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测对比:今冬雾霾频率偏高峰值降低
拉尼娜出现,是否会对吉林省冬季雾霾天数有所影响?
对于此问题,杨学祥有自己的看法:“北方冷空气的活跃有可能会阻挡、减弱或者消散雾霾。在冬季是否会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主要取决于东亚冬季风是否偏强,如果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加强,则会使雾霾减弱。从目前来看,2016年末,吉林省的雾霾指数不会有太大减少,进入2017年会有所好转。”
http://news.chinajilin.com.cn/jwyc/201611/2253336.html
环保部:今冬雾霾频率偏高峰值降低 不会爆表
搜狐公益 2016-11-04 09:12:17 阅读(68) 评论(0) ..
据新华社电 从3日开始,新一轮雾霾笼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保护部3日下午举行重污染天气应对情况通报会,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8督查组分赴石家庄等城市
11月2日起,环保部先后派出8个督查组,分赴石家庄、唐山、保定、衡水、济南等城市开展督查,重点检查各地政府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情况,并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介绍,现场督查发现,河北省迁安市政府对企业提出的应急减排措施不合理,在启动应急响应后,部分企业未采取任何实际减排行动;对企业应急响应措施督导力度不够,检查内容流于形式,无法促进企业实际减排。迁安宝利源炼焦有限公司未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污染物减排,无法达到河北省应急预案要求的减排比例,企业内部无应急响应流程记录。督查组还发现7家企业存在排放黑烟、无组织排放等问题。
环保部已责成河北省环保厅和相关城市人民政府进一步调查,依法严肃处理,尽快落实整改要求。
环保部还公布了10月份京津冀地区10家企业“高架源”排放涉嫌超标。
田为勇表示,今年年底前要将京津冀地区的20个城市的“高架源”全部安装在线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峰值不会达去年爆表程度
从10月份以来,京津冀地区已遭遇第4场雾霾影响。今年冬天的雾霾会更严重吗?
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表示,根据历史分析,受拉尼娜现象影响,今年冬季出现重污染天气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偏高。预计开始供暖后,重污染天气应对形势可能更加严峻。但他同时指出,空气污染峰值不会达到去年爆表的程度。
他介绍,今年1-10月,全国338个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12.5%,PM10浓度同比下降9.4%。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5%。
近年来,我国在燃煤、机动车、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对雾霾高发的京津冀地区,刘炳江说,今年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保定、廊坊部分地方共实现煤改电、煤改气50万户,预计减少二氧化硫、粉尘等排放4万吨。北京市今年要清理2500多家“散小乱污”的企业。
“同等气象条件下,有了这些措施的支持,空气污染指数峰值会下降。”他说。
http://gongyi.sohu.com/20161104/n472258844.shtml
雾霾天气持续 天津拉响橙色警报
2016年11月04日 16:10 来源:新华社 手机阅读
新华社天津11月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 张华迎)受不利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持续,天津在4日零时起将2日发布的重污染天气三级黄色预警升级为二级橙色预警,并启动了包括排污工业企业限产减排、停止所有建筑等施工工地土石方作业等在内的Ⅱ级应急响应措施。
根据近日修订的《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预警共分为四级,分别为四级蓝色、三级黄色、二级橙色、一级红色预警。其中三级橙色预警的启动条件为空气质量指数(AQI)持续3天超过200且1天超过300。
2日开始,随着冷空气远离,京津冀地区雾霾卷土重来。天津市公安交管局指挥中心4日早晨发布的信息显示,目前除津滨高速公路正常开启外,其他途经天津市的各条高速公路均已采取封闭措施。
记者在天津市主城区看到,整个城市都被雾霾笼罩,天津市标志性建筑天塔和117大厦在雾霾中若隐若现。由于能见度较差,道路上的车辆大都放慢了行驶速度,有的车辆还开启了车灯,路上的行人也大都戴上了防霾口罩。
根据天津市气象台发布的24小时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显示,4日8时至5日8时,天津市空气污染扩散条件指数为5级,气象条件非常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消除。4日上午9时,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实时监测数据显示,各环境监测站点空气质量均为中到重度污染,部分监测站点AQI超过200。
气象专家表示,随着冷空气的过境,预计本周末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天气将得到缓解。
【 编辑:韦仲达 作者:张华迎】
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61104/newgx581c428f-15626012.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