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关注:日本政府召开防灾会议 重启讨论地震预测可能性
问题提示:到目前为止,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地震预报必须同时包括时间、地点和强度,由于地震情况复杂,有些地震能预报,有些则无法预报,现在全球预报地震的准确率只有20%多。目前,包括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地震预报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地震预报还远远没有做到像天气预报那样准确。近年来,国际上有一些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否定意见。有人甚至发表“地震无法预测”的论文,明确提出“地震是无法预测的”论点。但另有一些地震科学家对地震预报的成就给予了肯定,认为地震发生地点、时间、震级的短期预报终将实现,而长期预报的成就则更加突出。
日本政府召开防灾会议 重启讨论地震预测可能性
2016年09月27日10: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本政府中央防灾会议的专家会议本月26日开始重新探讨技术上能在何种程度上事先预测南海海槽大地震。
原标题:日本政府召开防灾会议 重启讨论地震预测可能性
据日媒报道,日本政府中央防灾会议的专家会议本月26日开始重新探讨技术上能在何种程度上事先预测南海海槽大地震。
日本中央防灾会议2013年曾发表见解称:“以目前的科学水平,很难对地震进行高度准确的预测”。根据之后的研究进展,防灾会议将重新对预测的可能性进行验证,并在下月的第二次会议上汇总相关报告。
据报道,当天日本地震研究者等组成的小组召开首次会议,围绕即便不能准确预测发生时间和规模,能否根据地壳变动等前兆掌握地震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会议主席、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山冈耕春表示:“若在地震发生前得到某种消息,也可以减轻受害程度。我们将就(以目前的科学水平)能做到什么展开现实性的讨论。”
专家会议本月9日开始讨论彻底修改限于震源在骏河湾周边的东海地震的日本《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简称大震法)。会议正考虑将《大震法》覆盖范围扩大至从关东到九州的南海海槽大地震预计受害区域。
据了解,日本《大震法》以通过完善观测机制可以预知即将发生的东海地震为前提规定应对措施。在其对象扩大至南海海槽整体区域的情况下是否继续维持以地震预知为前提的法律框架成为焦点。
(责编:刘戈、陈建军)
http://japan.people.com.cn/n1/2016/0927/c35467-28743988.html
韩媒称庆州地震有预兆 震前地下水水位波动异常
2016年09月26日16:17来源:环球网 .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韩联社9月26日报道,12日,韩国庆尚南道庆州地区发生5.8级地震。有消息称,早在地震前1-2天,该地区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明显变化。这或许能用于日后的地震预测。
韩国釜庆大学地球环境科学系教授郑尚龙(音)26表示,11-12日和16-17日,庆北清州市山内面的地价税观测所地下水水位比平时有大幅上升。该观测所是韩国300多个观测所中距离震中庆州市内南面最近的。
郑尚龙表示,地震前,岩石受到强压导致地下水水位大幅上升,这只在4.5级以上的地震中受影响,期间发生小型余震时,地下水水位并没有大的变化。
釜山大学地质学教授咸世英表示,美日等国很早之前就开始研究地震给地下水造成的影响,通过地下水水位来预测地震是有可能的。(实习编译:虞许静 审稿:李小飞)
http://news.dahe.cn/2016/09-26/107536961.html
日本將著手研究利用地下水變化預報地震
--------------------------------------------------------------------------------
2003年1月5日 07:42
東方網1月5日消息:日本京都大學將於今年春天在高知縣西部沿海著手進行一項研究,希望通過當地地下水的變化掌握地震的前兆。
從紀伊半島到四國近海的海底,海洋板塊沉降到陸地板塊之下,陸地板塊受到拉伸,形變消失,引發地震。根據歷史考證,發生在該區域的所謂南海地震有8次,兩次間隔90-250年不等。
南海地震的震源在海底,想要預報很難。據4日的《每日新聞》介紹,以往的觀測記錄顯示,每次地震前,從紀伊半島到四國的太平洋沿岸廣大地區的井水水位都會下降,從地下湧出的溫泉量會減少,並且,井水水位下降的地區和地表被拉伸的地區幾乎一致。
對此專家們做出了假設,地震發生前,板塊和板塊的交界處會先行出現錯位,使震源附近地基的一部分被拉伸,因此地下水水位就下降了。這就像一個盛有水的容器,若容器底面積增大而水量不變的話,水位就會下降。
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地震預報研究中心的負責人梅田康弘教授說:“地下水和地震之間的關繫有好多還無法從科學角度解釋清楚,我們計劃收集數據,找到兩者間的確切聯繫。”
據悉,除了研究地下水水位的變化外,專家們還挖了3口深幾米到幾十米的井,以調查下雨、漲潮等因素對水位變化的影響。
編輯:陳志娟 來源:新華社
http://www.eastday.com/epublish/big5/paper148/20030105/class014800014/hwz859422.htm
地震前兆?
现在人们关心的是临震预报,也就是准确地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现在还作不到。虽然地震发生前可能有些前兆,但这些地震前兆同地震的关系并不紧密。现在人们掌握的地震前兆有:
临震预报地电场和地磁场的变化
地球本就有磁有电,由于地壳被挤压时可能引起压电和压磁效应,可使地下的电流和磁场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可以测量出来的,这一发现本给地震预报以很大希望,而实际上影响地电和地磁场变化的因素很多,现在还无法准确地从这些干扰因素中,把孕震引起的地电和地磁场效应区别开来。
临震预报震情异常
一般说来,即使是地震区,震级越大发生的次数越少,用统计方法可以算出某个地区地震震级和发生次数(频度)的负相关的比例数(b值),在大地震发生前,有的地区这一比例数(b值)可能反常,邢台地震总结出来的“小震闹,大震到”就反映了这一规律。海城地震发生前,小地震异常活跃,我国根据这一规律成功地预报出了海城地震的发生,但在唐山地震预报时,这一规律就失灵了。海城地震是典型的前震——主震型地震,遗憾的是,多数地震实例不是海城类型的,这次四川汶川地震在主震发生前就没有明确的前震。国内有很多这样的实例,那就是小震闹了一阵后,偃旗息鼓,此后并没有发生大地震。由此可见,震情异常的规律不具有普遍性,无法用来准确预报地震。
临震预报波速异常
由于震动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因所受压力的不同而改变,孕震期间,地壳岩石所受压力通常是逐渐增大的,从而使波速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是可以测量的。这也曾给地震预报带来一定的期望,但深入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大地震发生前都有波速异常发生,这样一来,这一前兆也无法在地震预报中得到有效应用。
临震预报地下水位的变化
1920年甘肃古浪——海原一线地下水异常喷出地面,当地老百姓说“海眼开了”,接着就发生了8.5级大地震,而1979年冬到1980年春,该地又一次“海眼开了”,地下水喷射一尺高,声响几十米外可闻,但这一次并没有大地震发生。海城地震也有地下水位显著变化的前兆,但实践上也有许多实例说明(例如唐山地震),大地震前并没有地下水位变化的前兆。
临震预报动物的异常反应
由于某些动物对于特定的物理现象感觉比较灵敏,所以在地震前,会有逃离、迁移、躁动等反映。动物的异常反应通常同声音、地下水位、地热变动、地磁和地电变动等因素有关联,若没有特定的物理前兆,则就不会有动物异常的前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