创下今冬气温新低,一场全国气温探底大赛即将拉开帷幕。
近日,内蒙古部分地区最低气温跌至零下40摄氏度。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锡林浩特综合维修段积极应对寒潮来袭,全力确保旅客出行。新华社发
近日,寒潮成为了网友高度关注的话题,不少人也抛出了这样一个疑问:“新闻里不是常说全球气候变暖了,为什么寒潮还这么凶猛?”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接受采访时表示,“并不是气候变暖,就没有寒潮了。”
专家声音
气候变暖导致气候更加不稳定
实际上,气候变暖导致了气候更加不稳定,暴雨洪涝、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其中,寒潮也是一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因此,冬季平均温度比常年偏高,极端的寒潮天气过程,两者同时存在正是气候变化典型的响应。
“我们要高度重视气候变暖带来的气候风险。”宋连春说,比如强寒潮会影响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做好足够的应对措施。
他提醒,全社会一定要树立气候风险意识,要提早防范、提早应对气候灾害带来的风险,减少损失。
科学研究
气候变暖导致冰冻圈灾害增加
冰冻圈是地球表层的水以固态形式存在的圈层,包括冰川、冰盖、冻土、海冰等,储存着全球77%的淡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丁永建团队与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单位科研人员合作,通过对大气冰冻圈、海洋冰冻圈和陆地冰冻圈的范围、特征和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冰冻圈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指出了冰冻圈退化会导致冰冻圈灾害增加。此外,该研究还提出了冰冻圈灾害的预防和减轻的应对方案,为全球冰冻圈变化及应对提供了科学参考。
近日受寒潮影响,黄河山东段全线出现流凌。新华社发
研究表明,过去几十年来,霜冻、冰雹随着气候变暖呈减少趋势,但昼夜温差变化增大会导致霜冻增加。与冰雹类似,冻雨频率在统计上随气候变暖而减少。此外,北半球在未来会呈“暖北极、冷大陆”的模式,因而冬季寒潮的影响会增加。考虑到人口数量和财产的增加,大气冰冻圈灾害损失在未来会增加。
研究中称,气候变暖使积雪范围呈减少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暴雪的频率降低,在有些地区,暴雪频率反而增加,说明未来暴雪灾害更有可能增加。受到春季温度升高的影响,很多地区的雪崩风险会增加。受到积雪融化时间提前和降水增加的影响,积雪洪水在未来仍可能会是重要的灾害。
该研究还介绍了冰冻圈灾害的减缓措施。对于大气冰冻圈灾害,需要加强短期天气预报能力,部分地区的冰雹减灾可以通过人影工程来实施。海洋冰冻圈的减缓措施需要发展海冰和冰山的高精度监测方法并建立数据库。陆地冰冻圈的灾害减缓需要加强监测。
一个问题
气候变暖,今冬为何还这么冷?
从过去几十年全国冬季平均气温来看,整体呈增暖的趋势,并且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数冬季气温都较常年同期偏高。但这两年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气温都出现了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的现象。
气候受多重因素影响。对此,宋连春表示,今年冬天比较冷的原因,主要是“一南一北”两大因素导致的。
第一就是北极海冰。
北极可以说是冷空气的老家。“去年秋季,北极海冰为历史上第二少。”他说,海冰少,就意味着北极温度高。北极上空的极地涡旋,本来起着将冷空气锁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北极温度升高,海冰减少,极地涡旋就会减弱,冷空气会随之南下。这是强寒潮发生的背景。
北极海冰监测,2020年9月北极海冰范围异常偏小,北极海冰达历史第二少。
从监测情况看,这个冬天北极的极涡比较弱,非常有利于冷空气从高空一路南下入侵。
极地冷空气南下会有两个走向——欧亚或北美洲。目前来看,今冬北美洲气温并不低,冷空气偏向欧亚地区,包括我国在内的欧亚地区降温幅度很大。
第二个原因是赤道中东太平洋目前处于发展盛期的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冬季气候有明显影响。
宋连春说,一般而言,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全球暖冬概率较高;受拉尼娜事件影响,冬季全球温度偏低的概率较大。
拉尼娜事件会有利于冷空气从高纬度地区南下,同时,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也会发生变化,难以阻挡冷空气南下。
1月6日,全国低温站点排名TOP10。图据中国气象局微信公众号
宋连春表示,1月中旬后期开始,部分地区的气温会逐渐回暖到接近常年同期,2月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的概率较大。
他说,目前冬季还未过半,还不能说今年冬季是近年来最冷的冬季。
封面新闻 王萌 综合新华社、《中国科学报》、中国天气网、“中科院之声”等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8184388086637000&wfr=spider&for=pc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