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相同的预测: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已有 1966 次阅读 2018-5-2 07:09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特大地震活跃期, 拉马德雷冷位相, 地壳均衡, 海平面上升

相同的预测: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四川地震数居全国第四

2011年05月09日07:25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王蕾我要评论(0)

字号:T|T


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四川地震数居全国第四


洪时中

地震专家洪时中“金沙讲坛(微博)”解读地震热点问题

●20世纪全球1/3的大陆地震发生在中国

●我国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占全球的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的1/2以上

汶川(微博)地震3周年之际,我国也迎来了第三个“防灾减灾日”。昨日下午,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研究员洪时中走上新迁址到金沙剧场的“金沙讲坛”,为成都市民解答了诸多有关地震方面的热点问题。


  • ·

  • ·


群灾之首 我省地震次数全国第四

“我国的地震灾害情况可以概括为:一个1/3,两个1/2,一个100%。”刚一走上讲坛,洪时中就以数字举例,20世纪全球1/3的大陆地震发生在中国,我国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占全球的1/2,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的1/2以上。

此外,有历史记载以来,我国的省、市、自治区100%都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其中29个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20个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地震还会带来火灾、次生水灾、海啸等次生灾害,可以说地震是群灾之首。

据统计,从公元前26年至2008年汶川地震前,我省共发生5.0—5.9级地震174次,6.0—6.9级地震50次,7.0—7.9级地震19次,共计243次。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按地震的排名中,四川省仅次于台湾、西藏、新疆,与云南省并列第四。

2004年开始 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我个人认为,全球地震活动已经进入了一个地震活跃期。”洪时中认为,从比较长的时间尺度来看,自2004年开始,世界可能进入了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期,发生特大地震的概率增大,但是用100年的资料研究几十年的起伏尚嫌太短。即使在地震活跃期,也不是所有的地震带都会发生大地震,更不是天天都会发生大地震,要注意防止那种一说到地震活跃期就过分紧张的倾向。

“不过,在地震的相对平静期,也不是就完全没有破坏性地震发生。”洪时中提醒说,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进入地震“非常活跃”期;而2009年却相当平静,6.0级以上地震仅2次、最大仅6.4级;2010年则中等偏低,仅有玉树7.3级地震;2011年也是相当平静,至今尚无6级地震。洪时中认为,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防震减灾工作。

近段时间来,不少人疑虑:日本大地震会不会引发四川的强震?洪时中说:“我个人认为没有直接的关系。从动力学上分析,引发这些地震的板块活动不同,而且地震活动的起伏也并不完全同步。”

地震来了怎么办?躲在桌椅下更安全

洪时中认为,地震时的避险方式一定不能“一刀切”,必须因地制宜。在平房或楼房的底层,在通道开敞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立即跑”的办法。但在多数情况下,比如在楼房的高层,仍然应当采取“就地避震,先躲后跑”的传统办法,但要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汶川地震后的一个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中小学生没有死在教室里,而是死在楼梯和通道里。可见,楼梯间往往破坏更重,反而更危险。

那避震的时候,躲在坚固的家具下面或旁边,哪里更安全?“两者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过躲在坚固的桌椅等家具下面可能更加安全。”随即,洪时中展示了一张美国联邦紧急事物署的宣传画,上面写道:“地震震动开始时,应趴下、躲起来、抓住扶靠的东西。”他还提醒大家,在有条件时,最好能够用椅垫、枕头、书包等物品保护住头部,但一定不要妨碍呼吸。

http://cd.qq.com/a/20110509/000021.htm

地球进入了特大地震活跃期:证实我们在2006-2008年的预测

 (2017-06-05 08:31:21)[编辑][删除]

转载

标签: 

特大地震活跃期

 

拉马德雷冷位相

 

统计特征

分类: 科技评论

地球进入了特大地震活跃期:证实我们在2006-2008年的预测

                                                      杨学祥,杨冬红

 

2017-02-14 研究部 预报中心根据2004年至今全球8.5级或者8.5级以上地震资料信息,判定地球自2004年开始就进入了一个特大地震的活跃期【特大地震是指8.5级或者8.5级以上的地震】。

这一判定证实了我们在2006-2008年的预测: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特大强震也可能发生在2000年至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左右,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如2006年、2010年、2014年和2018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20041226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1952114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

 

中国特大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关系

 

统计数据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3次。在1889-1924PDO“冷位相发生6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PDO“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PDO“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7)次,在1978-2003PDO“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12PDO“冷位相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PDO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PDO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全球1890-20128.5级以上地震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60-03-22

智利

9.5

2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4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5

2011-03-11

日本

8.9-9.0

6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7

2010-02-27

智利

8.8

8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9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10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11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2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13

1922-11-11

智利

8.5

1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1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16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7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2  1890年以来特大地震和PDO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级以上地震次数

全球9级以

上地震次数

PDO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4

1

0

1890-1924

低温期

1925-1945

11

0

0

1925-1946

温暖期

1946-1977

117

1

4

1947-1976

低温期

1978-1999

00

0

0

1977-1999

温暖期

2000-2012

66

0

2

2000-2030

极端低温事件频发,低温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8276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83099.html 

 

规律和实践证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是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集中爆发时期,2000-2018年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早在20103月,我们得出结论,201020142018年及其后一年,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大。当智利8.8级大地震突然来临时,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是六个星期前海地大地震的惨状,所有人都害怕真实版2012会上演。从事全球变化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吉林大学教授杨学祥表示,全球强地震频发与日月潮汐的推动,及拉马德雷周期有关。而下次强震可能发生在日本。

http://news.163.com/10/0306/11/613DCP9J000125LI_4.html

 

事实上,2011311日本发生9级特大地震,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2010年及其后一年发生特大地震可能性大被证实:

2010227智利发生8.8级地震;

2011311日本发生9级地震;

2012411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地震;

 

2014年及其后一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特大地震;

原因在于2010-2012年连续发生三次特大地震,已经积累的能量释放完毕。

2018年及其后一年,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大。

经过2013-20175年的能量积累,增大特大地震发生概率,北美和亚洲首当其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0560.html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特大强震持续发生

 

    我们在2008年指出,20世纪所有49级以上的特大地震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952年在堪察加,1957年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1960年在智利,1964年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年至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大约每4年一次。

依据拉马德雷冷位相的规律,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特大强震也可能发生在2000年至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左右,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如2006年、2010年、2014年和2018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20041226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1952114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

见:杨学祥杨冬红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百科知识2008.07,《百科知识》2008/07, 8-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736.html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截止到2012542011311发生了日本9级地震,2012411发生了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自2004年底的印尼9.1级大地震以来7年多的时间,全球发生了68.5级以上的强震。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杨冬红。智利地震发生后的形势和今后我们的任务。2010-3-3 07:17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99148

2.      杨学祥杨冬红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百科知识2008.07,《百科知识》2008/07, 8-9. 

3.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4.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6.      杨学祥,杨冬红. 9级特大地震周期的探讨.  2011-12-10 16:42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7007

7.      孙世鋐,水均益。专家解析:目前是否为地震高发期。2010030219:17 央视《环球视线》。http://news.sina.com.cn/w/2010-03-02/191719772755.shtml

8.      我国今日接连发生4起地震 震级均3级以上(图) 。2011年12月12日11:00中国广播网http://news.qq.com/a/20111212/000788.htm

9.      杨学祥,杨冬红。下一次大震在哪里:8级以上大震趋势分析。2008-6-1 10:00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10.  杨学祥。 日本地震和中国地震:日本地震发生后的形势和对策。2011-12-13 06:4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7876

11.  杨学祥,杨冬红.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2008-5-10 11:08 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7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9094.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11882.html

上一篇:5月1日拉尼娜指数进入峰值:2018年5月2日早报
下一篇:5月1日拉尼娜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8年5月2日午报
收藏 IP: 119.48.173.*| 热度|

2 周少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