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管道650公里长,深埋地幔物质从地表喷发出来:巨大火成区来源于地幔

已有 3827 次阅读 2019-5-21 07:0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巨大火成区, 火山通道, 核幔差异旋转, 角动量交换, 核幔边界热能

管道650公里长,深埋地幔物质从地表喷发出来:巨大火成区来源于地幔

                                       杨学祥                               


       关键提示:最近科学家对火山方面研究又有了新突破,第一次发现深埋地下650公里的地幔层熔融状态物质也能从地表喷发出来,其输送岩浆管道竟长达650公里,科学家表示这是第一次发现。       

通过资料分析和模型计算,1996年我们得到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减慢趋势和周期波动规律的形成原因。潮汐摩擦是地球自转减慢的主要因素,重力分异和圈层角动量交换是地球自转周期变化的主要因素,重力分异造成的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是地壳自转变化先慢后快的特殊因素。

重力分异将一个均匀的自转地球变为分层的差异旋转地球,在重物质向地心集中和轻物质向地表浮起的同时,自转动能也向地核集中,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慢,使地核自转变快。核幔角动量交换将地球自转动能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快,地核自转变慢。核幔边界积累的热能周期性使外核热膨胀,为地幔流动和火山活动提供了能源和动力,火山活动高峰对应地球自转加快是证据。


相关报道

管道650公里长,深埋地幔物质从地表喷发出来,科学家第一次发现

原创全球最新爆料昨天

趣味探索讯 火山喷发,是地球上对人类伤害最大的一类自然灾害。当地底下含挥发性气体的硅酸盐被高温高压成熔融状态后,它就会通过薄弱地面冲出来形成喷发的火山。有资料显示,全球有2500多座火山,死火山有2000座,活火山有500多座,大多活火山都集中在环太平洋火山带。

当然,科学家对火山的研究从18世纪就已经开始了,最近科学家对火山方面研究又有了新突破,第一次发现深埋地下650公里的地幔层熔融状态物质也能从地表喷发出来,其输送岩浆管道竟长达650公里,科学家表示这是第一次发现。比人类输送石油管道还要长。

最近,地质学家在百慕大群岛一座死火山上发现了第一个证据,证明地球极深处也存在着熔融状态物质,它们来自地球表面以下约400到650公里地方,位于地幔和下地幔的过渡区。科学家形容:熔融状态物质不段地冒泡并通过超长管道从地表喷发出来。

来自康奈尔大学地质学家Esteban Gazel说,研究数据显示:有的火山喷发物是由地幔层的羽流形成,来自更深层地幔的上升流,比如百慕大火山。这是我们第一次从地幔层深处过渡区发现了有熔融状态物质存在的迹象。

根深蒂固的百慕大火山喷发来自于更深地幔层。1972年,地质学家在百慕大一个富含水,晶体和熔岩地区钻探出一个长度超过700米的核心样本,样本存在多层沉积结构,每一层都代表着一段不同历史,研究人员根据多层结构重建过去事件。

研究人员对样本进行了同位素,微量元素,水和挥发物等一系列分析。发现样本中有微量元素和400到650公里的地幔层元素成份相同,这意味着火山喷发物来自地幔层。这项研究将对人类更好理解火山喷发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该研究发表在“ 自然”杂志上。更有趣的科学探索内容请关注唯一微信公众号:有趣探索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2yYWeA


地球内部长出了两个巨大的“肿瘤”:核幔差异旋转的产物

已有 1249 次阅读 2019-3-12 16:17  

科学家发现地球内部长出了两个巨大的“肿瘤”,不知是何物

原创小艾科技说昨天


地球内部有两个巨大的“肿瘤”,它们大如一个洲,高度相当于珠峰的百倍。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通过地震波探测,发现了它们的存在。但时至今日,仍然无人知晓它们究竟是什么。

这两个“肿瘤”位于地表和地心间距离的一半处。用专业术语来讲,它们叫“大型低速切变区”(Large low-shear-velocity provinces),因为当地震波穿越这些区域的时候,传播速度总是会下降。

马里兰大学的地质学家Ved Lekic表示,它们是地球内部最大的结构存在,但至今人们都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从何而来,存在了多久,以及会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

这两个“肿瘤”的基部位于下地幔和外地核的交界处。下地幔基本上由可塑性物质组成,而外地核是液态的。一个“肿瘤”位于太平洋下方,另一个位于非洲和大西洋下方。每一个“肿瘤”的顶部都位于地幔厚度的一半处。

通过3D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两个“肿瘤”的形态和规模。据信,它们中的部分结构,可能是沙砾的混合物。但科学家仍然不清楚它们的密度,是高于周围地幔物质,还是更低。

科学家同时也不清楚这两个“肿瘤”对板块和火山活动有什么影响。虽然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肿瘤”的顶部会向上伸出许多树枝状的结构,与地表的火山相连。但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无人知晓。

广阔的宇宙空间有无穷的奥秘。而我们脚下的地球内部,也依然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TE0xyX


比珠穆朗玛峰高100倍:核幔差异旋转和核幔边界热幔柱喷发

已有 366 次阅读 2019-3-11 10:48 

比珠穆朗玛峰高100倍:核幔差异旋转和核幔边界热幔柱喷发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

近期科学探测发现,在地幔底部附近两个大陆大小的热压岩石团。它们被科学家称为巨大低剪切波速度区(Large low-shear-velocity provincesLLSVPs),因为地震波经过这些区域时会减慢速度,但地质学家通常只称它们为“小块或者斑点”。这两个斑点开始于地球表面数千英里以下,在那里,地球的岩石下地幔与熔融的外核相接。一个斑点潜伏在太平洋深处,另一个在非洲和大西洋部分地区的下面(与图3的巨大火成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LLSVPs是地球最下层地幔(地球外核周围区域)部分的特征结构。这些省区以慢横波速度为特征,是由深部地震层析发现的。它们从地核-地幔边界向两侧延伸数千公里,垂直方向可能高达1000公里。这些区域约占地幔体积的8%(地球的6%)llsvp的其他名称包括超井、热化学桩或隐蔽储层,科学家还在其下面发现了多个地幔柱

通过资料分析和模型计算,1996年我们得到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减慢趋势和周期波动规律的形成原因。潮汐摩擦是地球自转减慢的主要因素,重力分异和圈层角动量交换是地球自转周期变化的主要因素,重力分异造成的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是地壳自转变化先慢后快的特殊因素。

重力分异将一个均匀的自转地球变为分层的差异旋转地球,在重物质向地心集中和轻物质向地表浮起的同时,自转动能也向地核集中,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慢,使地核自转变快。核幔角动量交换将地球自转动能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快,地核自转变慢。核幔边界积累的热能周期性使外核热膨胀,为地幔流动和火山活动提供了能源和动力,火山活动高峰对应地球自转加快是证据。

计算模型表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规律和历史记录证明重力分异和圈层差异旋转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受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约束,地球体积不会有较大的胀缩,国内外测量结果证实了这一结论。

积累在核幔边界的低密度热幔柱,集中在地球赤道附近核幔边界(见下图),上升喷出地表后形成巨大火成区,导致全球变暖和大规模生物灭绝。

CoffinEldholm1993)海洋考察结果,巨大火成区所显示的大陆溢流玄武岩和大洋溢流玄武岩的喷发强度与全球高温和大气CO2高浓度对应(见图1-2


1  巨大火成区和全球变暖

Fig 1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and global warming


2  巨大火成区的规模比例

Fig 2  The proportion of the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120Ma前海底地幔柱喷发形成翁通爪哇海台,其释放的热量为6×1026J,海洋的质量为1.45×1024g,可使全球海水温度增高33,平均每万年海温升高0.1[35]。有证据表明,在古新世末不到6000年的时间内大洋底层水增温4以上[37]。海底火山活动引发的海温增高和CO2排放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这是白垩纪强烈火山活动、大气中高浓度CO2和异常高温一一对应的原因。

最近发现在15~20Ma前南极的夏季温度要比现在高出大约11,最高可以达到大约7。这一南极地区的“绿化”过程最高峰大致出现在中新世中期,距今大约16.4~15.7Ma。中新世中期的温暖环境被认为应当对应于400~600ppm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38]15 Ma前发生的哥伦比亚溢流玄武岩喷发是大气CO2浓度增加的原因(见图1-2)。

在过去的20年中,研究人员搜集了有关古新世—始新世(5500万年前)最热现象(PETM)的数据。在PETM期间,地球的表面温度在1万年的时间里上升了9,而这一事件的起始温度要高于地球目前的气温。地球的温度在这一较高水平上一直持续了近10万年。在PETM期间,大气中的气体浓度上升了约700 ppm(百万分之一),即从1000 ppm升至1700 ppm——这比现今的385 ppm高出了4倍之多。据估计,温室气体的大量灌入形成了这一气温峰值。然而一项新的分析结果似乎并不能完全支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模拟了在PETM期间,大气的灵敏度增加到翻一番的二氧化碳水平——2000 ppm,地球温度会发生何种变化。最终的结果显示,这些二氧化碳最高可以使温度升高3.5。这就意味着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使地球的温度升高了5.5。这一无法解释的变暖现象使人们对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重大且快速的气候变化的认知存在着一个缺口:二氧化碳不是造成古气候峰值唯一原因[39]

事实上,5500万年前的温度峰值与北大西洋边缘的巨大火成区同时出现,后者喷出的熔岩为哥伦比亚溢流玄武岩体积的3倍多1000km3熔岩要释放1.6×1013 kgCO23×1012kg的硫和3×1010kg的卤素。一个巨大火成区的累积过程要发生上千次这样的喷发,它使现代人类造成的污染物产生的影响相形见绌[35]120Ma前海底热幔柱喷发形成翁通爪哇海台的体积为36×106km315 Ma前发生的哥伦比亚溢流玄武岩体积为1.3×106km3,释放的CO2分别为5.8×1017 kg2.1×1016 kg。图3中可以看到,巨大火成区大部分处于海洋及其边缘,喷发物被海水过滤,减少火山灰降温作用,增强温室气体增温作用。海洋被加热,释放大量温室气体,两种因素都导致气温升高。

 


全球巨大火成区

Fig 3 Global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在地球46亿年的岁月里、一共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五次生物大灭绝都是由地球本身的巨变而引起的。超级火山喷发的巨大威力,人类是无法达到的,也是无法阻止的。15百万年哥伦比亚河溢流玄武岩喷发导致南极地区的绿化过程最高峰大致出现在中新世中期,距今大约1640~1570万年。65百万年德干暗色岩喷发导致恐龙灭绝和全球变暖;发生在2.5亿年前的这场最大规模的灭绝事件是西伯利亚暗色岩的杰作。这三次生物灭绝都源自超级火山喷发(见表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6759.html

1  火山喷发与生物灭绝

序号

时间

百万年

    生物灭绝事件

 

        火山喷发

形成物    体积/106km3

1

 

248

 

导致96%的海洋面积和70%的陆地生物最大灭绝

西伯利亚暗色岩

 

2

120~124

不明显 (水下喷发)

翁通爪哇海台   36

3

110~115

大规模生物灭绝

凯尔盖朗海台   变小

4

 

65~69

 

恐龙灭绝,所有物种近一半灭绝

德干暗色岩     变小

 

5

 

55~59

 

许多深海有孔虫类和陆生哺乳动物灭绝

北大西洋火山

边缘           变小

6

 

15~18

 

大规模物种灭绝

 

哥伦比亚河溢

流玄武岩        1.3

 

地球内核变速旋转:起源于重力分异和角动量交换

已有 2395 次阅读 2013-5-14 05:51    

地球内核变速旋转:起源于重力分异和角动量交换

                                                    杨学祥

 

澳大利亚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地球内核自转的速度很有意思,它与地幔、地壳等其他部分的自转速度是不一样的,而且内核自转的速度本身也有快有慢。地球由内而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和地壳。其中地核又分内核和外核,内核是个如同月球般大小的固体铁球,外面被液态铁镍合金等元素组成的外核包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13日发布的新闻公报介绍说,该校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总体而言地球内核的自转速度比地幔要快,平均每年快0.250.48度。此外,内核转速还表现出一种“十年波动”。例如,在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出现明显的加速期,转速高于其平均值,但在中间的80年代时,会转得慢一些。研究人员还说,地球内核自转很可能在过去几年出现了明显的加速,但这一点还需进一步观察研究才能确认。

通过资料分析和模型计算,我们得到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减慢趋势和周期波动规律的形成原因。潮汐摩擦是地球自转减慢的主要因素,重力分异和圈层角动量交换是地球自转周期变化的主要因素,重力分异造成的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是地壳自转变化先慢后快的特殊因素。

重力分异将一个均匀的自转地球变为分层的差异旋转地球,在重物质向地心集中和轻物质向地表浮起的同时,自转动能也向地核集中,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慢,使地核自转变快。核幔角动量交换将地球自转动能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快,地核自转变慢。核幔边界积累的热能周期性使外核热膨胀,为地幔流动和火山活动提供了能源和动力,火山活动高峰对应地球自转加快是证据。

计算模型表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规律和历史记录证明重力分异和圈层差异旋转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受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约束,地球体积不会有较大的胀缩,国内外测量结果证实了这一结论。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周怀阳教授作为第一作者,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迪克教授,近日在《自然》杂志上联合发表了题为《支撑马里安隆起亏损地幔的薄洋壳证据》的论文,对沿用40多年的“地幔羽”假说提出挑战。这是地质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

“地幔羽”假说认为,地幔内部温度的局部异常导致大规模岩浆涌出地表,形成隆起或海山,隆起或海山代表了较厚的地壳或洋壳。而周怀阳团队通过地质取样发现,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上,有一块绵延3100公里长、大小与冰岛隆起大致相当的马里安隆起地表,那里广泛分布有通常被认为代表地幔的橄榄岩。在马里安隆起东段的53°E洋脊段上,有约3200平方公里的区域几乎完全缺失洋壳,地幔如同一只剥了壳的鸡蛋,直接出露于地表。他们经过细致甄别和论证后认为,马里安隆起的洋壳很薄,十分不均匀;造成马里安隆起的主要原因是地幔的成分异常,而不是地幔内局部的温度异常。周怀阳指出,部分地幔因为缺少了一些金属物质而变得较轻,被称为“亏损地幔”,亏损地幔在均衡作用下产生了隆起;而地幔的亏损原因则可追溯到1.8亿年前南极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时发生的大规模火山作用或甚至更早的地质历史事件。

我们的计算模型表明,重力分异造成的地球物质的成分差异和核幔角动量交换导致的地球物质的温度差异,是地幔流动的两大动力,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部分地幔因为缺少了一些金属物质而变得较轻,被称为“亏损地幔”,亏损地幔在均衡作用下产生了隆起,这是重力分异作用的重要证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89729.html 

图4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 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2.     杨学祥陈殿友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地质论评, 1999, 45(增刊): 33-42. Yang X X, Chen D Y. The Volcanoes and the Astronomical Cycles. Geological Review (in Chinese), 1999, 45(supper): 33-42.

3.     Coffin M F, Eldholm O.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 Scientific American, 1993, 269(4): 26-33.

4.     杨冬红杨学祥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1):58-70 Yang D H, Yang X X.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 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3, 281):58-70.

5.     Song X D, Richards P G. Seismological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J]. Nature, 1966, 382: 221-224.

6.     杨学祥,陈殿友地核的动力作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 111): 68-74. Yang X X, Chen D Y. Action of the earth core[J]. Progress in Geophysics, 1996, 11(1): 68-74.

7.     杨学祥,张玺云热幔柱的启动动力[J]. 世界地质,1996152):68-74. Yang X X, Zhang X Y. Staring power of plumes[J]. Global Geology, 1996, 15(2): 68-74.

8.     杨学祥陈震刘淑琴等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地学前缘, 1997, 4(1): 187-193.Yang X X, Chen Z, Liu S Q, et al. The discovery of fast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and orbital effect of global changes.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in Chinese), 1997, 4(1): 187-193.

9.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2, 27-33,79,120-122, 196-198.

Yang X X, Chen D Y. Geodynamics of the Earth’s differential rotation and revolution. Changchun: Jilin University Press (in Chinese), 1998, 2, 27-33, 120-122, 196-198.

10.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 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11.     Claude J A, Stephen H S.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th. Scientific American, 1994, 271(4): 44-51.

12.     李四光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2. 66.Li S G. Abstract of datum in astronomical, geological and primitive organism (in Chinese).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72, 66.

13.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22(5): 1680-1685.Yang D H, Yang X X. Australia snow in summer and three ice regulators for El Nino event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7, 22(5): 1680-1685.

14.     杨学祥张中信陈殿友地核能量的积累与释放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4):85-92. Yang X X, Zhang Z X, Chen D Y, et al. Energy accumulation and liberation in earth’s core (in Chinese).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 1996. 16(4): 85~92.

15.     杨学祥陈殿友热幔柱构造与地核热能.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1):27-36. Yang X X, Chen D Y.  Mantle plume tectonics and thermal energy of the core (in Chinese).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 1996. 16(1): 27~36.

16.  Song X D, Richards P G. Seismological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Nature, 1966, 382: 221-22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68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7138.html 

表2  地球自转周期、地质旋回和地磁极性倒转

Table 2  Earth’s rotation periods, geological cycles andgeomagnetic polarity reverse

地质界线

新生代/现在

中生代/新生代

侏罗纪/白垩纪

古生代/中生代

石炭纪/二叠纪

下古生代/上古生代

年代/102Ma

0

 

0.65

 

1.36

 

2.25

2.80

3.45

地壳自转

减慢


加快


减慢


火山活动

喷发最弱

喷发中等

喷发最强

喷发中等

喷发最弱

喷发中等

海陆变动

大陆为主最大海退

由主要是海变为大陆

最大海侵

由主要是大陆变到海

大陆为主最大海侵

由主要是还变到大陆

气候变化

第四纪大冰期


温暖期


石炭二叠纪大冰期


陆海分布类型

大陆集中在北极


大陆分散在赤道


大陆集中在南极


造山作用

生物灭绝

第三纪大褶皱


白垩纪恐龙灭绝


石炭二叠纪大褶皱


地磁极性

反向


正向


反向


   我们的研究结论是,与中生代大规模火山喷发相比,目前的全球变暖规模微不足道,地球的真正灾难不是来自大气的二氧化碳,而是来自空间的撞击能量和地球深部的地核热能。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陈殿友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地质论评, 1999, 45(增刊): 33-42. Yang X X, ChenD Y. The Volcanoes and the Astronomical Cycles. Geological Review (in Chinese), 1999, 45(supper):33-42.

2.       Coffin M F, Eldholm O. Largeigneous provinces . Scientific American, 1993, 269(4): 26-33.

3.       汪品先,翦知湣。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第四纪研究。1999,(1):1~17 WANG P X, JIAN Z M. Searchinghigh-resolution paleoenmental records: A review. Quaternary Sciences. 1999,(1):1~17.

4.       Sarah J. Feakins, Sophie Warny,Jung-Eun Lee. Hydrologic cycling over Antarcticaduring the middle Miocene warming. Nature Geoscience, 2012; DOI:10.1038/ngeo1498

5.       Richard E. Z, James C. ZGerald R. D. Carbon dioxideforcing alone insufficient to explain Pala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 warming.Nature Geoscience 2, 576 - 580 (2009) doi:10.1038/ngeo578

6.       Engel A E J, Engel C G.Continention accre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North America.In: Advancing Frontiers in Geology and Geophysics. Indian Geophysical Union. 1984.

7.       Larson R L. Geologicalconsequences of superplumes. Geology, 1991. 19: 963~966.

8.       Whyte M A. Turning points inPhanerozoic history. Nature, 1977, 267: 679-682.

9.       叶淑华人类对地球的新认识科学, 1999, 51(1): 25-29.

Ye S H. New understanding pf theearth in the 21st century. Science, 1999, 51(1): 25-29.

10.   徐道一,杨正宗,张勤文,等。天文地质学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51                       XU D Y, YANG Z Z,ZHANG Q W,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astrogeology (in Chinese). Beijing: GeologicalPublishing House, 1983. 51.

11.   杨冬红杨学祥.灾害频发和地磁减弱的关系世界地质,2011, 30(3): 474-480.Yang D H, Yang X X. Relationship of frequent disasterswith geomagnetic weakening. Global Geology (in Chinese), 2011, 30(3): 474-480.

12.   杨冬红杨学祥.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1):58-70Yang D H, Yang X X.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 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1):58-70.

13.   Song X D, Richards P G.Seismological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J].Nature, 1966, 382: 221-224.

14.   杨学祥,陈殿友地核的动力作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111):68-74. Yang X X, Chen D Y. Action of the earth core[J]. Progress in Geophysics,1996, 11(1): 68-74.

15.   杨学祥,张玺云热幔柱的启动动力[J]. 世界地质,1996152):68-74.Yang X X, Zhang X Y. Staring power of plumes[J]. Global Geology, 1996, 15(2):68-74.

16.   杨学祥陈震,刘淑琴等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地学前缘,1997, 4(1): 187-193.Yang X X, Chen Z, Liu S Q, et al. The discovery of fast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and orbital effect of global changes. EarthScience Frontiers (in Chinese), 1997, 4(1): 187-193.

17.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2, 27-33,79,120-122,196-198.

Yang X X, Chen D Y. Geodynamics ofthe Earth’s differential rotation and revolution. Changchun:Jilin University Press (in Chinese), 1998, 2,27-33, 120-122, 196-198.

18.  AndreasProkoph, Hafida El Bilali, Richard Ernstb. Periodicities in the emplacement of large igneous provincesthrough the Phanerozoic: Relations to ocean chemistry and marine biodiversityevolution. Geoscience Frontiers. Available online 24 August 2012.

19.   Michael R. Rampino, Andreas Prokoph. Are Mantle Plumes Periodic?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2013, 94(12): 113–114.

20.   J. Houghton. 全球变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 30. J. Houghton. Globalwarming. Beijing:Meteorological Press,1998. 30.

21.   杨学祥张中信,陈殿友.地核能量的积累与释放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4):85-92. Yang X X, ZhangZ X, Chen D Y, et al. Energyaccumulation and liberation in earth’s core (in Chinese). Crustal Deformationand Earthquake. 1996. 16(4): 85~92.

22.   杨学祥陈殿友.热幔柱构造与地核热能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1):27-36. Yang X X,Chen D Y.  Mantle plume tectonics andthermal energy of the core (in Chinese).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 1996.16(1): 27~36.

23.   Claude J A, Stephen H S. Theevolution of the earth. ScientificAmerican, 1994, 271(4): 44-51.

24.   李四光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66.Li S G. Abstract of datum in astronomical, geological and primitiveorganism (in Chinese). Beijing:Science Press. 1972, 66.

25.  杨冬红杨学祥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1):58-7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503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0216.html

上一篇:5月20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19年5月20日晚报
下一篇:5月20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19年5月21日早报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6 钟炳 范振英 周少祥 杨力 杨文祥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