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7月9日厄尔尼诺指数接近谷值:2017年7月9日晚报

已有 1505 次阅读 2017-7-9 16:3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厄尔尼诺, 高温, 7天周期

79厄尔尼诺指数接近谷值:201779晚报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我们在20161117开始的拉尼娜指数通报的检验结果表明,日食发生在赤道或低纬地区、地球季节性自转变化、南极半岛海冰变化、潮汐组合双周循环、寒潮强弱变化、地震火山活动,对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理论预测基本符合实测数据,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预测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和依据,请相关部门检验和利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6069.html

潮汐组合影响海温变化的理论计算得到实践证实。

潮汐组合类型转换具有13.6天周期,即双周循环,这在图1-2中都有明显的表现。除此之外,两周之内厄尔尼诺指数往往出现两个峰值和两个谷值,即次一级的7天周期。这一周期在气温变化中也有明显的表现(见图)。

潮汐不仅有13.6天周期,而且存在7.1天和9.1天周期。1921年杜德生对月亮和太阳引潮力位进行了严格的调和级数展开,在展开中约有90项长周期成分。其中振幅超过这90项长周期振幅之和的0.5%的共有20个,在这20个中就有9天项和7天项(见图1-2)。

13.6天周期和7天周期在气温变化和厄尔尼诺指数变化中非常稳定,我们预计2017511-15日潮汐组合将使厄尔尼诺指数大幅上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3919.html


1 20177818厄尔尼诺指数为0.635,比78日12时0.640减速0.005,减速变慢,进入下降区间。根据71潮汐组合,预计28日前后达到峰值,30日后达到谷值。事实上, 62812厄尔尼诺指数为0.600,进入峰值。63000厄尔尼诺指数为0.528,进入谷值。71120.583为峰值。20177412厄尔尼诺指数为0.407,进入谷值。根据6-9日潮汐组合,9日后进入峰值。78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649,进入峰值。


2 201779日00厄尔尼诺指数为0.632,比78日18时0.635减速0.003,减速变慢,进入下降区间。根据71潮汐组合,预计28日前后达到峰值,30日后达到谷值。事实上, 62812厄尔尼诺指数为0.600,进入峰值。63000厄尔尼诺指数为0.528,进入谷值。71120.583为峰值。20177412厄尔尼诺指数为0.407,进入谷值。根据6-9日潮汐组合,9日后进入峰值。78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649,进入峰值。79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632,接近谷值。

相关报道

20177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和地震火山活动

已有 379 次阅读 2017-5-26 08:48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7168.html

20177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和地震火山活动

                                    杨学祥,杨冬红

20171月、3-711-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72月、8-10月为弱潮汐时期。20177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五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每年125-47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49-728及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潮汐组合A71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71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B 79为日月大潮,78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9.2621度,76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C715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2度,717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D722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9.2446度,723为日月大潮,722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E728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3度,730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未来三天气温缓慢回升河北中南部高温将重现

中国天气网2017-06-2518:34

今日下午14时,受高空冷涡影响,自上午11时开始,我省张家口、承德、保定西部、石家庄西北部、唐山和秦皇岛的局部地区有零散的对流云团发生发展,上述部分地区出现阵雨或雷阵雨,雨量分布不均,以10毫米以下的降水为主,有11个乡镇的雨量在10毫米以上,万全的北新屯最大,为22.4毫米。上述地区监测到有闪电活动,赤城、隆化、张北、承德等站出现雷暴。除了上述地区的雷阵雨或阵雨之外,我省其他地区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各地的气温比昨天同一时刻基本都有4~8的上升,北部个别地点受降雨的影响,气温则比昨天同期稍有回落。

今天傍晚到夜间,受冷涡影响,中北部部分地区有分散性雷阵雨或阵雨转多云。一周趋势:气温方面,在我省附近徘徊多日的冷涡将于明日开始东移减弱,我省转受一个宽广的暖高压脊控制,周前期各地的气温将呈稳中有升的趋势,中南部部分地区将出现35或以上的高温天气。周后期(71~2日),副热带高压将有所北抬,我省受其外围的降水系统影响,气温将有所下降。降水方面,周前期降水较少,北部地区可能多分散性弱雷雨,周末全省降水有望增多。

具体来看,明天(26日)受高空冷涡后部残余冷空气的影响,北部和东北部的云量稍多。27~30日,受低空偏南气流的影响,我省北部地区白天(尤其午后到傍晚)可能多分散性弱雷雨天气。周末(71~2日),据目前的气象资料来看,副热带高压有可能出现北抬,届时我省可能受其外围的降水系统影响,出现全省范围的降雨,具体天气演变趋势我们将时刻跟进,请持续关注河北天气。具体预报如下:

今天傍晚到夜间,张家口南部、承德南部、唐山、秦皇岛、廊坊、沧州多云间阴有分散性雷阵雨或阵雨,其他地区晴间多云。

明天白天,承德东部、唐山、秦皇岛多云,其他地区晴间多云。

明天夜间到27日,全省晴间多云。

27日夜间到28日,西北部地区多云转阴,其他地区晴间多云。

温馨提示:

1、今天傍晚到前半夜,中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分散性雷阵雨,未来一段时间张家口、承德等北部地区仍然可能出现弱的分散性雷阵雨,外出请注意防范降水和雷电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未来三天,气温缓慢回升,中南部的部分地区高温将重现,天气炎热,外出游玩注意防暑。放假的学生请不要在池塘、河湖游泳或玩耍,以免发生危险。

http://www.toutiao.com/i6435542887731036673/

京津冀等10省区市有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温超40

2017062806:38     中国天气网

  中央气象台62806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628白天,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河北中南部、北京南部、天津、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内蒙古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可超过40

责任编辑:初晓慧

http://news.sina.com.cn/o/2017-06-28/doc-ifyhmpew3701536.shtml?cre=sinapc&mod=g&loc=16&r=0&doct=0&rfunc=16&tj=none&s=0

高温黄色预警:北京河北等北方10省市区气温将超35

2017062817:23     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中央气象台62818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629白天,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北京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吉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可超过40

http://news.sina.com.cn/o/2017-06-28/doc-ifyhrttz1540435.shtml?cre=sinapc&mod=g&loc=28&r=0&doct=0&rfunc=16&tj=none&s=0

中国天气开启“北热南雨”模式高温、暴雨预警双发

20170628 16: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天气开启“北热南雨”模式

  中新社北京628 (记者刘辰瑶)一轮大范围降雨过程结束后,中国开启了北方高温、南方暴雨的模式。中央气象台分别于286时和10时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和暴雨蓝色预警。

  气象监测预计,288时至298时,中国广西、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徽、云南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水、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雨强30毫米5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未来三天,南方雨带将北抬,逐渐转为东北西南走向,进而影响黄淮到湖南、贵州一带。

  北方天气则以晴热少雨为主题。过去24小时,华北、黄淮、内蒙古等部分地区气温超过35,预计28日白天,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内蒙古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可超过40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介绍说,受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影响,初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夏季风雨带偏南,江南梅雨偏多。

27日,中国的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出现暴雨或大暴雨。与历史同期相比,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偏多五成至一倍,局地偏多一至二倍。江南梅雨区平均降水量达393.5毫米,已比常年偏多7.7%

  气象专家特别提示,江南部分地区持续强降雨,广西东北部、湖南东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局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高。同时,湖南东南部、江西东北部等部分地区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的气象风险高,当地民众需注意防范。

  同时,北方高温开始蔓延,公众需注意防暑降温。()

【编辑:刘湃】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7/06-28/8263579.shtml

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河北等地局地可超40

2017070206:3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2电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7206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72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河北中南部、北京大部、天津西部、辽宁西部、山东西北部、山西西部、河南北部和西部、陕西东部和南部、湖北西北部、重庆北部、四川盆地东部、浙江中部、福建北部以及海南岛北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内蒙古中部、河北西南部、陕西关中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可超过40

责任编辑:张迪

http://news.sina.com.cn/o/2017-07-02/doc-ifyhrttz1983364.shtml?cre=sinapc&mod=g&loc=3&r=0&doct=0&rfunc=16&tj=none&s=0

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局地超40

2017070718:41     央视新闻

  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78白天,内蒙古西部、陕西、山西、河南北部、河北中南部、天津、山东西部和北部、湖北西北部、辽宁中部、甘肃西北部和东南部、宁夏北部、浙江大部、新疆西北部和南疆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内蒙古西部、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山西西部、陕西东部、新疆西北部和南疆盆地、浙江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可超过40,提醒人们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央视记者任梅梅)

责任编辑:柳龙龙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7-07/doc-ifyhwefp0249735.shtml?cre=sinapc&mod=g&loc=28&r=0&doct=0&rfunc=16&tj=none&s=0

内蒙古额济纳旗再遇高温未来一周最高温超40

2017-07-08 17:48央视新闻评论

  二十四节气“小暑”前后,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再次迎来新一轮高温天气,此次高温天气将从78开始到7月中旬迎来入夏以来首场大范围的高温闷热天气过程。额济纳旗开启了“烧烤模式”,进入到了盛夏。815时,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地区的最高温度达到了37.5度,地面温度达61.8度。

  炎炎烈日,骄阳似火,在户外阳光的照射下,就犹如是在火炉边炙烤一般的闷热。记者在街道上看到,行人、车辆较以往有所减少。有的人选择在阴凉的地方,喝茶来解暑。

  当地气象部门已连续两天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同时通过短信发布高温预报,预计7816日,额济纳旗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40度以上,提醒人们注意防暑降温,避免发生高温中暑。未来一周,额济纳旗高温天气仍将持续,气象部门提醒相关部门和广大居民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公众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用电要提高警惕,避免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火灾。(央视记者张扬李秀吉)

http://jl.sina.com.cn/news/gngj/2017-07-08/detail-ifyhwehx5377327.shtml?cre=sinapc&mod=g&loc=13&r=0&doct=0&rfunc=16&tj=none&s=0

参考文献

1.LiGuoqing.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tideandlunarforcingonatmosphericcirculation[J].Adv.Atmos.Sci.2005, 22:359-374.

2.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23 (6): 18131818YANG Dong-hong,YANGXue-xiang.Thehypothesisoftheocesnicearthquakesadjustingclimateslowdownofglobalwarming.ProgressinGeophysics.2008, 23 (6):1813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20141-2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14224-237,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610-615.YANGDong-hong,YANGXue-xiang.Studyontherelationbetween ice sheetsmeltingandlowtemperatureinNorthernHemisphereProgressinGeophysics. 2014, 29(1): 610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动力机制。世界地质。2010294):652-657.YangDH,YangDB.ThermaldynamicmechanismofElNinoinduced by solareclipse.GlobalGeology(inChinese),2010,29(4):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2013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Yang D H, Yang D B, Yang XX,Theinfluenceoftidesandearthquakesinglobalclimatechanges.ChineseJournalofgeophysics(inChinese),2011,54(4):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2013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2014,(3):90-91.YANGXue-xiang,YANGDong-hong.MeteorologicalAnalysisofReasonsCausingChina'sFrequentSmog Weather in2013.Technology andlife.2014,(3):90-91.

9.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1666-1677.YangXX, ChenDY.StudyoncauseofformationinEarthsclimaticchanges.ProgressinGeophysics(inChinese),2013,28(4):1666-1677.

10. 杨冬红,杨学祥.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1680-1685.YangDH,YangXX.AustraliasnowinsummerandthreeiceregulatorsforElNinoevents.ProgressinGeophysics(inChinese),2007,22(5):1680-1685.

11. Walker D A.MoreevidenceindicateslinkbetweenElNinosand seismicity [J].EOS, 1995, 76(4):33,34, 3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5410.html

上一篇:7月8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7年7月9日午报
下一篇:7月9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谷值:2017年7月10日早报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2 周少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4 0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