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入秋以来最强冷空气杀到 明天宁波最低气温降到10℃ 关注潮汐组合

已有 1202 次阅读 2018-10-27 06:0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潮汐组合, 冷空气活动

入秋以来最强冷空气杀到 明天宁波最低气温降到10℃

2018-10-26 07:25现代金报评论(2人参与)

A-A+

  宁波城市天气

  今日 小雨渐止转阴到多云  17℃~22℃


  明日 晴到多云  10℃~19℃

  空气质量状况:良   II级 首要污染物:PM2.5

  本周,我们将迎来入秋以来最强冷空气。民间气象爱好者组织@中国气象爱好者说,这股冷空气本身只有中等强度,但它要先后经过两个风暴加速,一个是今天到10月28日的东北气旋,是冷空气对北方影响的关键;一个是10月28日-30日的台风“玉兔”,是冷空气对南方影响的关键,“因此将带来全国性大风,持续时间很长,影响可能会比预计大。”

  从目前的天气预报来看,明天开始,宁波将持续唱“小晴歌”,但将体验“晴冷”模式,最低气温将降到9℃-10℃,最高气温将跌破20℃。

  “霜降”节气后的第一波冷空气,会有种带你入冬的感觉。特别是冷空气过后早晨气温较低,需合理添衣保暖。

http://nb.sina.com.cn/news/2018-10-26/detail-ifxeuwws8197170.shtml?cre=tianyi&mod=pchp&loc=29&r=0&doct=0&rfunc=79&tj=none&tr=12


2018年10月潮汐组合:潮汐组合类型明显

已有 797 次阅读 2018-8-7 15:00

2018年10月潮汐组合:潮汐组合类型明显

                   杨学祥,杨冬红

 

      2017年11月-2018年2月、2018年6-9月、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8年3-5月、10-11月为弱潮汐时期。2018年10月是弱潮汐时期第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明显,强度稍弱。

      实际上,每年4月9日-7月28日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1月25日-4月7日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A:10月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1.03441度,10月2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暖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B:10月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42度,10月6日为月亮近地潮,10月9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C:10月1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1.15272度,10月18日为月亮远地潮,10月17日为日月小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D:10月23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39度,10月25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802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2996.html

上一篇:马里亚纳群岛地区发生5.8级地震 证实10月地震高潮持续
下一篇:10月26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18年10月27日午报
收藏 IP: 119.48.172.*| 热度|

3 钟炳 周少祥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19 1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