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016-2018年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环太平洋地震带接连地震

已有 2820 次阅读 2018-1-26 13:5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壳均衡, 拉马德雷冷位相, 海平面上升, 特大地震活跃期

太平洋接连地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怎么了?
时间:2018-01-25 22:57   来源:今日头条   责任编辑:毛青青

川北在线核心提示:原标题:太平洋接连地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怎么了? 1月23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发生了里氏6.0级地震。地震造成约130座建筑物倒塌,至少8人受重伤。 同日,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消息称:美国阿拉斯加南部科迪亚克东南以东280km处发生了里氏7.9级地震。


  原标题:太平洋接连地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怎么了?
  1月23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发生了里氏6.0级地震。地震造成约130座建筑物倒塌,至少8人受重伤。
  同日,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消息称:美国阿拉斯加南部科迪亚克东南以东280km处发生了里氏7.9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当局立即发出海啸预警。虽然几小时后预警解除,但是也把许多人吓了一大跳。
  也在1月23日,日本群马县西北部的草津白根山的主峰本白根山发生了火山灾害。喷出的火山灰把附近的滑雪场砸了个稀烂。
  根据最新消息,火山喷出的石头砸死了一名日本自卫队员(不是民兵,相当于正规军战士)。
  这还不算完。
  据法新社报道,1月23日菲律宾的马荣火山朝空中猛烈地喷射了“高达700公尺的熔岩泉,飘落的碎砾使晨间的天色转暗,也使焦虑的居民恐慌......“
  按照事后政府方面的说法,马荣火山当天喷射了高达5公里的灰柱,部分地区的天色因大量微细碎砾飘落而转暗。
  这样的天灾确实让人心惊肉跳。按他们的说法:”......天突然黑了,就连身旁的人都看不见......“
  天啊,突然间就变得伸手不见五指?
  可以想像那里的人们会吓成什么样子。现在,当局已经组织4万多人撤离了家园。

  这里面,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草津白根山火山。
  由于这里离日本首都东京只有150Km,一旦发生大型火山喷发事故,有可能发生不可想像的大灾难。
  估计NHK电视台发出火山报道的时候,多少日本人的心都吊到了嗓子眼里。
  一旦发生大型火山灾害,整个东京的几千万人可怎么办?
  专家认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了不稳定期。
  正是这一原因,让日本、菲律宾、印尼、美国阿拉斯拉同时发生火山、地震等大型灾害。
  这次倒也算小康,但是以后万一出大灾害可怎么办?
  看专家的说法,好像他们也拿不出什么办法。
  还会有什么样的灾害呢?
  我们怎么办?

http://www.guangyuanol.cn/news/newspaper/2018/0125/828258.html


      我在2016年4月20日提出的警告

       我们在2008年指出,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有7次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2004-2008年已经发生了3次8.5级以上强震(见表3),我们推测: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为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实际上,2010-2012年连续三年又发生了三次8.5级以上强震,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目前还有2016-2018年三年的最后期限,2004-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接近尾声。

       由于极强厄尔尼诺和月亮赤纬角的激发作用,2016-2018年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的数量和强度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将大大增强海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16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3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661.html

       2010-2012年连续三年发生了三次8.5级以上强震,经过三年的能量积累,2016-2018年爆发8.5级以上强震的几率和强度将逐年增加。

       目前,地震灾害就在我国周围徘徊:4月10日阿富汗7.1级地震、4月13日缅甸7.2级地震、4月16日日本九州7.3级地震。

      特大地震活跃期已经进入最后的高潮,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更大地震的准备。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2015年发生的极强厄尔尼诺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强震的激发作用,2016-2018年特大地震还将继续集中爆发。

      大地震随机性理论否认地震活跃期的存在,漠视地震前兆的自然预警,会误导公众和政府部门,忽视对目前面临危险的准备和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1475.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2.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Vol. 23 (6): 1813~1818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666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675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6850.html

20181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已有 1424 次阅读 2017-8-14 10:26

20181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81-2月、6-9月、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83-5月、10-11月为弱潮汐时期。20181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实际上,每年49-7281118-123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125-47730-116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46, 47]。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潮汐组合A12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0.0323度,12为月亮近地潮,12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B18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3度,19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C116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0.0257度, 115为月亮远地潮,117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D123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125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E 129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0.0143度, 130为月亮近地潮,131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1022.html

23-25日潮汐组合对应此次地震火山活动高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6931.html

上一篇:南极半岛海冰减少使25日拉尼娜指数进入上升区间:1月26日午报
下一篇:美国新断层可能发生8级以上地震:加大加州大震风险
收藏 IP: 221.9.94.*| 热度|

2 钟炳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2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