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高层建筑林立导致大城市逆温层多发助霾为虐

已有 4667 次阅读 2016-12-3 07:32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雾霾, 高层建筑群, 逆温层, 阴影区, 白色屏障

高层建筑林立导致大城市逆温层多发助霾为虐

                                杨学祥,杨冬红

武汉大雾弥漫建筑“隐身”雾气中

20161202 15:19 来源: 视觉中国编辑:赵嫣嫣


2016122,武汉大雾弥漫,雾中的楚河汉街宛如仙境,写字楼如空中楼阁一般耸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http://p.weather.com.cn/2016/12/2627286.shtml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一种天气现象,也称灰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便会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201611月,北京雾霾发现耐药菌:人类最后的抗生素对它束手无策。

雾霾产生的气候因素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二、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据我们的测算,28层的建筑群可遮挡14层以下的正面阳光,形成冬季地面阴影区,造成地表气温变冷,高层建筑顶部空气变暖,是大城市高层建筑群逆温层和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解决办法是,高层部分涂白色增大反光度,低层部分涂深色增大热能吸收,减轻逆温层的形成。

高层建筑群中大面积的阴影区是大城市逆温层形成和加剧的重要原因。

第三,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

预测对比

我们在28日指出,20161118-123日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不利于拉尼娜发展;配合1129-122日潮汐组合,拉尼娜减弱将会成为主要趋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7210.html

我们在20161018日指出:

潮汐组合A1129日为日月大潮, 122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90812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验证:2016120118时拉尼娜指数为-0.164,比120112时的-0.205增速0.041,加速变慢,进入新的波动峰值-0.164117日进入峰值(-0.643),9日出现次峰值(-0.664),17日再现更高峰值(-0.443),19日形成新的峰值-0.41721日出现新的谷值-0.59228日进入新的谷值-0.81729-30日开始新的波动,30日加速变为特快,122日进入新的波动峰值-0.134,高于上一轮峰值-0.417,拉尼娜减弱非常明显(见图1-2

验证: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020640分在秘鲁(南纬15.21度,西经70.81度)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验证:

华北黄淮等地将持续雾霾:明后日污染最重,5日有望消散

2016-12-02 11:21:29 来源: 澎湃新闻网(上海) 举报

122,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华北黄淮等地将持续见霾,明后日污染最重,预计于125减弱。

122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预计今日起至1238时,北京中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和东部、安徽北部、山西西南部、陕西关中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度霾,其中,北京南部、河北中部、河南东北部、陕西关中等地局地有重度霾。

中央气象台预计,此次雾霾天气过程将一直持续至124日,其中3日至4日为过程最强时段,华北南部等地PM2.5峰值浓度将达到350-400微克/立方米。

125白天开始,受冷空气影响,华北、黄淮等地雾霾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消散。

另外,大雾将笼罩河南湖北等地。中央气象台表示,122日早晨至上午,山东西南部、河南中部、湖北中部、湖南北部和东部、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天气,其中,湖北中部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低于500米的浓雾,局地能见度低于200米。

中央气象台于1226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就未来天气,中央气象台进行预测并表示,12月上旬,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势力总体偏弱,全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 左右。

其中,124日至6日,受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8 ,东北地区降温幅度有1012

12月中旬,除东北、华南及西南地区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 左右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较同期偏高12

http://money.163.com/16/1202/11/C79D6I76002580S6.html

潮汐组合B12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 00066度。127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次拉尼娜指数下降幅度关系到拉尼娜是否夭折。

潮汐组合C121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93661度,1214日为日月大潮,1213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本次拉尼娜指数上升幅度关系到拉尼娜是否夭折。

潮汐组合D1221日为日月小潮,122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 00047度,1225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次拉尼娜指数下降幅度关系到拉尼娜是否夭折。

潮汐组合E122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8.95967度,1229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本次拉尼娜指数上升幅度关系到拉尼娜是否夭折。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20169-12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12月雾霾活动进入高潮。本月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不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组合类型也不利于拉尼娜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9483.html

雾霾、冷暖和拉尼娜存在13.6天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我们在2012-12-804:24指出:

地球自转确实存在13.6天和18.6年周期。李国庆发现月亮视赤纬角变化周期13.6天、27.3天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明显的对应关系[12]。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是地震的激发原因之一。赤纬角变化周期13.6天、27.3天和18.6年周期对雾霾、冷暖和拉尼娜指数存在明显影响[3-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0384.html

参考文献

1. Li Guoqing. 27.3-day and13.6-dayatmospheric tide and lunar forcing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J]. Adv.Atmos.Sci. 2005, 22: 359-374.

2.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20141-2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14224-237,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动力机制。世界地质。2010294):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2013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2013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 (3):90-9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8332.html

上一篇:河北提前启动区域重污染天气红色应急响应:关注12月雾霾高潮
下一篇:12月3日午报:拉尼娜指数进入新峰值 12月拉尼娜继续减弱
收藏 IP: 222.161.102.*| 热度|

2 钟炳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2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