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是谁制造了人类劫难: 变冷还是变暖?

已有 3516 次阅读 2019-2-9 12:56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小冰期, 大饥荒, 黑死病, 人类劫难

             是谁制造了人类劫难 变冷还是变暖?

                             杨学祥,杨冬红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即变暖时期对应人类社会繁荣,变冷时期对应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1491.html


      欧洲的历史记录表明,1315年欧洲大饥荒,1845年爱尔兰大饥荒,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瘟疫,都发生在小冰期的鼎盛时期。

      1280-1350年为沃尔夫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是全球气候变冷和小冰期开始发生的时期。1315年发生的暴雨灾害是小冰期给人类带来的最悲惨苦难之一。这一200年周期已经重复了5次,而第6次或许正在发生(见表1)。


表1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潮汐极大值年、坏天时代和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

  Table 1  Sunspot prolonged minimum period, tide maximum year, Bad Climatic Condition and the Chinese history of dynasty

 

极小期

时间

中国朝代

时间

气候变化

坏天时代

潮汐极

大值年

奥特

1040-1080

西夏

1038-1227

1115-1234

变冷

变暖

1010-1110

1062

沃尔夫

1280-1350

1279-1368

1368-

小冰期

变暖

1165-1360

1264

史玻勒

1450-1550

-1644

小冰期

1420-1525

1425

蒙德

1645-1715

1644-

小冰期

1600-1725

1629

道尔顿

1790-1820

-1911

小冰期

1790-1915

1770

21世纪

2007- 



次小冰期?

1996- 

1974

 

       1315年大饥荒和瘟疫


       1315年的夏季,英格兰各地区天降暴雨。起初人们以为这场暴雨会很快停止,然而,雨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似乎没有停的迹象。英格兰各地开始暴发洪水,而爱尔兰的暴雨远远超过英格兰,平静的河流在暴雨的怂恿下,变得汹涌暴虐,冲击着各地的房屋以及教堂,吞噬着那些不幸的人的生命。

       在海峡对岸的欧洲大陆,尤其是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同样上演着类似的情景。6月、7月、8月持续增强的暴雨和低温阻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产,几乎所有农作物的根都泡腐烂了,因此,秋天颗粒无收。更重要的是,秋天收成不好,就留不下来年播种的种子,这样的恶性循环加剧了饥荒的悲惨程度。

       伴随饥荒而来的,是瘟疫。在法国,几乎每倒下一个饿死的人就会倒下一个感染瘟疫的人。埋葬死人的速度经常赶不上人死的速度。瘟疫的侵袭从穷人开始,很快就蔓延到了上层的贵族们,那些吃了动物死尸的人群大部分都得了炭疽。

       然而,暴雨从1315年5月份一直持续到了1316年的5月。德国的东部地区在1317年仍然面临着严重的饥荒,大雨仍然在下。英格兰在1316年的夏季逐渐走出饥荒,德国在1318年从饥荒中慢慢恢复元气,而波兰和爱尔兰直到1319年才从饥荒中缓解出来。

       以1315年5月欧洲北部大面积降雨为肇端,这场耗时长达三年之久的大饥荒减缓了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增长速度,以至于之后几十年之内都无法恢复。

http://www.sohu.com/a/293616726_58379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1258.html


      1845年爱尔兰大饥荒


      爱尔兰马铃薯欠收在18,19世纪其实屡见不鲜。据1851年的一次统计,国内自1728年来至少发生过24次欠收,其中1740年的饥荒程度也非常严重。1845年的饥荒之所以严重,是一些社会因素间接造成的。

      造成饥荒的主要因素是一种称为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卵菌造成马铃薯腐烂。马铃薯是当时的爱尔兰人的主要粮食来源,加上许多社会与经济因素,使得广泛的欠收严重地打击了贫苦农民的生计。

      1846年夏,马铃薯的匮乏超过了最悲观的预测。300万人到400万人因现代欧洲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收成被摧毁而遭受死亡的威胁。只有英国具备足够的资源来应对灾难,1848年,霜霉病的再次袭击彻底抹杀了人们的幻想。更为残酷的是,霜霉病集中发生在那些已经没有能力经受第四次饥荒的地区。如果说那些不很贫困的地区的状况有了少许改善,西部和南部却经历了一次与1847年这一“黑暗之年”同样深重的灾难。1849年和1850年,疾病再度来袭,使得一些地区奄奄一息。

      在大饥荒发生前,移民就早已开始了。但是从1846年末开始,移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之后的10年间,180万人离开了爱尔兰,其中有100多万人是在饥荒期间移民的。这是19世纪最重要的人口流动之一。对这些男女老少而言,与其说是自愿的移民不如说是逃难,他们的经历苦不堪言。 


      小冰期时期的黑死病


      黑死病(Black Death或Black Plague医学称之bubonic Plague)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约在1340年代散布到欧洲,而“黑死病”之名是当时欧洲的称呼。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500万人死亡,其中2500万为欧洲人。根据估计,中世纪欧洲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黑死病。

      通常认为,1346年,在蒙古军队进攻黑海港口城市卡法(又译克法,现乌克兰城市费奥多西亚)时,用抛石机将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尸体抛进城内,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细菌战。

      鼠疫原产中亚,其携带者是土拨鼠。1348年,一种被称为瘟疫的流行病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该病从中国沿着商队贸易路线传到中东,然后由船舶带到欧洲。(据我国有关资料记载:14世纪,鼠疫大流行,当时被称为“黑死病”,流行于整个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中国也有流行。在欧洲,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夺去了2500万余人的生命。——译注)

      在14世纪,黑鼠的数量很多。一旦该病发生,便会迅速扩散。在1348~1350年间,总共有2500万欧洲人死于黑死病。但是,这次流行并没有到此为止。以以后的40年中,它又一再发生。

      据统计,黑死病使当时欧洲人死去三分之一,在整个16个世纪和17世纪,都曾发生过严重的瘟疫。这一时期,正是小冰期的鼎盛时期(见表1)。


      事实上,现代气象学家忽视了小冰期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气候变冷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这是历史的结论。

     

相关博文


是谁制造了人类恐慌 变冷还是变暖?

已有 1041 次阅读 2018-10-17 21:53  

 是谁制造了人类恐慌 变冷还是变暖?

                                   杨学祥

 

      关键提示:2018年10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甩出一记重磅警告:  全球升温幅度需控制在1.5摄氏度,否则地球在2030年之后会迎来毁灭性气候。简单来说,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短短12年了。

      12年?网友们炸开了锅。“这已经说得够清楚了,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不是我们了结气候变暖就是我们自己先被了结了”、“哪怕是涨1.5摄氏度对我们的下一代来说也真是够残忍的。”“想想我们下一代之后得忍受什么样的高温天,还不赶紧着想想办法?”

      事实上,变暖的预测已经引起人类的恐慌。

      我们的研究表明,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会导致气温发生18.6年的周期变化:最大值对应冷期后,最小值对应热气候,并预测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将带来地球高温新纪录,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将带来地球的低温和冷冬。

      事实上,2014-2016年连续三年出现最热年新纪录,创新理论得到实践的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已经过去,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即将到来,伴随而来的变冷气候不是人类灾难开始的噩耗,而是减缓全球变暖带来毁灭性气候的福音。至少把留给我们的时间从短短12年延长到21年。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 (6): 1813~1818。YANG Dong-hong, YANG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2.       杨冬红, 杨学祥.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4.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Yang D H,  Yang X X.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140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1347.html

上一篇:菲律宾棉兰老岛附近发生5.9级地震 关注2月9-13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2月8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9年2月9日午报
收藏 IP: 119.48.183.*| 热度|

3 范振英 周少祥 文端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