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宇宙膨胀相关论证

已有 2793 次阅读 2019-3-4 09:10 |个人分类:暗物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宇宙膨胀相关论证:

1.宇宙膨胀缺乏实际观测数据,唯一得到证明的是红移与距离成正比,宇宙膨胀是推论得到的。

2.宇宙要是膨胀,那么一定要有一个半径和中心,那么半径外是没有空间还是没有物质?

3.如果宇宙膨胀,那么一定有生死循环,否则永久膨胀不合理,但是生死循环没有任何讨论。

4.膨胀机理至今没有解释,仅仅是说暗能量。

5.暗能量是什么?有方向吗?如何确定暗能量方向?

6.暗能量作用于地球吗?如何验证?

7.暗能量与星体的相互作用有相关验证吗?怎么作用的?力的大小和方向能确定吗?

8.暗能量的施力物体有没有?如果有,是什么?

9.膨胀后的系统运动规律不自冾,宇宙还是成团成系分布。薄片化的星系仍是主导。

10.运动轨迹得不到论证,哪里是膨胀中心,膨胀中心会怎样,膨胀的边界会是怎样,

11.指定任意星系的膨胀方向?地球的膨胀方向?地球是膨胀中心吗?

12.膨胀的边界的扩展过程是怎样的,没有论断。

13.边界的星体受力需要论证,边界星体只受到内部的引力,没有外部引力,将会回落到中心。

14.即使是穏恒态宇宙,奥伯斯佯谬也能得到较好的解释

15.宇宙背景辐射实际的本质还有待确认,不是膨胀的指标性证据。

16.膨胀的起始地点,时间,收缩的起始时间和地点能确定吗?

17.哈勃的红移数据是直接观测数据,各星系膨胀的方向、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没有观测数据,更没有相对于哪个中心位置膨胀的观测证据。

18背景辐射没有方向性,而宇宙要是膨胀会有一个稳定的膨胀方向,二者怎样联系起来的?

19. 宇宙可观测的最大直径有930亿光年,以地球为中心的可观测宇宙半径有465亿光年。所观测的光线是465亿年前来自于465亿光年处的星系所发出的光。也就是说,在465亿年前,它已经就在距离地球465亿光年的位置上。这里存在大量的矛盾需要考察与严密论证。

20.宇宙的边界的构成需要严密论证。宇宙的边界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就成为了边界?

21. 边界处的星体运行规律是怎样的?也需要严密的考察,会跨越边界吗,会与边界发生碰撞吗?

22. 另外,在边界处的星体发光只照向宇宙的内部吗?会跨越宇宙边界吗?

23. 138.2亿年以前,宇宙的状态需要严密论证,这里必须存在宇宙进化经历着生死循环

24. 前一次的大爆炸时间与下一次的大爆炸时间需要严格地论证与周密地计算。但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上一次爆炸的时间与下一次大爆炸的论证。

25.物质都同时具有引力和斥力,物质体积不能被无限压缩。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条件如何形成?

26能量只会从能量高物质传向能量低的物质,或从温度高的物质传递给能量低的物质。温度无限高意味着能量无限大,能量来自于什么物质,来自于哪里?这需要系统的讨论和严密的计算。

27. 最后,至于时空曲率无限大,也需要系统的讨论和严密的计算。

28. 大爆炸整体循环的机制仍不完备,究竟大爆炸循环需要经历哪些阶段仍不明确,因此至今也没有估算出下一次大爆炸的时间与过程。

29. 具体的阶段形成过程与触发机制仍不健全。例如,大爆炸的奇点的形成的有效机制仍缺乏,违背了现有的力学机理、能量传递机理等。

30. 大爆炸需要提出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并对整个过程进行不同步骤的细化,以及对不同步骤的触发条件与发展过程进行严密的论证。

31. 星系均为成团成系分布,个星系均具有各自的中心,且围绕这各种的中心运动,这致使各星系呈现为扁平化。宇宙爆炸后星系运动轨迹无法合理解释。

自然情况下无法达到大爆炸的触发条件。

结论为:宇宙整体是穏恒态的,恒星和星系团(各种层级的)都有相同的形成、发展、死亡、再生的机制。而黑洞是宇宙的清道夫,是宇宙氢气再生的机器。


详见专著“暗物质与宇宙模型”

专著全文详见科学网网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5458-116530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458-1165516.html

上一篇:暗物质与宇宙模型
下一篇:物质统一定义
收藏 IP: 123.191.164.*| 热度|

1 简小庆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