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地核的高温能量来源在哪里:引力坍缩或重力分异?

已有 8819 次阅读 2019-6-4 18:41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地核热能, 引力坍塌, 重力分异, 差异旋转

地核的高温能量来源在哪里:引力坍缩或重力分异?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

重力分异是没有高温下的分异,例如宇宙尘埃团的缓慢沉降。热分异是考虑高温熔融条件下的分异,并且陨石撞击可能影响地球的成分变化。

均匀地球模型中轻物质和重物质都均匀地分散在全球。重力分异使重物质向地心集中,转动惯量变小,自转变快,位能变小转,变为地核的热能;重力分异使轻物质上升到地表,转动惯量变大,自转变慢,位能增大,根据能量守恒,热能将急剧减少,补充位能的增大,从而导致地壳地幔降温。这就是说,重力分异导致地核自转变快温度增高,重力分异也导致地壳地幔自转变慢温度降低,大冰期的形成也有重力分异的贡献。

重力分异和角动量交换的交替转换过程并未停止,大约3亿年重复一次,与大冰期和温暖期转换相对应,周期发生的巨大火成区就是证据(见表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0216.html


相关博文

地核的高温能量来源在哪里,会传导到地面吗?

原创星辰大海的种花家2小时前

地底下是热的,这我们从中学地理课本中就有学到,当然教课书上也有说明地下为什么那么高温,不过就是一笔带过,咱来补充说明下这高温到底是怎么来的!

一、地球内核的高温到底是怎么来的?

内核的高温来自两个方面,当然毫无疑问都是来自形成地球的过程或者其中的元素!

1、引力坍缩能

这一点也许不太容易理解,但只要理解能量守恒即可理解地球的引力坍缩能来自哪里,即一片星云在坍缩成地球的过程中,其角动量是守恒的,但地球自转并不足以全部消耗角动量,因此在坍缩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角动量以引力坍缩能的方式在释放出来,坍缩前的星云质量越大,那么最终导致的内核温度也越高,比如:

地球直径为:1.27万千米,内核温度约为:6000℃

木星直径为:14万千米,内核温度约为:36000℃

这表示天体的质量越大,内核的温度也会更高,当然这将是未来恒星内核聚变的基础

欧南天文台发现的原始恒星盘周围的行星积盘,同心圆表示行星正在形成!

地球形成之初时正在清理来自轨道上的小行星!这是行星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2、放射性衰变

地球内核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放射性衰变,可能有朋友对放射性衰变并不十分了解,但肯定知道嫦娥四号所携带的核电池!核电池也称同位素电池,利用的是放射性材料衰变,利用温差发电或者电离气体或者直接收集带电的高能粒子等获得电能!但地球内部并不需要发电,但它产生了地球内核高温的大部分热量!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占了内核热量的80%!可能这点会超出部分朋友的意料!

二、内核那么热,跟我们人类有关系吗?

地球内核的高温不会永远存在,因为放射性元素都会有一个半衰期,过了这个时间能衰变的物质总量只剩下了一半,地球已经诞生45亿年,即使是U238的半衰期接近45亿年,那么到现在也只剩下了一半,科学家预计地球内核约在23亿年后逐渐冷却,这将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

地球的高温是内核与外层之间的金属保持液态的重要原因,而液态金属的流动则与地球发电机效应密切相关,而发电机效应则是产生来以保护地球的磁场决定性的因素!

因为太阳的辐射以及日冕层活动会将大量的高能粒子抛洒向宇宙空间,作为距离太阳第三近的地球在面对太阳高能粒子冲击时,首当其冲的就是地球的大气层,当然现在有磁场保护,绝大部分的带电高能粒子已经被隔离在磁场以外,因此才能免受大气在过去漫长的时间中被无情剥离!但很明显火星就没有那么好运,因为火星直径才6800千米左右,并不能有效保证内核热量散失,因此现在的火星只有一个1%地球大气压的主要含二氧化碳大气层!

三、地球内核的热量会传到向地面吗?

地表主要热量来自太阳的慷慨给予,当然内核热量也会朝着地表慢慢传导,但这速度极慢,宏观意义上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各位所了解的井水大致恒温也不是地热的原因,而是地表的热量难以传导到数十米深的地下,因此保持了大致恒温!但更深的地下,显然就会存在岩石层的压力导致的高温因素!

地球冷却的重要因素就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不足以支撑传到所流失的温度,因此温度下滑是一个整体因素,当然还有数十亿年,您会为此而睡不着觉吗?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BSt3gP


天文周期与地质旋回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已有 208 次阅读 2019-6-4 10:44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天文周期地质旋回气候变化热分异重力分异   推荐到群组  

                            天文周期与地质旋回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杨冬红1,2杨学祥3

吉林大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长春 130026

吉林大学 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6

吉林大学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 1300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9774228)部分成果

摘要:火山活动主要受地球内部能量间歇性释放所控制。对作差异旋转的内核而言,银河年周期改变太阳辐射量和太阳系速度,影响核幔角动量交换和壳幔能量交换,造成热幔柱喷发和强烈岩浆活动,控制了核幔边界到地表的能量交换过程。地球减速运动将释放出巨大能量。这是天文周期与火山活动一一对应的原因。原文发表在《地质论评》199945卷(增刊)“火山作用与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重力分异不仅使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而且使地壳地幔变冷,地核变热,能量集中在地核,对大冰期有重要贡献,与地球地质旋回和天文周期相一致。气候变化必须有天文周期和地质活动的参与,这是地球历史规律所确定。

关键词:火山旋回,银河年周期,差异旋转,热幔柱,热分异

 

1.   火山活动与银河年周期的对应关系

 

6亿年以来北美火山活动有明显的近似为3亿年的银河年周期变化。与人预料相反,其峰值对应远银心点的温暖期,其谷值对应近银心点的大冰期。据CoffinEldholm1993)海洋考察结果,巨大火成区所显示的大陆溢流玄武岩和大洋溢流玄武岩的喷发强度也有相同的周期变化。伴随太阳系由远银心点向近银心点的运动,溢流玄武岩的喷发强度逐渐减弱。与之相对应,近1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15oC,气温冷却了10~15oC。异常高温、火山喷发和热幔柱活动与银河年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在白垩纪最为明显。

Whyte指出,在过去4.5亿年中地球旋转速率、地磁轴视极移、洋脊的活动、海平面和气候变化有伴随出现的现象。地球旋转加速时期主要对应了正极性时期,而旋转减慢时期主要对应了负极性时期,前者如志留纪至早泥盆纪和中生代,这阶段由于地球旋转速度加快,使地磁极具正极性、洋脊活动增强、全球性海侵和古气候变暖。自晚泥盆纪至二叠纪和新生代,是地球旋转速度减慢时期,表现为负极性为主、洋脊活动减弱、全球性海退、气候剧烈变化和出现大冰期。这些资料表明,在几亿年时间尺度上,各种地质旋回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存在,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相对应。我们讨论了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构造运动、地磁极性倒转和灾害性气候相互对应的地球物理机制。


1  5亿年来朔望月天数的变化[据任振球, 1990 ]

Fig. 1  The change in number of days in synodic month in recent 5 hundred million years [after Ren, 1990 ]

 

地球自转在4亿年中除了有逐渐减少的长期趋势变化外,还有叠加在其上的周期变化。当月球离地球很近时,朔望月天数将会变化得很快[16]。任振球认为,古地球自转可能存在间隔2亿多年的准周期,其原因可能与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等因素有关,图给出了朔望月天数变化所表示的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曲线。从图1中可以看出,1.4亿年中生代,地球自转速度处于高峰;2.3亿年前二叠纪,地球自转速度处于低谷。

比较图1和图2,其形状的相似性表明地球自转与火山活动的相关性:自转加速对应火山活动高峰,自转减速对应火山活动低谷。白垩纪后地球自转速度的急剧变化在火山活动曲线上没有表现,其原因可能与地核重力分异、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等突发因素有关。


2  北美火山活动曲线[ Engel and Engel, 1964]

Fig. 2  The cure of volcanic activity in North America[after Engel and Engel, 1964]

 

地球的重力分异能够产生的圈层差异旋转,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慢,使地核自转变快;圈层角动量交换使动能变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快,地核自转变慢。通常所说的地球自转速度,实际上就是地壳的自转速度,它在重力分异中是一个减慢的过程;在角动量交换中是一个加快的过程。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以前的重力分异模型是一次完成的,事实上,地球的重力分异和角动量交换过程可以通过多次反复来完成,形成地壳自转减速和加速的周期转换。

根据地质和气象等综合数据,表1给出地球自转周期、地质旋回、气候变化、万有引力常数G变化和地磁变化的对应规律,地球自转变化曲线和火山活动变化曲线相对应。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地壳相对地核自转减慢对应地磁反向,地壳相对地核自转加快对应地磁正向,这一现象的发现为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影响地磁反向提供了证据。

 

1  地球自转周期、地质旋回、气候变化和地磁极性倒转[1,2,16]

Table 1  Earth’s rotation periods, geological cycles and geomagnetic polarity reverse [1,2,16]

地质界线

新生代/现在

中生代/新生代


侏罗纪/白垩纪

古生代/中生代

石炭纪/二叠纪

下古生代/上古生代

年代/102Ma

0

 

0.65

 


 1.36

 

 2.25

 2.80

 3.45

万有引力

常数变化

最小

 



最大

 


最小

 


太阳辐射

最小



最大


最小


地壳自转

减慢



加快


减慢


火山活动

喷发最弱

喷发中等

喷发最强

喷发中等

喷发最弱

喷发中等

海陆变动

大陆为主最大海退

由主要是海变为大陆

最大海侵

由主要是大陆变到海

大陆为主最大海退

由主要是还变到大陆

气候变化

第四纪大冰期


温暖期


石炭二叠纪大冰期


陆海分布类型

大陆集中在北极


大陆分散在赤道


大陆集中在南极


造山作用

生物灭绝

第三纪大褶皱


白垩纪恐龙灭绝


石炭二叠纪大褶皱


地磁极性

反向


正向


反向


 

理论模型研究和实际测量表明,地球内核自转较快,地壳和地幔自转较慢,形成地球内外圈层的差异旋转,核幔边界不仅是热交换边界,而且是圈层角动量交换的边界。圈层角动量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快,内核自转变慢,部分动能转化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这是地球自转加速对应大规模热幔柱喷发的原因。

 

2.   太阳系运行速度变化产生的能量变化和万有引力常数G变化引起的能量变化

 

    Dirac1938BransDicke1961Shapiro1971Hoyle1972都认为万有引力常数G随时间变化而减少。据Steiner1967)的计算,G还有空间上的变化,在远银心点比在近银心点增加5%,使远银心点处日地距离减少5%,太阳辐射增加35%,日月引潮力增加20%,这是远银心点处白垩纪全球温暖期产生的地球外部原因。    

 

3.   地外天体撞击带来的能量

 

20世纪60年代,对月坑的研究揭示出这些坑是由于在距今约45亿年时大量天体的撞击而形成的。此后,撞击的次数很快地减少。撞入地球的大物体在地球内部会产生巨大的热量从而将那里的宇宙尘熔化。这样形成的熔融区——位于地下约200400km的深处,称为岩浆洋——在几百万年期间内都是活动的,并引起火山喷发。1996年人类亲眼目睹了彗星撞击木星事件,表明彗星对地球的可能威胁。据欧阳自远和王世杰的研究,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一颗直径约10km的小行星以20km/s的速度撞击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海域,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万吨TNT爆炸产生的能量,约为广岛原子弹威力的500万倍。

在远银心点处G值增大5%,太阳系半径收缩5%,这自然使彗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增大5%。彗星撞击使大量海水和NaCl立刻汽化升入高空,NaCl在紫外线辐射下光解为钠离子和氯粒子,氯粒子破坏臭氧层,过量紫外线穿透大气层使大量生物灭绝。

 

4.   火山活动的环境效应

 

人们只注意到了火山活动的短期降温效应(火山灰遮蔽阳光产生阳伞效应),但长周期的火山活动却与温暖期相对应。海底火山活动对全球气候有重大贡献。

首先海底火山喷发可以造成深海热对流。海洋底层水为什么降温?“冷”显然来自大气而不是海底。海水的密度在-2oC最大,接近海水的结冰温度。两极的海洋表面冷水密度最大且富含CO2,它们源源不断地沉入海底,并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扩展到赤道,形成海底巨厚的富含CO2的冷水层。实测结果表明,海洋深层的温度分布基本是均匀的,最冷的海底温度约为-0.25oC,出现在60o~70oS的南极大陆附近。在海底火山喷发的间歇期,冷水和CO2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太阳热能侵犯不到这个领域。随着海底冷水层的不断扩大,海洋温度不断降低,冷水层逐渐扩大到中、高纬度的海水上层,把赤道海洋表面的热水层限制在对全球气候无足轻重的地位(热水在上,冷水在下,不能形成有效的热对流)。海洋是大气的重要热能供应者,冷却的海洋使中、高纬度的大陆降温并为北极冰盖扩展而来的冰川所覆盖。冰雪反射太阳光。大气中的CO2被转移到海底,减弱了温室效应。这两个因素使大气温度进一步降低,最终形成冰期。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底藏冷效应,它是关闭温室效应的按钮。显然,冰期是“冷”在海洋长期积累的结果。从海洋底层水温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全球气候的变化。

由于核幔差异旋转,远银心点附近最大的太阳辐射量加强了核幔角动量交换,变旋转动能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超级热幔柱在赤道区核幔边界(此处角动量交换最强烈)产生,在赤道区海底扩张带或热点喷发,加热海水,形成赤道和两极间的海洋整体热对流。计算表明,120Ma前形成翁同爪哇海台的海底火山喷发,可使全球海水增温33oC。我们称之为海洋锅炉效应。海水增温和海洋整体对流使两极温度上升到冰点以上,火山活动和海水变暖释放大量CO2增强温室效应,是启动温室效应的按钮。随着反射阳光的冰盖融化和产生温室效应CO2的增加,最终形成全球的无冰气候。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

 

其次,火山活动喷出的卤素破坏了臭氧层,使大量紫外线直射地表,这不仅是地表热能增加的原因,而且是大规模生物群体灭绝的原因。据Huffman的计算,1000km3熔岩要释放1.6×1013 kgCO23×1012kg的硫和3×1010kg的卤素(能破坏臭氧层)。一个巨大火成区的累积过程要发生上千次这样的喷发,它使现代人类造成的污染物产生的影响相形见绌。据马宗晋等的研究,南半球是大洋中脊集中且不断扩张开裂的热半球,南半球海底火山的排液排气作用对南极臭氧洞的形成有不容忽视的贡献。

地磁场对大气层有保护作用。在地磁极性转换时期,地磁强度变弱甚至完全消失,轰击地表的宇宙射线增强,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直射地表,破坏大气层和臭氧层,造成大量气体逃离大气层。臭氧层和电离层吸收太阳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使地球生命免受伤害,同时也吸收太阳辐射能的9%。这是地磁减弱、臭氧含量降低、地表增温和生物灭绝一一对应的原因。有证据表明。地磁减弱时期就是火山活动强烈时期,并发生相应的生物灭绝事件。对比Milanovsky1997)给出的地磁强度变化曲线、Frakes1979)给出的全球温度变化曲线和Engel等(1964)给出的北美火山活动曲线可知,火山活动谷值的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都是地磁强度的峰值;而火山活动峰值的中生代温暖期对应地磁强度的谷值。这表明强磁场阻碍了太阳能量进入地磁层;地核能量大规模释放所产生的火山喷发降低了地磁强度。近日点的近动使臭氧洞在南北极之间变换,周期为一万年。

 

5         天文行星热分异过程

 

     2017-11-28 22:12haibaraemily 发表于的文章指出,在太阳系最初形成的时候,地球还没有成型,还保留着太阳系最原始的元素构成。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地球上的岩石成分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928《自然》(Nature)杂志的封面故事,就用两篇方法迥异的研究,描述了一个也许曾经发生过的过程——或许,是地球早期的熔融和气化作用,蒸发掉了一部分原始的成分。

行星最初形成的时候,会在放射性元素衰减和外界密集的撞击之下被不断地加热。在这个过程中,较大的岩质行星接受的热量足以熔融自身,分离行星内部的物质。结果是,较重的元素(比如铁和镍)向中心下沉形成内核;相对较轻的硅酸盐成分就上来形成原始幔层,最终形成从内到外密度逐渐变小的核幔壳分层结构。这就是行星的热分异。



行星热分异过程。制图:haibaraemily

 

内太阳系的四个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是经历过热分异、外层以硅酸盐成分为主的岩质行星。当然,实际的分层情况更加复杂,远不止简单的核幔壳三层。对地球而言,通常我们把金属地核以外的硅酸盐质地层统称为全硅酸盐地球(bulk silicate earthBSE)。很显然,经历了热分异的硅酸盐外层的成分比例会和行星形成之初近乎匀质时的成分有变化。

 

6  重力分异过程及相关问题

 

全球变化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过程,由众多简单的过程叠加而成。最近研究发现,当一个均匀的自转地球通过重力分异变为一个分层的差异旋转的地球,质量向地心集中将导致地球转动惯量变小,地球自转应该变快,可是地球表象并非如此。理论推导和实际测量表明,由于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上升轻物质西移,下降重物质东移,地球表层自转变慢,地核自转变快,形成地球各圈层的差异旋转。给人的表面现象是,地球在重力分异后自转变慢,地核的自转变快被掩盖了,总体的转动惯量变小被掩盖了。潮汐摩擦导致的地壳自转减慢又加强了这一假象。

 

7热分异和重力分异的差别

 

重力分异是没有高温下的分异,例如宇宙尘埃团的缓慢沉降。热分异是考虑高温熔融条件下的分异,并且陨石撞击可能影响地球的成分变化。

如图5所示,均匀地球模型中轻物质和重物质都均匀地分散在全球。重力分异使重物质向地心集中,转动惯量变小,自转变快,位能变小转,变为地核的热能;重力分异使轻物质上升到地表,转动惯量变大,自转变慢,位能增大,根据能量守恒,热能将急剧减少,补充位能的增大,从而导致地壳地幔降温。这就是说,重力分异导致地核自转变快温度增高,重力分异也导致地壳地幔自转变慢温度降低,大冰期的形成也有重力分异的贡献。

 



 热分异和重力分异导致能量向地核集中地壳地幔变冷自转变慢

 

重力分异导致的地球各圈层位能变化

 

名称

 

 半径

 (km)

  密度

g/cm3

重力位能

1029J

位能差

1029J

内核

0-1217

5.52

-0.8362

-2.25

过渡带

1217-1357

5.52

-0.6125

-1.47

外核

1357-3485.7

5.52

-160.128

-272.12

下地幔

3485.7-5701

5.52

-1689.40

312.27

上地幔

低速层

5701-5951

5.52

-492.606

249.14

上地幔

岩石圈

5951-6336

5.52

-862.733

481.55

下地壳

6336-6351

5.52

-38.1247

24.30

上地壳

6351-6371

5.52

-51.4172

34.13

全球

0-6371

5.52

-3255.85

785.50

 

结论:重力分异不仅使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而且使地壳地幔变冷,地核变热,能量集中在地核,对大冰期有重要贡献,与地球地质旋回和天文周期相一致。

 

结论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具有长期减慢的趋势和周期波动的规律,本文讨论了地球自转的规律和机制。

潮汐摩擦是导致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主要原因。潮汐摩擦导致的地壳自转减慢,使日长每世纪增加2.3±0.1ms。潮汐摩擦是导致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的原因,特别是地壳地幔和内核的差异旋转。

重力分异造成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使地壳和地幔自转速度长期减慢,核幔角动量交换将地球动能转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快。这是地球自转加速对应大规模热幔柱喷发的原因,地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重力分异导致的地球转动惯量减少是地球自转速度长期加快的非潮汐因素,它引起的相关效应不能忽视。

重力分异不仅使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而且使地壳地幔变冷,地核变热,能量集中在地核,对大冰期有重要贡献,与地球地质旋回相一致。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是由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单一因素不能给出其变化的合理解释。对多种因素建模分析和准确计算,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由此可见,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研究,对定量评价和研究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References):

[1]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2, 27-33,79,120-122, 196-198.

Yang X X, Chen D Y. Geodynamics of the Earth’s differential rotation and revolution. Changchun: Jilin University Press (in Chinese), 1998, 2, 27-33, 120-122, 196-198.

[2]       Steiner J. The sequence of geological events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Milk Way galaxy. Jour. Geol. Soc. Australia. 1967, 14: 99-131

[3]       王家骥用类星体光谱检验物理常数是否随时间变化科学(上海), 2004, 56(5): 10-13.

Wang J J. Testing the Variation of Physical Constants Based on QSO Spectra. Science (in Chinese), 2004, 56(5): 10-13.

[4]       Scrutton C T. Periodic growth features in fossil organisms and the length of the day and month. In: Tidal friction and the earth’s rotation. 1978, 154-196.

[5]       Pannella G. Palaeontological clocks and the history of the earth’s rotation. In: Growth rhythms and the history of the Earth’s Rotation. London: J Wiley, 1975. 253-284.

[6]       Lambeck K. Earth’s Variable Rot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449.

[7]       Stephenson F R. History eclipses and earth’s rotation. Astronomy & Geophysics. 2003, 44(2): 22.

[8]       马利华韩延本尹志强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及其与地球物理现象关系研究的进展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19(4): 968-974.

Ma L H, Han Y B, Yin Z Q. Progress on variable earth rotation rate and geophysical phenomena.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4, 19(4): 968-974.

[9]       Stephenson F R, Mirrison L V. Long-term fluctuations in the Earth’s rotation: 700BC to AD1990. Phil. Trans. R. Soc. A, 1995, 351: 165-202.

[10]    Wu B, Schuh H, Peng B B. New treatment of tidal braking of earth rotation. Journal of Geodynamics, 2003, 36: 525-521.

[11]    杨学祥陈殿友地核的动力作用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6, 11(1): 68-74.

Yang X X, Chen D Y. Action of the earth co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1996, 11(1): 68-74.

[12]    杨学祥张玺云热幔柱的启动动力世界地质, 1996, 15(2): 68-74.

Yang X X, Zhang X Y. Staring power of plumes. Global Geology (in Chinese), 1996, 15(2): 68-74.

[13]    杨学祥陈震刘淑琴等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地学前缘, 1997, 4(1): 187-193.

Yang X X, Chen Z, Liu S Q, et al. The discovery of fast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and orbital effect of global changes.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in Chinese), 1997, 4(1): 187-193.

[14]    Song X D, Richards P G. Seismological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Nature, 1966, 382: 221-224.

[15]    杨学祥牛树银陈殿友深部物质与深部过程地学前缘, 1998, 5(3): 77-85.

Yang X X, Niu S Y, Chen D Y. Materials and relevant processes in deep Earth.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in Chinese), 1998,      5(3): 77-85.

[16]    徐道一杨正宗张勤文等天文地质学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3. 38, 181-195, 224.

Xu D Y, Yang Z Z, Zhang Q W,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astrogeology.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in Chinese), 1983. 38, 181-195, 224.

[17]    任振球全球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25, 26, 60-88.

Ren Z Q. Global Change. Beijing: Scientific Publishing House (in Chinese), 1990, 25, 26, 60-88.

[18]    Whyte M A. Turning points in Phanerozoic history. Nature, 1977, 267: 679-682.

[19]    杨学祥王成金郑文瑞等地球节律的成因地学前缘, 1997, 4(3): 101-107.

Yang X X, Wang C J, Zheng W R, et al. The cause of the earth’s rhythms.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in Chinese), 1997, 4(3): 101-107.

[20]    杨学祥安玉萍离极力、向极力与大陆车阀假说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2): 78-84.

Yang X X, An Y P. Relation of earth's orbit to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 (in Chinese), 1996, 16(2): 78-84.

[21]    杨冬红杨学祥灾害频发和地磁减弱的关系世界地质, 2011, 30(3): 474-480.

Yang D H, Yang X X. Relationship of frequent disasters with geomagnetic weakening. Global Geology (in Chinese), 2011, 30(3): 474-480.

[22]    吴珍汉旋转地球动力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7. 53-74, 105.

Wu Z H. Geodynamics of the Earth’s differential rotation.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in Chinese), 1997. 53-74, 105.

[23]    Engel A E J, Engel C G. Continention accre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North  America. In: Advancing Frontiers in Geology and Geophysics. Indian Geophysical Union. 1984.

[24]    杨学祥陈殿友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地质论评, 1999, 45(增刊): 33-42.

Yang X X, Chen D Y. The Volcanoes and the Astronomical Cycles. Geological Review (in Chinese), 1999, 45(supper): 33-42.

[25]    张捍卫许厚泽郑勇等地球自转的天文地球动力学效应研究 ()-地极移动与地球的较差转动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17(4): 729-735.

Zhang H W, Xu H Z, Yin Z Q, et al. Research for Astrogeodynamical Effects of the Earth's Rotation ()-Polar Motion and the Earth's Differential Rotation.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2, 17(4): 729-735.

[26]    孟祥化沉积节律性及其动力学研究地学前缘, 1997, 4(3): 147-154.

Meng X H. Depositional rhythm and its dynamics.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in Chinese), 1997, 4(3): 147-154.

[27]    宋贯一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解析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 26(2): 450-455.

Song G Y. Solutions on season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velocity of Earth rotation.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1, 26(2): 450-455.

[28]    杨学祥王瑞庭陈殿友对地球质心偏移及板块驱动力的讨论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3, 23(4): 470-476.

Yang X X, Wang R T, Cn Univhen D Y. A discussion on the deviation of the earth mass center and the force driving plate motion. Journal of Changchuersity of Earth Sciences (in Chinese), 1993, 23(4): 470-476.

[29]    罗时芳梁世光叶叔华等地球自转转率变化的周期分析天文学报, 1974, 15(1): 79-84.

Luo S F, Liang S G, Ye S H, et al. Analysis of Main Periods in the Variation of the Earth’s Rotation. Acta Astronomica Sinca (in Chinese), 1974, 15(1): 79-84.

[30]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4): 926-934.

Yang D H, 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31]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动力机制世界地质, 2010, 29(4): 652-657

Yang D H, Yang D B. Thermal dynamic mechanism of El Nino induced by solar eclipse. Global Geology (in Chinese), 2010, 29 (4): 652-657.

[32]    杨学祥陈殿友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 20 (3): 39-48.

Yang X X, Chen D Y. Relation of earth's orbit to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 (in Chinese), 2000, 20(3): 39-48.

[3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23(6): 1813-1818.

Yang D H, Yang X X.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8, 23(6): 1813-1818.

[34]    杨学祥地球表面积的计算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7, 17(3): 346-352.

Yang X X. Calculations for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Earth.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Earth Sciences (in Chinese), 1993, 17(3): 346-352.

[35]    孙付平朱新慧王刃等GPSVLBI数据检测固体地球的体积和形状变化地球物理学报, 2006, 49(4): 1015-1021.

 Sun F P, Zhu X H, Wang R, et al. Detection of changes of the Earth's volume and geometry by using GPS and VLBI data.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6, 49(4): 1015-1021.

[36]    申文斌张振国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数据探测地球膨胀效应测绘科学, 2008, 33(3): 5-6.

Shen W B, Zhang Z G. Detecting the Earth expansion effect based on space-geodetic data.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 Chinese), 2008, 33(3): 5-6.

[37]    杨学祥与地球膨胀有关的数值估计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9, 19(4): 80-85.

Yang X X. The numerical estimation of earth expanding.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 (in Chinese), 1999, 19(4): 80-85.

[38]    Larson R L. Ge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superplumes. Geology, 1991, 19: 963-966.

[39]    Sidorenkov N 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arth’s rotation and geophysical processes. Wiley- VCH-Verlag, 2009. 256.

[40]    徐道一孙文鹏歹字型构造体系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地质力学学报, 2011, 17(1): 64-73.

 Xu D Y, Sun W P. Application of the ETA-TYPE Tectonic series suggested by LI SI-GUANG to earthquake prediction.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in Chinese), 2011, 17(1): 64-73.

[41]  Coffin M F, Eldholm O.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 Scientific American, 1993, 269(4): 26-33.

                                                                         

科学家研究称月核融化:周围存在炙热液态层.20140812 09:57  新浪科技.

http://tech.sina.com.cn/d/2014-08-12/09579549363.shtml

地球物理学的重大发现:重力分异使地壳地幔变冷地核变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2440.html

冰期形成和消失的原因:天文周期和地质旋回的对应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1825.html

为什么地球大冰期对应地球自转减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2047.html

 

参考文献2

Krot, A. N., et al. (2007). 1.05 Classification of Meteorites. In Holland, Heinrich D.; Turekian, Karl K. Treatise on Geochemistry. 1. Elsevier Ltd. pp. 83–128

Norris CA, Wood BJ. Earth’s volatile contents established by melting and vaporization. Nature. 2017;549(7673):507-510. http://dx.doi.org/10.1038/nature23645.

Hin RC, Coath CD, Carter PJ, et al. Magnesium isotope evidence that accretional vapour loss shapes planetary compositions. Nature. 2017;549(7673):511-515. http://dx.doi.org/10.1038/nature23899.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42516/

Nature封面:熔融?气化?大撞击?鬼知道地球经历了什么

haibaraemily 发表于  2017-11-28 22:12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42516/

http://wap.sciencenet.cn/blog-2277-1182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298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3074.html

上一篇:6月4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19年6月4日晚报
下一篇:台湾台东县海域发生5.8级地震 关注6月3-5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2 周少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