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科技工作的三个阶梯 精选

已有 7141 次阅读 2012-8-29 08:08 |个人分类:观点交流|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生, 导师, 科研工作

科技工作的三个阶梯


蒋继平

2012828


我这里谈论的科技工作是指在应用领域的研究, 不是基础理论的科研。 凡是在应用领域做研究的科技人员, 都会进行一些实际性的实验工作。 这个实际性的实验工作包括重复别人的实验, 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和修正或者质疑别人的实验结果等。 这是科研工作的三个阶梯。


通常来说, 研究生在科研中所做的是第一个阶梯的工作。研究生们除了要上一些规定的课程外, 还要承担一些科研任务。 但是, 在研究生阶段所从事的研究项目, 通常是导师制定的一个课题。 课题确定后,学生就按照课题的任务寻找以往的相关研究资料, 模仿别人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重复别人的实验。 即使这个实验的内容是别人没有做过的, 导师会提供具体的实验设计,研究生只要按照导师的设计进行具体的操作就行了。 这是因为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 并在学习中进行实际的操作,以便加深对知识的感悟。 在这个阶段, 由于专业知识还在继续丰富中, 做实验的基本技巧还刚开始, 因而,只能依靠重复已有的科学实验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这个时候要想独立设计和出创新成果, 还欠火候, 除非是天才和偶然的运气。


科研工作的第二个阶梯是独立立题, 独立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这个阶段一般属于刚从学校毕业走上科研岗位的年轻科研人员。凭借在学校学得的专业知识和已经掌握的实验技能, 年轻的教授或者研究员已经有能力进行独立的立题, 并独立地设计实验过程。 年轻科技人员具有精力旺盛, 思路敏捷的特点, 在获得独立承担课题的基础上, 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来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当然,我这里说的独立立题是相对来讲的。 任何科研人员在做科研的时候都必须获得上一级领导的认同才能获得科研经费。 没有经费是很难立题做实验的。 一般来说,是领导给于一个研究方向, 这个研究方向是为了解决一个重要问题,然后交由某个课题组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在获得博士学位后, 到一个私人企业做博士后。 老板马上给我一个研究方向, 要我帮助解决青椒茎腐病温室抗病筛选的问题。 我接到这个课题的研究任务后, 就独立立题和独立设计实验步骤。 这个过程, 首先完全排除老板的具体指导。 原因很简单,要是老板知道怎么做, 他也不需要我来做这个研究了, 而且他也可能早就做出来了, 是不是? 其次是以往在这方面的实验虽然有参考价值, 但是, 是不能重复的。重复这种试验等于浪费时间和资源。 为什么呢?因为要是那些试验是成功的, 也用不着我来继续研究了! 鉴于此, 我在接到任务后就开始思索新的方法和步骤。 凭借已经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已经掌握的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技巧, 我很快就建立了一个新的方法和步骤, 为公司解决了一个难题。


科研工作的第三个阶梯是在第二个阶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在这个水平上, 研究人员已经具备熟练地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积累的经验来构成自己的思想,理论或者感悟。 也就是能够做到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具体地来说, 已经有相当的自信力对别人的观点或者理论提出质疑, 对一些数据进行修正。达到这个阶梯一般需要正教授的身份, 至少要有五年以上的独立担任研究课题的经历。在这个阶梯上的研究人员,一般都是属于导师或者课题负责人, 具有指导研究生或者低一级科研人员的资格和能力。


综上所述, 科研人员和科研工作有三个层次的区别。它们是互相对应的。 研究生是第一个层次, 对应于科研工作的第一个阶梯, 即学习专业知识和操练实验技能。 年轻科研人员是第二个层次, 对应于第二个阶梯, 即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进行独立的设计和试验, 从中积累经验和发现新的知识和方法。 资深科研人员是第三个层次,他们可称为导师, 对应于第三个阶梯, 即熟练地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 技能和经验, 在科研中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善于质疑, 敢于修正不正确的东西, 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理论或者感悟(定律)。


当然,这是一个总的趋势, 不一定能代表每个具体的个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606985.html

上一篇:寒门子弟更适应在科教领域发展
下一篇:一位科学家对神的科学认知
收藏 IP: 98.208.235.*| 热度|

15 郭文姣 刘天亮 汪楠 张坤 曾春华 曹建军 陆俊茜 秦逸人 张冠军 陶代琴 石秀 仇文利 彭振华 王昌淼 windse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0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