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气候变化与构造运动:大陆东高西低向西高东低的转换动力

已有 5932 次阅读 2019-5-25 12:47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气候变化, 海平面变化, 地壳均衡, 差异旋转, 大陆地势转换

 气候变化与构造运动:大陆东高西低向西高东低的转换动力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前言

 

最近学者梁光河梳理出来一个中国东西部地形变化-跷跷板式运动的动态变化过程图(图1),在新生代初期65Ma,中国东部海拔接近4000,日本和朝鲜还拼贴在中国东部,属于中国东部高原的一部分,中国西部还是低平原,大河向西流,汇入古特提斯洋。45Ma左右随着印度欧亚碰撞,青藏高原急剧隆升,在24Ma左右,中国西部青藏高原隆升到大约4000,而此时中国东部已经发生了大规模微陆块裂解和漂移,产生的构造拉伸和地幔上涌,伴随着风化剥蚀,使得中国东部高原整体下降,此时的中国东部海拔高度不高于2000,由此产生了长江并向东流入东海。随着新近纪后期青藏高原的进一步隆升到现在,中国东部进一步沉降,产生了中国地形地貌的三个明显阶梯,造就了长江,也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大河向东流”。


1 中国新生代东西方向跷跷板式运动变化过程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4480-1180910.html

 

中国大陆的地势变化与气候变化有关

 

我们注意到,6500万年以前全球处于中生代的温暖期,直到第三纪和第四纪全球气候才逐渐变冷,最后发生第四纪大冰期。

我们在2011年撰文指出,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实行互影响的,因为冰川消长和海平面变化将引发冰川地壳均衡运动,地表最大规模的物质转移是构造运动的强大动力。

 

    据CoffinEldholm1993)海洋考察结果,巨大火成区所显示的大陆溢流玄武岩和大洋溢流玄武岩的喷发强度与全球高温和大气CO2高浓度对应(见图1-2)。


1  巨大火成区和全球变暖

Fig 1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and global warming


2  巨大火成区的规模比例

Fig 2  The proportion of the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120Ma前海底地幔柱喷发形成翁通爪哇海台,其释放的热量为6×1026J,海洋的质量为1.45×1024g,可使全球海水温度增高33,平均每万年海温升高0.1[35]。有证据表明,在古新世末不到6000年的时间内大洋底层水增温4以上[37]。海底火山活动引发的海温增高和CO2排放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这是白垩纪强烈火山活动、大气中高浓度CO2和异常高温一一对应的原因。

最近发现在15~20Ma前南极的夏季温度要比现在高出大约11,最高可以达到大约7。这一南极地区的“绿化”过程最高峰大致出现在中新世中期,距今大约16.4~15.7Ma。中新世中期的温暖环境被认为应当对应于400~600ppm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38]15 Ma前发生的哥伦比亚溢流玄武岩喷发是大气CO2浓度增加的原因(见图1-2)。

在过去的20年中,研究人员搜集了有关古新世—始新世(5500万年前)最热现象(PETM)的数据。在PETM期间,地球的表面温度在1万年的时间里上升了9,而这一事件的起始温度要高于地球目前的气温。地球的温度在这一较高水平上一直持续了近10万年。在PETM期间,大气中的气体浓度上升了约700 ppm(百万分之一),即从1000 ppm升至1700 ppm——这比现今的385 ppm高出了4倍之多。据估计,温室气体的大量灌入形成了这一气温峰值。然而一项新的分析结果似乎并不能完全支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模拟了在PETM期间,大气的灵敏度增加到翻一番的二氧化碳水平——2000 ppm,地球温度会发生何种变化。最终的结果显示,这些二氧化碳最高可以使温度升高3.5。这就意味着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使地球的温度升高了5.5。这一无法解释的变暖现象使人们对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重大且快速的气候变化的认知存在着一个缺口:二氧化碳不是造成古气候峰值唯一原因[39]

事实上,5500万年前的温度峰值与北大西洋边缘的巨大火成区同时出现,后者喷出的熔岩为哥伦比亚溢流玄武岩体积的3倍多。1000km3熔岩要释放1.6×1013 kgCO23×1012kg的硫和3×1010kg的卤素。一个巨大火成区的累积过程要发生上千次这样的喷发,它使现代人类造成的污染物产生的影响相形见绌[35]。 120Ma前海底热幔柱喷发形成翁通爪哇海台的体积为36×106km315 Ma前发生的哥伦比亚溢流玄武岩体积为1.3×106km3,释放的CO2分别为5.8×1017 kg2.1×1016 kg。图3中可以看到,巨大火成区大部分处于海洋及其边缘,喷发物被海水过滤,减少火山灰降温作用,增强温室气体增温作用。海洋被加热,释放大量温室气体,两种因素都导致气温升高。

 


全球巨大火成区

Fig 3 Global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在地球46亿年的岁月里、一共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五次生物大灭绝都是由地球本身的巨变而引起的。超级火山喷发的巨大威力,人类是无法达到的,也是无法阻止的。15百万年哥伦比亚河溢流玄武岩喷发导致南极地区的绿化过程最高峰大致出现在中新世中期,距今大约1640~1570万年。65百万年德干暗色岩喷发导致恐龙灭绝和全球变暖;发生在2.5亿年前的这场最大规模的灭绝事件是西伯利亚暗色岩的杰作。这三次生物灭绝都源自超级火山喷发(见表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6759.html

1  火山喷发与生物灭绝

序号

时间

百万年

    生物灭绝事件

 

          火山喷发

形成物    体积/106km3

1

 

248

 

导致96%的海洋面积和70%的陆地生物最大灭绝

西伯利亚暗色岩

 

2

120~124

不明显 (水下喷发)

翁通爪哇海台     36

3

110~115

大规模生物灭绝

凯尔盖朗海台   变小

4

 

65~69

 

恐龙灭绝,所有物种近一半灭绝

德干暗色岩     变小

 

5

 

55~59

 

许多深海有孔虫类和陆生哺乳动物灭绝

北大西洋火山

边缘           变小

6

 

15~18

 

大规模物种灭绝

 

哥伦比亚河溢

流玄武岩          1.3

 

2  地球自转周期、地质旋回和地磁极性倒转

Table 2  Earth’s rotation periods, geological cycles andgeomagnetic polarity reverse

地质界线

新生代/现在

中生代/新生代

侏罗纪/白垩纪

古生代/中生代

石炭纪/二叠纪

下古生代/上古生代

年代/102Ma

0

 

0.65

 

1.36

 

2.25

2.80

3.45

地壳自转

减慢


加快


减慢


火山活动

喷发最弱

喷发中等

喷发最强

喷发中等

喷发最弱

喷发中等

海陆变动

大陆为主最大海退

由主要是海变为大陆

最大海侵

由主要是大陆变到海

大陆为主最大海退

由主要是还变到大陆

气候变化

第四纪大冰期


温暖期


石炭二叠纪大冰期


陆海分布类型

大陆集中在北极


大陆分散在赤道


大陆集中在南极


造山作用

生物灭绝

第三纪大褶皱


白垩纪恐龙灭绝


石炭二叠纪大褶皱


地磁极性

反向


正向


反向


 

冰期(G)与现代(T)大陆冰总量对比(根据R.F.Flint,1971)

冰川

时间

面积

106km2

厚度

km

体积

106km3

折合水体积

106km3

相当海平面上升量(m

南极冰川

 

T

G

12.53

13.81

1.88

23.45

26.00

21.50

23.84

59

66

格陵兰冰川

T

G

1.73

2.30

1.52

1.52

2.60

3.50

2.38

4.01

6

11

劳伦台冰川

T

G

-

13.39

-

2.20

-

29.46

-

27.01

-

74

科迪勒拉冰川

T

G

-

2.37

-

1.50

-

3.55

-

3.25

-

9

斯堪的纳维亚冰川

T

G

-

6.66

-

2.00

-

13.32

-

12.21

-

34

其他冰川

T

G

0.64

5.20


0.20

1.14

0.18

1.04

0.5

3

合计

T

G

14.90

43.73


26.25

76.97

24.06

71.36

65

197

G-T




50.72

47.30

132

 

从表3中可以看到,南极冰川在末次冰期后的冰川融化中,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仅为7。这为全球变暖导致的南极冰盖融化提供了变化上限。1994年周尚哲提出,到目前为止,所获得的地质纪录却证明南北半球的冰期是同步进行的[9]。第四纪冰期以北半球的冰川变化为主。

 

1-3表明,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将100-200厚的海水层变为两极冰盖2000厚的冰盖,两极冰盖将均衡下降700,洋壳将上升70,形成规模宏大的地壳均衡运动。

 

海平面变化导致的大陆地势变化

 

从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到中生代白垩纪温暖期,两极冰盖融化,转动惯量变小,自转变快,低纬度圈海平面上升,转动惯量变大,自转变慢,挤压大陆东部,形成大陆东高西低地势。

与此相反,从中生代白垩纪温暖期到第四纪大冰期,两极冰盖形成,转动惯量变大,自转变慢,低纬度圈海平面下降,转动惯量变小,自转变快,挤压大陆西部,形成大陆西部的挤压带,成为大陆西高东低的地势(见图4)。

气候变化导致的大陆东高西低向西高东低的转变,中国大陆并非是特例。

阿巴拉契亚山脉(Appalachian Mountains),也称阿巴拉契亚高地,是一条位于北美洲东部的巨大山系。山脉从加拿大的纽芬兰省起,经过美国东部,向南直到拉巴马州中部,呈现为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北部宽度在130160公里之间,南部宽度在480560公里之间。全长约3200公里(一说2600公里)。山脉的最高峰是米切尔峰(海拔2037米),为美国东部的最高点。

阿巴拉契亚山脉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山脉之一,形成于4亿8千万年前的奥陶纪。在被侵蚀之前可能达到过落基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度。当时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尚为一体,因此阿巴拉契亚山脉和非洲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脉实际是一体的。

形成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主要动力是地壳的水平挤压。一种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造成的东西向的水平挤压;另一种是由于在不同纬度上受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同,而造成的地壳向赤道方向的挤压。这两种挤压再加上地壳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扭曲,就形成了各种走向的山脉。一般来说,地壳中比较坚实刚硬的部分,在地壳发生运动的时候,往往发生断裂,在断裂的两侧相对上升或下降,有时也能突出地面成为高山。

奥陶纪在地质学上,是古生代中4.85亿年~4.43亿年前这段时间,可分为三个时期——奥陶纪早期(早奥陶世,4.85亿年~4.70亿年前),奥陶纪中期(中奥陶世,4.70亿年~4.58亿年前)和奥陶纪晚期(晚奥陶世,4.58亿年~4.43亿年前)。

奥陶纪是历史上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世界许多地区都广泛分布有海相地层。在板块内部的地台区,海水广布,表现为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岩的普遍发育,在板块边缘的活动地槽区,为较深水环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浅海、深海碎屑沉积和火山喷发沉积。奥陶纪末期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围包括非洲(特别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和玻利维亚以及欧洲的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等地。由表2可知,奥陶纪是与中生代大致相同的温暖期。

 

4 海平面变化导致的大陆地势变化


5 北美东部阿巴拉锲山脉

 

结论

 

1.       气候变化导致冰盖消长和海平面变化;

2.       冰盖消长和海平面变化导致高低纬度圈差异旋转,形成南北纬35度圈为界差异旋转和扭曲构造;

3.       海洋圈自转速度变化挤压大陆东部或西部,分别形成西高东低或西低东高的地势。

4.       气候变暖期对应大陆西低东高地势;变冷时期和大冰期对应大陆西高东低地势。

5.       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陈殿友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地质论评, 1999, 45(增刊): 33-42. Yang X X, ChenD Y. The Volcanoes and the Astronomical Cycles. Geological Review (in Chinese), 1999, 45(supper):33-42.

2.       Coffin M F, Eldholm O. Largeigneous provinces . Scientific American, 1993, 269(4): 26-33.

3.       汪品先,翦知湣。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第四纪研究。1999,(1):1~17 WANG P X, JIAN Z M. Searchinghigh-resolution paleoenmental records: A review. Quaternary Sciences. 1999,(1):1~17.

4.       Sarah J. Feakins, Sophie Warny,Jung-Eun Lee. Hydrologic cycling over Antarcticaduring the middle Miocene warming. Nature Geoscience, 2012; DOI:10.1038/ngeo1498

5.       Richard E. Z, James C. ZGerald R. D. Carbon dioxideforcing alone insufficient to explain Pala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 warming.Nature Geoscience 2, 576 - 580 (2009) doi:10.1038/ngeo578

6.       Engel A E J, Engel C G.Continention accre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North America.In: Advancing Frontiers in Geology and Geophysics. Indian Geophysical Union. 1984.

7.       Larson R L. Geologicalconsequences of superplumes. Geology, 1991. 19: 963~966.

8.       Whyte M A. Turning points inPhanerozoic history. Nature, 1977, 267: 679-682.

9.       叶淑华人类对地球的新认识科学, 1999, 51(1): 25-29.

Ye S H. New understanding pf theearth in the 21st century. Science, 1999, 51(1): 25-29.

10.   徐道一,杨正宗,张勤文,等。天文地质学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51                       XU D Y, YANG Z Z,ZHANG Q W,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astrogeology (in Chinese). Beijing: GeologicalPublishing House, 1983. 51.

11.   杨冬红杨学祥.灾害频发和地磁减弱的关系世界地质,2011, 30(3): 474-480.Yang D H, Yang X X. Relationship of frequent disasterswith geomagnetic weakening. Global Geology (in Chinese), 2011, 30(3): 474-480.

12.   杨冬红杨学祥.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1):58-70Yang D H, Yang X X.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 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1):58-70.

13.   Song X D, Richards P G.Seismological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J].Nature, 1966, 382: 221-224.

14.   杨学祥,陈殿友地核的动力作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111):68-74. Yang X X, Chen D Y. Action of the earth core[J]. Progress in Geophysics,1996, 11(1): 68-74.

15.   杨学祥,张玺云热幔柱的启动动力[J]. 世界地质,1996152):68-74.Yang X X, Zhang X Y. Staring power of plumes[J]. Global Geology, 1996, 15(2):68-74.

16.   杨学祥陈震,刘淑琴等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地学前缘,1997, 4(1): 187-193.Yang X X, Chen Z, Liu S Q, et al. The discovery of fast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and orbital effect of global changes. EarthScience Frontiers (in Chinese), 1997, 4(1): 187-193.

17.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2, 27-33,79,120-122,196-198.

Yang X X, Chen D Y. Geodynamics ofthe Earth’s differential rotation and revolution. Changchun:Jilin University Press (in Chinese), 1998, 2,27-33, 120-122, 196-198.

18.  AndreasProkoph, Hafida El Bilali, Richard Ernstb. Periodicities in the emplacement of large igneous provincesthrough the Phanerozoic: Relations to ocean chemistry and marine biodiversityevolution. Geoscience Frontiers. Available online 24 August 2012.

19.   Michael R. Rampino, Andreas Prokoph. Are Mantle Plumes Periodic?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2013, 94(12): 113–114.

20.   J. Houghton. 全球变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 30. J. Houghton. Globalwarming. Beijing:Meteorological Press,1998. 30.

21.   杨学祥张中信,陈殿友.地核能量的积累与释放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4):85-92. Yang X X, ZhangZ X, Chen D Y, et al. Energyaccumulation and liberation in earth’s core (in Chinese). Crustal Deformationand Earthquake. 1996. 16(4): 85~92.

22.   杨学祥陈殿友.热幔柱构造与地核热能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1):27-36. Yang X X,Chen D Y.  Mantle plume tectonics andthermal energy of the core (in Chinese).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 1996.16(1): 27~36.

23.   Claude J A, Stephen H S. Theevolution of the earth. ScientificAmerican, 1994, 271(4): 44-51.

24.   李四光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66.Li S G. Abstract of datum in astronomical, geological and primitiveorganism (in Chinese). Beijing:Science Press. 1972, 66.

2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动力机制。世界地质。2010294):652-65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503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021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1078.html

上一篇:5月24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19年5月25日早报
下一篇:5月24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19年5月25日午报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3 梁光河 周少祥 赵建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